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脐诊

 毓秀书童 2021-10-04

古人云:人之寿夭,相脐可知也,疾之浅深,按脐可察也,故诊腹之要,以脐为先,盖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枢,又名曰神阙。


正常情况下脐位于腹部中央,脐至剑突的距离和脐至耻骨联合的距离相等。正常人的脐多呈半球形,或稍凸于腹部表面或稍凹于腹壁之下。肥胖之人,大腹便便者脐眼多凹陷得较深,瘦人则较浅。肚脐的形态、位置、色泽、搏动等情况和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脐的望诊

1.脐的形态变化。

①脐大深者多寿,脐小浅者多夭(小浅者坚固不动移者除外);妇人脐深子多体强,脐浅平者子少。

②肚脐呈圆形,下半部丰厚而朝上,这是男性中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血压正常,肝、肠、脾、胃等内脏都健康,而且此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③肚脐呈满月形,丰盈而充实,下腹有弹性,这是女性中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身心健康,卵巢机能良好,有生育能力。

④肚脐的轮廓坚牢、刚盈,状如烟管头,为肾气实,其人遇大病也容易治愈;如轮廓边缘如虫蚀一样不整齐,为脐根绝症,是气血虚耗所致。

⑤肚脐向上开,延长几乎成为三角形的人,多半胃、胰和胆囊等消化器官情况不佳。

⑥肚脐向下开的人,多半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同时可能患慢性肠胃病和妇科疾病。

⑦肚脐偏向右方,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⑧肚脐偏左方,肠胃功能较差,容易患便秘和大肠黏膜病变。

⑨肚脐呈浅小形,有这种肚脐的人,一般来说身体较虚弱,容易患内分泌失调的疾病,浑身乏力,不耐疲劳。

⑩全腹隆起,若为胃肠胀气所致者,脐部多无明显改变;若为水肿所致者,脐常向里凹,若不凹反凸者,为元气欲脱之凶兆;若为鼓胀(腹水)所致者,脐眼多向外凸起,甚至状如覆杯。

脐眼突出可能为胃气虚败引起,也可能为脐痈内脓已成。小儿脐突可为疳积、肠痈或脐疝,多啼而脐凸者气逆于内。脐下陷属气血亏虚;病人脐翻出者死,水肿脐肿突出者死;积聚肿胀,脐不凸者可治,脐凸者不可治。

脐至剑突的距离大于脐至耻骨联合的距离时,提示上腹部有病变,反之病变在下腹部。

2.脐的色泽变化。

①脐中出现蓝色瘀血,应注意急腹症中有出血症。

②小儿撮口脐黑者,气绝于中也;脐腑青硬者为脐风之死候。

③脐色红黑为妇女怀孕的外征。

3.试鼓法。用食盐120克,炒热绢包,放脐上。若为水鼓者,其盐化为水;若为食鼓者,盐变红色;若为血鼓者,盐变紫色;若为气鼓者,盐变黑色;若为气虚中满者,盐色不变。以此可做鉴别。

(二)脐的触诊

脐部的触诊之法同腹诊类似。令患者仰卧,两腿伸直,两手置于身体两侧,以使脐动脉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医生站于病者体侧,以手指掌触按脐部,以查脐之软硬,有无肿块、压痛,以及脐动脉之动势。一般而言,脐诊在部位上当分脐及脐周,于气势上当分缓、急、粗、细、深藏与浮露等征象。

1.脐的静态变化。

①按压脐及四周,上下调和无痞块者为常人,如脐周软坚不一,似树枝装在布袋里,高低不平,虽暂时尚未患病,却不久即会发病。

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轮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有大病亦可治,但暴病不在此列。

③健康的脐,深而紧,病人的脐,浅而松。脐活动自如,多系胃肠虚弱、身体无力的一种证候,多属虚寒证,在老年人属精力衰弱。

④脐按之无力者为元气虚,表里俱有力者,为元气实;凝坚而似有力者,并不是气实,而是气闭塞的征兆,此症多见于大病后或痢疾患者。

⑤腹胀满初起,若按脐旁应手如胀起而坚者,为全身将肿之征兆。

2.脐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诊脐间动气,又称诊冲任。这是了解肾中精气充盛与否的重要手段。诊察时,当密排三指,以按脐之上下左右。

①脐环中幽深,轮廓平整,徐徐按之有力,其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

②凡动气和缓有力,一息4至,绕脐充实者,为肾气充盛;一息6至,为冲任伏热;若一息7~8至以上多属病象。

③按之热躁,其动细数,上及中脘者,为阴虚气冲。按之分散,一息1至者,为元气虚败。按之不动,而指如入灰中者,为冲任空竭之候。

④冲任脉动高者主虚主热,动微者亦主虚。其应手不浮泛,重按之则沉实而小者,属实。

⑤外感病内有积热时,可见冲任脉动高;动而低者热尚轻,动而高者热甚重;邪热退后,冲任脉动渐微者佳。

⑥久泻久利而冲任脉动跃震手者为亡阴之候。手下虚冷,冲任脉动沉微者,为命门不足。冲任脉动甚、兼虚里脉亦动跃,或并心胁皆振动者,为天一无根,为真阴失守的大虚之候。

⑦若按冲任脉动而热,热而灼手者,症虽寒战咬牙,肢厥下利,是为真热而假寒;若按腹两旁虽热,而冲任久按无热而冷者,症虽面红口渴,脉数舌赤,是为真寒假热。

⑧冲任脉动气之势过强达于心下鸠尾者,真阴绝而浮阳上冲,为病情重;若鼓胀动气波及鸠尾者为病危;脐下动气高,动气上冲者预后不良。

⑨脐中大动,或为痰火壅盛、滞气火郁,或为吐衄之兆,其人必皮肤壮热。

⑩肾虚冲逆者,若动气在脐下为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若动气在脐中,为脾肾虚寒、命门火衰所致;若动气在脐上,为病久虚损,或阳伤及气,阴伤及血,相火失守,阳气浮越所致。k冲肝上逆者,若脐动在当脐或左旁,或上冲脘中,其势如新张弓弦,按之弦劲搏指者,为水亏木旺,冲阳上冒所致;若按脐跳动筑筑,其势充满搏指,腹肌灼热,满腹虚胀而不拒按者,为肠热蕴结,阳明气逆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