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是如何实施《隆中对》的?为何如此高明的筹谋竟以失败告终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10-05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重点分析《隆中对》的实践过程。

《隆中对》的实施过程

  • “跨有荆益”的实现

首先是跨有荆州、益州的实现。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分了荆州,荆州一共七个郡,南阳郡仍然在曹操手里,东边的江夏郡归了孙权。荆州江南四个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归了刘备。南郡治所也在江陵,一开始是归孙权,刘备把它借走了,这样刘备就有了五个郡。历史上“刘备借荆州”,荆州那么大哪能借啊?借的其实是南郡。

建安十六年,刘璋抵挡不住张鲁的势力,邀请刘备入川,为他抵抗张鲁。到了建安十七年,刘备在益州的北部葭萌这个地方回师攻打成都,因为他们两个有矛盾了,刘璋不给他提供后援,结果刘备就把成都打下来了,刘备自此占领了益州,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诸葛亮和张飞也溯流而上去支援刘备,那么荆州这个地方就留给关羽独立镇守。

建安十九年,刘备已经达成了跨有荆益的目标。到建安二十年,刘备又占领了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关于从荆州向曹操的襄阳发起了攻击,来势凶猛,曹操都准备迁都,派庞德去支援,结果关羽用水淹七军的方法把庞德打败、杀掉。曹操又想派徐晃,徐晃是山西襄汾人,关羽是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人。曹操想了一个办法,挑动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江陵,再加上守江陵的主将叛变,这样就把关羽的后路给断了,没有办法,关羽后撤,在退的途中,被孙权打了一个埋伏,最终被抓住杀害了,荆州就此失守被孙权占领。

  •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生命告终

建安二十五年,汉献帝让位给曹丕(魏文帝),公元前221年,刘备在成都听到汉献帝已经逊位,刘备在成都也称帝了,他的国号还是汉,这样就有了东汉、西汉,还有一个蜀汉。孙权不敢称帝,222年称了一个吴王,还是守封曹氏之封。问题是刘备丢了荆州,他跨有荆益这个格局就不存在了。

222年,刘备带上蜀国的军队,几乎是倾国而出,出三峡去夺取荆州,旗号是为关羽复仇,江东的情况,这会儿是当年跟随孙策的那些老将,有的死了,有的已经不能再作战了,派不出人,派了一个叫陆逊的书生,结果陆逊真的把刘备打败了,这就是222年的夷陵之战。

刘备战败后退到了三峡内的白帝城,在那里一病不起,赶紧把诸葛亮找来托孤,就这样死了。

  •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病死于五丈原

刘备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也就是蜀后主,这个人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但是他相信诸葛亮,也能做四十多年的太平皇帝,所以说刘禅的时候,诸葛亮才算是真正的主政了,诸葛亮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和江东修好,223年出兵西南夷,这就是所谓的七擒孟获。五月渡泸,渡过金沙井,把少数民族这个地方先安定下来,并且选取青壮年加入蜀国的军队。

到了228年,诸葛亮开始出师北伐,这就是有名的六出祁山。六出祁山,实际上六出祁山主动攻击的只有五次,还有一次打的防御战,是曹魏攻击他,出祁山的只有两次,祁山在现在的甘肃省西和县南部,往西去就是天水方向了,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都已经打到了关中郿县,并且在这个地方屯田。但是就是没有办法把长安打下来,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这样蜀军没有办法,又撤退回去。

六出祁山的北伐事业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

①大家一般都认为是因为他的军粮不足,的的确确,每一次都是他军粮不足撤回来;

②大家都认为,他手下缺乏人才,关羽、张飞、赵云都死了,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③跨有荆益的格局不复存在了,以前规划两路夹击,现在他是一路出击,在夷陵之战之后,刘备诸葛亮被堵到了三峡以内。

我们觉得这个大格局形格势禁导致失败,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要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所以武侯祠才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样一个楹联。

这就是后来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惋惜。

笔者认为《隆中对》基本上实现了,也证明了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人造出来的,但是历史内在的发展逻辑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其实当时和诸葛亮有相似的谋划还有鲁肃,史料《三国志》卷54《鲁肃传》记载:建安五年,鲁肃初见孙权,密谓孙权曰,今天子已在曹操手,欲为桓、文之功(尊王攘夷)已不可能:“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