分享

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退思斋1964 2021-10-03

图片

前不久一次咨询里,专家对患者家属说了句话,大意是:先别到处去乱问了,听到一堆意见,反而更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句话顿时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可能同时也是不少患者、家属困惑的问题:遇到疾病,到底要不要去咨询不同医生的意见?

对患者来说,不问确实会有疑问,但问了,问多了,意见不一样,该听谁的,也有可能会更困惑。

对医生来说,情况稍微复杂。通常,医生希望患者信任自己,并遵循自己的意见;但当前的医患关系背景下,如果患者一再表现出犹豫、迟疑,医生也许会愿意患者多去听听不同人的意见。

但问题最终还是会回到患者这里:到底该听谁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强调了临床证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识别一些治疗乱象方面的作用。而这次的问题是,当患者面临的几个治疗方案都是正规治疗,都有临床证据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九号院是向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这个服务的核心内容就是专家意见。从我们的存在逻辑来讲,患者越倾向于咨询不同医生的意见,对我们的发展就越有利。

可是,如果九号院的价值观是不管不顾忽悠越多的患者越好,那可能最初这个机构就不会被创办。

所以,对我们来讲,下面这个问题就不能回避:到底该不该咨询不同医生意见?到底该怎么权衡不同医生的意见?以及,九号院的咨询意见究竟能够怎样帮到患者?甚至,是不是有时候可以不用去咨询?

接下来这些内容并非一个万全之策,这是实话,并非为了免责。

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患者获益和生活质量。具体的说,患者无论是向一位医生问诊,还是咨询多位医生,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自己能否在其中获益,以及在未来能否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稍微解释一下:

人们遭遇疾病时,第一反应通常是这病能治吗?也就是说,有没有治疗手段,最让人们焦虑。但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医学在很多时候已经跨过了“有没有”的门槛,进入到了选方案的阶段。

这时候对于患者来讲,如果仅仅停留在询问有没有治疗方案,很有可能会从A医生那里听到A方案,B医生那里听到B方案,C医生那里听到C方案,一路听下来一头雾水。

讲一个公开新闻报道中的案例。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一位转移性肺腺癌患者,建议其使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的医生都有,患者很难选择。

但实际上,三种靶向治疗差异分明,只是患者不了解。比如第一代靶向药已经进了医保,经济负担更低;第二代效果有所改进,但毒性增加;第三代是最新产品,费用更高,而且一旦耐药,后续治疗也成问题。

如果能够了解这些深层信息,虽然依旧艰难,但患者至少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理有据选择治疗方案:究竟从哪个方案中获益更多,既有健康获益,还有经济获益,而不是盲盒式的猜。

为什么还要考虑生活质量?患者获益更针对当下治疗方案,而生活质量则更注重长远。

两个咨询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患者腰椎有问题,来九号院咨询要不要动手术。专家没有建议患者立即手术。当时患者的病尚没有明显影响生活,并且通过一定的护理还能有所改善,而早早做了手术未必能比现在更好,还面临感染、并发症等风险。

另一个患者肺部发现结节,因为担心恶变,来九号院咨询要不要动手术。结节非常小,患者却非常焦虑。专家指出,手术虽然可以把结节切掉,但肺部受损,未来生活将受影响。这与目前这个小结节所带来的风险不相称。

我们都知道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但在具体到个案的时候就需要具体分析,而长期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总结起来,到底该听谁的。在咨询医生的过程中,不要停留在仅了解有哪些治疗方案,还要把自己从治疗当中的获益和损失搞清楚。这个并非显而易见,有时候确实需要多问问。而在不同方案的权衡中,再能考虑到自己长期生活质量就更好了。

当然,这很难,但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