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山人的崖柏情怀——我对崖柏有话说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10-04

文/董海勇
像我太行山这一把年纪的人,大多都知道扬州八怪之一的板桥先生,他写过一首顺口溜:立身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个顺口溜题为《竹石》,意为写的是长在石头缝里的竹子。世人都这么认为,可我太行山偏不能苟同,即便是扳桥先生题写在自己画的竹子画上,我也不认同。
我有两点理由:
一是,先生自己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大家看看,先生一南方人,扬州又是个秀美之地,所见都是青山绿水,哪里有什么环境恶劣、凌霜傲雪、干硬露裸的岩石,还长什么翠竹呢?
二是,先生曾在河南范县干过几年县令,这个地儿与山东相邻。
《水浒传》里张青、孙二娘开黑店的十字坡,就距此不远。那十字坡是个阴森森的乱岗子,要不是武松发现母夜叉端上来的是人肉包子,说不定就被麻翻丧了命,多恐怖啊!
所以也没见施耐庵写这坡上长过几个竹子,但是要说这地方长着松柏树,我肯定信。不过,郑板桥在自己的县衙大院里种了几棵竹子,又画又写,作了几首借竹发挥、表达勤政惜民之意的好诗,倒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赢得好评。可那衙门院子里也没什么高山岩石啊!
太啰嗦了,说了一大筐,你说那顺口溜写的不是竹子倒底写的是啥?
崖柏!我肯定地说,写的还是太行山的崖柏!谁要不信,你到少土无水的悬崖岩石上找几棵竹子试试?你能找到的,唯崖柏而已!
历经磨难的崖柏,生身立命在破岩之中,春夏忍受干旱顽强生长而不败,酷暑任由狂风暴雨吹打而挺拔,严冬不屈高寒凌霜傲雪志更坚,难道这不是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吗?这不是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太行崖柏吗?
崖柏的命真苦。不仅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而且千百年来无人问津,孤独寂寞,终老山崖;在物资匮乏时期,山里人竟然将其扔进灶坑,烧饭暖炕,化身为烣,香殒天外,实实令人叹惜!
人间正道是沧桑。而今民富国强,崖柏翻身得解放,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人们的掌中宝物了。
借国庆节的光,我陪于先生、郭先生前往易县观赏崖柏饰品摆件,还真开了眼界。
在清西陵正门一侧,有个展销崖柏工艺品的大厅,里面各种崖柏饰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像手串、笔筒、白菜、核桃、蝈蝈、蛐蛐儿等小物件就不用说了,叫你惊奇的是,老子、孔子等先哲圣贤和菩萨诸佛像,被能工巧匠雕刻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眉目传神,活灵活现,可亲可敬,浑身散发着艺术的光彩。
于、郭二位对崖柏有较深的研究,尤其喜欢崖柏味道浓重,香气四溢,持久不竭。怪不得一进大厅,我就感到柏香弥漫,沁人心脾。老于还专门拿出自己的一个崖柏手把件,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地谝:“你闻闻,味道真香啊!”我瞥了他一眼说:“亏您二位还这么喜爱崖柏呢,我看你们愧对崖柏,应该为提高崖柏的身份地位做点贡献。”
多少年来,崖柏就是个烧火的片柴,而今刚刚翻身成了宝,也只是人们手中的玩物而已。
我本是太行山人,因此为崖柏的际遇愤愤不平。都是大自然的植物,历代文人墨客看到梅兰竹菊,又是作画又是题诗,当艺术品供着赏着,偏把崖柏冷落一旁,凭什么呀?前边说了竹子,现在就拿梅花比一比。
梅花除了比崖柏艳丽之外还有啥?历代画家文人描绘它,称赞它香自苦寒来,凌寒独自开,特别是那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竟成为诗家的经典。
但是,除了模样好看点儿,无论耐旱凌寒,香气持久,梅花怎能比得过崖柏呢?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啊!
看着吧,终有一天,崖柏不只用来精雕细琢,也一定会入诗入画入书,包括它与生俱来的坚强意志、坚贞不屈、坚如钢铁的硬汉子气质,都会受到人们的广泛赞美。
如果板桥先生托生转世,说不定就会画崖柏作妙诗,成为艺术精品,受到世人追捧。对此,我坚信不疑。因作顺口溜记之。
易水千古寒,世间多苦难。帝王霸气在,壮士义薄天。太行生崖柏,意志如铁坚。枝干皆般若,法身香弥漫。何处寻归途,心安是渡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