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肝看气虚-董洪涛

 烟0火0神0仙 2021-10-03

有没有“肝气虚”?


叶天士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这一学术观点,之后诸家都从肝血虚和肝阴虚来分析,我的观点是,肝气虚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论据,


我们中医教材中谈到肝的虚损时,有肝血虚,肝阴虚,但没有肝气虚。纵览历代中医著述,论肝气郁结为实者多,谈肝气不足而虚者寡,甚至认为肝气无虚。


那么,临床上到底有没有肝气虚呢?如果有,应该如何辨证,如何用方呢?


以妇科为例,在历代妇科医案医话中,言补肝血的无穷无尽,论补肝气的则几乎没有。事实上肝气虚在临床上还是存在的。


一、肝气虚的病因病机


有学者认为,肝气虚之病变机制为“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痛”


有学者从藏象入手,探讨肝在人体衰老中的地位和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脾肾衰老观,明确提出肝气虚是人体进入衰老期的启动因子,并以此提出通过保肝养肝、怡情疏肝以延缓衰老的新观点。


我的观点是:肝主疏泄,肝气虚则疏泄功能失调,由此会导致体内的痰浊水饮代谢出现异常。可以说,肝气虚和肝气郁是导致我们健康受损的两个始生证候。今时多见的诸多慢性疾病往往都存在着肝气虚或肝气郁的病机。


进一步说,肝气虚是指肝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肝气失于疏泄而致推动和调控机能低下、固摄机能减退以及防御机能失常的征象,如精神委顿、胆怯善恐、筋挛胁痛、目暗不明、出血、易外感等。


从肝胆的关系来看,肝气虚会继发胆气不足,进而导致胆汁排泄无力、积滞外溢导致黄疸。从男性病来看,男性疾病的病因或因于禀赋阳虚,或因于情志失调,导致肝气虚或肝阳虚,进而出现阳痿、缩阳、不射精、精冷不育、疝痛等疾病。


二、肝气虚的表现


临床所见,肝气虚并非没有,而且也不少见。《诸病源候论》则对肝气虚的证治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则宜补之。”肝气具有主疏泄的生理特点,表现为调畅气机、调和情志、助脾运化、调节胆汁分泌等各种功能状态。肝气有余,可以导致上述功能失常,而肝气虚则导致疏泄不及,同样可以出现上述诸般变化。


以下详细论述肝气虚的症状表现。


一则,因属气虚,故具备气虚证的表现。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少气、懒言,四肢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


二则,情绪及思维活动的改变。因为肝主调畅情绪,肝气虚则情绪会出现异常,比如,抑郁、精神萎靡、不喜与人交往等等。


三则,肝经所过部位出现不适。肝气虚则循经所过会出现虚的表现,比如凹陷、无力、麻木等。


四则,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大体来说,只要具备了前三项,兼或无脾虚证者都可以诊断为肝气虚。


肝气虚极甚至可导致大气下陷、元气外脱。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表现:①临床症状: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情志不畅,心烦,焦虑,抑郁,善太息,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头晕目眩,耳鸣,腹胀,纳差,胸胁满闷隐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小腹坠胀疼痛,大便偏稀。②舌苔:舌质淡白,舌体胖大或有齿印,苔白滑或白腻。③脉象:脉沉弱而弦或脉虚细无力。


三、肝气虚的治疗


历代方剂本草文献中,尚无补益肝气的代表方。而就补肝气的药物而言,虽有零星记载,但归经论述尚不统一。


清代大医王旭高谈到补肝法有四种,即补肝阴、补肝阳、补肝血、补肝气。其中补肝气药物用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


近代大医张锡纯以黄芪为主治疗女子肝气虚颇有心得。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阎,治“邑王氏女,年二十余,心中寒凉,饮食减少,延医服药,年余无效,且益羸瘦”,张氏断为肝气虚证,“遂用生黄芪八钱,柴胡、川芍各一钱,干姜三钱,煎汤饮下”,证愈。张锡纯云:“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彼谓肝虚无补法者,原非见道之言也。”


今贤赵学印教授创黄芪补肝汤,其方:黄芪60g,人参30g,山萸肉30g,川芎15g,细辛15g,大枣12枚,柴胡10g。分析其方中诸药:黄芪入五脏,大补肝气为君。人参补元气,助黄芪补肝气;山萸肉为补肝要药,助黄芪补肝气,黄芪温升,山萸肉酸收,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大枣味甘补脾,培土荣木,与人参、山萸肉同为臣药。川芎为血中气药,行血气以助黄芪补气,通血络以防气血之郁滞;细辛味辛性温,温能助黄芪补肝气,辛散能防黄芪之呆滞,为古人补肝常用药,与川芎共为佐药。柴胡助黄芪升肝气,并引诸药入肝经,为使药。诸药合用,补益肝气,治疗肝气虚证。显然,这是学习了张锡纯的思路而化裁出来的。


我临床学习张锡纯的思路,临证凡遇妇科杂病,只要辨证有肝气虚证,即重用生黄芪,配合疏肝理气诸药,如柴胡、陈皮、香附。更合补气之党参、活血之当归,自觉有效。


就临床来看,目前黄芪在治疗肝气虚中的作用得到了中医学界广泛的共识。正如张锡纯所述:“黄芪之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有同气相求之妙用。”除此之外,佐以白术、山药、山萸肉等健脾补肾之品以促肝之生长,柴胡、木贼草等疏肝之品以助肝之条达,菟丝子、肉苁蓉等温阳之品以显肝之升发。诸药皆可助黄芪“补肝气”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