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能量失去平衡?NASA卫星:20年来一直在变暗,或是不好的征兆

 地理那些事 2021-10-03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且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天体,而地球之所以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的天体,这主要是因为地球具备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液态水以及生物呼气的空气等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地球处于“宜居带”。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恒温”的星球?

而地球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这又与日地距离、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周期以及地表外部的水圈、大气圈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一个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而太阳就位于这个椭圆轨道面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最直观的就是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但无论是远还是近,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也就是“绝对距离”为149597870700米(约等于1.5亿公里),也就是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既不会像水星那样过近而温度很高,也不会像海王星那样过远而温度很低,总的来说只要日地距离未发生明显变化,单位时间内陆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是一个“定值”。

与此同时,地球的无论是自转周期还是公转周期不快也不慢,加上地球外部的水圈和大气圈具有“保温”作用,白昼的时候将一部分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以至于地球的温度不会升得太高,而到了夜晚的时候,大气就像给地球盖上了一床被子,因此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并且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比热容较大温度散失较慢,对全球气温起到调节作用,所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相当于一个“恒温”的星球,平均温度始终维持在15℃左右。

近20年间反照率显著下降

今年以来,地球的“异常模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极端高温和热浪、极端暴雨和洪涝灾害以及极端低温、“降水线大幅北移”等极端天气或气候现象,让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许多气象学家表示,这些极端天气或气候现象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中出现的,而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也会更大、致灾性也将更强。

然而,就当“拉尼娜现象”或将大概率回归地球,人们在讨论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拉尼娜引起的“降温”能不能“抵消”温室效应引起的地球“升温”的时候,一项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杂志《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新研究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就是造成海洋变暖,而海洋变暖则导致地球上空明亮的云层减少,从而使得云层反射到太空的光线减少。原本可以通过云层反射到太空的一部分阳光却没有被发射出去,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多余” 太阳光最终还是被地球给吸收了,也就是说地球正在吸收比过去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这很可能会加速地球气候变化进而助推全球变暖。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近20年间地球反射到月球表面的光以及卫星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地球的反照率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也就是说地球正在“变暗”。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的卫星数据也显示,近年来东太平洋上空的明亮、高反射性云层不断减少,并且同期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地球的“热量平衡”已被打破,吸收的热量要高于反射到太空的热量,因此导致温度升高。

并且,地球反照率显著降低导致的地球变暗,也完全颠覆了不少科学家关于全球气候水汽和云量增加或有助于减缓地球变暖的趋势。按照此前科学家的分析,地球大气每升温1摄氏度就能多吸收7%的水汽,也就是说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大,成云致雨的概率越大,而云雨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地球变暖”。

笔者推测,这种认为“成云致雨”能增加反照率从而“减缓地球变暖”的认识,与“小行星撞击说”“如出一辙”,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而发生剧烈爆炸,导致大量尘埃被抛入大气层中,由于数月的遮天蔽日大地已是一片黑暗和寒冷,造成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被灭绝,释放了“生态位”,而现在看来,这两种情况截然相反,并且地球变暗也不少一个好的征兆。

地球变暗这意味着什么?

想必很多人夏季喜欢穿颜色浅一点的衣服,而冬季除了正常穿棉衣棉裤,往往也会偏向于颜色深一些的衣服,这主要是因为“浅色衣服”反照率要高于“深色衣服”,夏季光线强,浅色衣服反射的太阳光一般要高于深色衣服,因此有降温的作用,而冬季穿深色衣服则相反。

地球变暗,就如同穿上了一件巨大的深色外衣,其结果之一就正如上文中所讲的那样,导致地球吸收的能量远大于反射到太空的能量,从而造成地球变暖,地球已越来越不像以前那颗“恒温”星球了。

而当前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规模巨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就已达410ppm,是近2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所以温室效应的强度就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改善,这也意味着地球将变得更暗,吸收的能量也将更多,一旦这种恶性循环出现“不可逆转”或者说突破了气候“临界值”,其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至于是地球变暗意味着什么,这基本上可以转换为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也就是地球持续变暖将意味着什么?笔者认其答案为无非还是涉及到两极和高山高原冰雪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史前超级病毒释放、极端天气更加频繁这些方面。

总结

地球变暗不是什么好的征兆,而是意味着地球的反照率降低,吸收的能量越来越多而造成地球变暖。而地球变暖造带来的危害各位都经历过或者说正在经历,极端高温、极端暴雨等极端天气或气候事件都是它的“功劳”。

所以保护地球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切实行动起来,加强节能减碳和植树造林、保护林草等植被。也不要妄想短时间内能突破传统的航天技术,实现载人航天的火星等星际穿越,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保护地球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实现,这个时间或许是10年、100年、500年......但无论时间多么短,地球这个人类的“大本营”必须要保护好,否则其它一切都是空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