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子怡的导演功力如何?女性视角下的《诗》让人赞叹

 迷影生活 2021-10-03

在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之后,《我和我的父辈》作为系列最新作品,接棒定档2021年国庆。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着重描摹个体与祖国的紧密联系,《我和我的家乡》以小见大为观众呈现新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脉络,那么《我和我的父辈》则像是写给祖国建设者的一首情诗,从多个视角为银幕前的观众还原再现了父辈们拼搏奋斗的时代记忆。而在这首饱含着真挚情感的情诗中,最令人动容的篇章莫过于由章子怡自导自演的《诗》。作为演员的章子怡早已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为观众带来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作为导演的她在《诗》中用自己独特而细腻的女性视角呈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岁月往事。

面对丈夫的逝去、孩子的探寻与追问以及迫在眉睫的任务攻关,由章子怡饰演的“母亲”没有就此倒下,而是选择直面现实,不断奋斗,向观众们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担当。

同时,奋斗精神和传承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得入木三分,父辈在时代背景下的艰难抉择和永不妥协的人生理想激励、鼓舞着后代的持续接力。从身为航天工程师的父亲到作为航天员的女儿,回忆与当下,理想与现实,巧妙地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了交汇融合·····

《诗》的开篇便为观众们展现了航天人们当年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黄土漫天飞扬,周遭一片荒芜。在那样一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研究人员和家属们居住的是简陋的小平房,孩子们平时能吃上肉都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

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奋斗中,老一辈航天人研制出了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为今日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较于空乏的说教和假大空的口号,故事透过一家人的生活视角,形象生动地为观众展现了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

中国人向来是不善于言谈死亡的,有着“不畏死”的精神却忌讳谈及“死亡”。而当亲人故去的时候,相较于大声哭诉自己的悲痛,我们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悲伤藏在心底。面对“父亲”的突然离世,由章子怡饰演的“母亲”其实比任何一个人都要难过,但是她没有在悲痛中迷失人生的方向,面对工作,她一刻也没有放松,在不断地努力尝试中,最终完成了任务攻关。

面对家庭,她在丈夫去世以后,勇敢担起重任。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并请求同事们和自己一起去努力维持一个善意的谎言。化身“父亲”用动人的文字为孩子讲述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活着的意义。

女性在人们眼中总是会被视作柔弱的存在,但如果没有母性的伟大,人类社会又怎么可能延续呢?女性在艰难时刻所能爆发出的力量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们精神强大,她们并不是所谓家庭的附庸品,而是独立存在,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体。我们惧怕死亡,害怕它会带我们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但是死亡又是每一个人无法逃避的人生结局。如何正确的面对死亡?是一味的逃避?还是直面现实?章子怡在电影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说奋斗的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用奉献与死亡作为这首诗的结尾,又何尝不是人生意义的体现。

当孩子竭力追问自己父亲去哪里时,母亲最终没有选择一味的躲避,而是坦然和孩子谈起死亡,用“孔明灯”、“天上写诗”这般浪漫的例子和“哥哥”讲述父亲的工作和理想。

死亡固然是令人惧怕的,但是活着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让人们去惧怕死亡,而是心怀理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使自己的存在变得有意义。这样的情节设计不仅让故事中的“哥哥”迅速成长,逐步懂得了父母的苦衷,同时也极具现实借鉴意义,当下父母教育孩子同样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哥哥与妹妹在放飞孔明灯的同时,也是在放飞自己的梦想。长大以后的妹妹成长为了一名航天员,她将爸爸妈妈当年的“诗”带到了广袤无垠的天上。在时空交错中,父辈的理想成为了子女奋斗的人生,母亲的良苦用心和父亲的壮烈牺牲被凸显得格外有深意。而时隔多年后,哥哥再度拿出母亲那首诗的情节更是令人感慨不已。“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宇宙的开始,我的孩子,是让平凡的我们想要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中国的航天事业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航天人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努力。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好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无数仁人志士奉献和牺牲的基础之上。作为演员的章子怡自出道以来出演了众多电影作品,时至今日,其中许多作品已然成为了影坛经典。诸如《卧虎藏龙》、《艺伎回忆录》等作品更是斩获了不少国际大奖。

《诗》作为章子怡导演生涯的处女作,着实令不少观众感到惊喜。电影无论是在节奏把控,还是情节设计上都表现优异,而片名与故事本身相得益彰,更是流露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为电影赋予的细腻和柔韧,让人赞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