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一)

 眼镜老猪猪侠 2021-10-03

作者:薛以平

“观物取象”这一美学命题源自《周易》的《易象》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从观察天地自然之象开始,以自我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在心与物的交感融会过程中,对自然之象进行提炼概括,从整体上立象见意,营构具有审美功能的意象,即于“道”相通、于情相应、于心相合的主客观相融的意中之象。

“观物取象”的主旨不在'形”的写实,而在“象'的创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由客观物象与主观心意创造性交融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盆景艺术)美学的本源。
图片
盆景是盆景艺术家创作的表现自然美、生命美的一门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中国盆景追求的是诗情画意,而不是对自然单纯的确描写。在盆景艺术创作过程中,重人与自然的相互感应交流、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用自然界树木山川的形象符号,传达哲理精神,揭示自然内在规律的“道”,来表达人的主观情感和意愿,这是中国盆景艺术的特色,这一特色“观物取象“的主旨是一致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图片
“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或法则。对“道”的追求与把握使大自然成了求道者观察的对象,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与天地之谓也。“圣人观与天地就是观察自然,因为自然物之美、法理就在其中,圣人于此获得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故天之美和万物之理也是盆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则。

盆景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此师自然师造化是盆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这就要求盆景艺术创作者多深入大自然,以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和大自然交融互渗,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
图片
由于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往往只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得到的形象往往只是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这个形象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更不能体现“道”,而“观物取象”却为师法自然提供了一种审美观照的方法,即“仰观”与”俯察'相结合,远视'与“近观“相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来进行全方位观照。

比如,我们在观察自然树木时候,不仅要详细观察不同树木的外在表现,同时还要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寻找形成外在表现的原因,自然界中各种树相以及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万物进行归类、品味、揣摩、比较、联系、综合,透过个别去发现一般,透过表象去发现本质,认清自然万物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个体与群体、物种与环境等之间的有机联系。
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具体物象,窥见自然万物的规律,把握自然万物的“道”,即所谓'澄怀观道”(宗炳),以体现人的情感意识,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意象,也即所谓'度物象而取其真“(五代·荆浩)。“观物取象'的过程说明盆景意象的产生既是对客观世界的一个认识过程、对话过程、观照过程,同时也是个创造过程。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