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中豪烈士雕像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华林图书馆302 2021-10-06

       在耒阳市群英南路38—16巷口边的伍家村(原插秧机厂围墙内),矗立着一个威风凛凛的红军将领,骑着一匹扬鬃奋蹄的青铜战马雕像。他就是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军长伍中豪。伍中豪烈士雕像,于2020年7月20日在耒阳落地。雕像高4.5米,重8吨,造价190万,由上海造船厂用青铜铸造。或许还有众多耒阳人,根本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有一尊伍中豪烈士雕像,因为没有媒体宣传报道,更无人去关注,只有烈士的亲属于9月30日在烈士纪念日时,为自己的亲人默默地献上一束献花,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

  伍中豪烈士故居

       伍中豪,名昭茀,1903年2月23日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城南伍家村一个清末秀才之家。伍中豪烈士故居始建清朝末年。原是一栋青砖木质二层结构的瓦房,坐落在耒阳城关南门外伍家村内,系湘南古民居传统的建筑风格;房屋坐西朝东,由6垛5间组成,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中间是伍氏家庭祭祀先祖的厅堂,两边各是两间住房,其中进厅堂右边第一间为伍中豪的住房,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伍家湾前面是一块5、6分土用麻石铺成的的晒谷坪。禾坪前面是6分水田和5分菜土。至今,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描绘出故居原来的样子。文革年代,由于特定时期的历史原因,烈士故居无人修缮保护,逐渐破败不堪,濒临倒塌。1969年,耒阳插秧机厂扩建,将烈士故居及周围房屋(孔圣园)拆毁,兴建了办公楼。2004年由国营企业改制成私营企业,插秧机厂改制竟以820万元贱价整体出卖给开发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今,烈士故居已被夷为平地。四周盖起了酒楼、卡拉OK厅,烈士塑像处只有一席之地。 历史长河在经久不息的流淌着,可伍中豪烈士的故居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后,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已成追忆。

       伍中豪很小就开始读书,从县立高小毕业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7岁那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进入文学院学习。在北大学习时,接触到了先进思想,得到李大钊等名师的教导,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于1920年冬在北大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寒假,伍中豪回到耒阳,与刘泰、伍文生等人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60多人。1924年春,他又与陈芬等人创建中共耒阳支部。1925年春,他担任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他妻子段凤翔担任执委会妇运委员。两个人在1922年的暑假结为夫妻,婚后生育有一个儿子,取名叫做伍彭寿。段凤翔在耒阳革命失败后,来到了汉口担任一个小学教师。1935年,她带着遗孤从汉口返回耒阳,担任一个女子职业学校的校长,次年伍彭寿刚9岁,不幸夭折,后来段凤翔再婚。

       伍中豪在斗争中越来越感到了革命武装的重要性,经党的批准,1925年5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农讲所担任军事教官,在这里认识了毛泽东等著名共产党人。1926年7月,他参加北伐军进入湖南,根据党的安排回到耒阳担任团防局长。他建立了耒阳工农自卫军总队,兼任总队长,为革命深入发展掌握了一支工农武装。

        马日事变发生后,反动当局在《湖南民报》上明令通缉他。他只身潜往武汉,到卢德铭任团长的警卫团担任第十连连长。由于该团没有赶上南昌起义,便折回修水休整,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他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率部冲锋在前,攻占浏阳白沙,受到毛泽东的赞扬。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后,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部队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的主张,上了井冈山。

        三湾改编后伍中豪先后担任第一团三营副营长、副团长兼三营营长,在攻占桂东县城、激战茶陵、歼敌于遂川等战斗中打出了红军的军威。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之后,伍中豪率部攻占永新县城,打土豪、分田地,为毛泽东《永新调查》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毛泽东多次表扬他能打仗,能做群众工作,是个文武全才。

        红军进军赣南时,伍中豪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率部随毛泽东、朱德南下征战,大柏地一战歼敌团长以下800人,红军变被动为主动。在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斗争中,伍中豪亲身感受到毛泽东战略战术的威力,他意气风发,率部参加两次入闽、三打龙岩的战斗,越打越猛,捷报频传,在战火中锻炼成为红四军中军政兼备的优秀指挥员。在著名的古田会议上,伍中豪当选为红四军党的前敌委员会委员,担任第三纵队纵队长。1930年6月,中共中央指令全国红军整编,他担任红十二军军长,并成为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跻身红军高级将领之列。与林彪并称为红军中的两只鹰 ,与林彪、黄公略、彭德怀一起被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朱毛红军“四骁将”。

  伍中豪在黄埔军校

        残酷的战争环境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在汀州他患了急性肺炎,不得不住进中央红色医院。主持党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强令红一军团出师北上,攻取长江,饮马长江,会师武汉。进军前,毛泽东到医院看望他,他觉得中央的决策不合实际,便对毛泽东进言:“气候不对,北上不妥。”并嘱咐毛泽东“保重”。红一军团进军湖南后,伍中豪出院,由于留守闽西的红二十一军出击失利,军长胡少海牺牲,他便接任红二十一军军长,并任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0年10月初,毛泽东、朱德率新成立的红一方面军二打长沙,急需得力战将和补充军力,毛泽东两次致信闽西特委,点名要伍中豪带一万兵员到平浏前线来,“愈快愈好”。根据红一军团的命令,伍中豪骑着马带领一个排的警卫,从吉水出发,取横江渡调集赣西南各县独立团,准备向福建漳州进军,途径江西安福县城时,突然遭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伍中豪仓促应战,战士死亡过半,傍晚时分,伍中豪率部突围至城郊亮家山(浮山村的大塘里坡洲一座非常小的山包)时,又遭到本地地主武装靖卫团团长罗汉苟百号人的围攻。当年,村子的后山上传来非常激烈的枪声,有胆子大的村民,潜在树林里循声往枪声方向看去,只见两群人正在激烈战斗。其中只十多个人的一方正在路边树林里,领头的穿着长袍,戴着礼帽,身上还背着包袱,是一幅商人的模样。在轰鸣的枪声中,下面的人群中有人着急地叫唤:军长,你快撤退,我们掩护!当罗汉苟一听到山下面有人喊“军长”,大喜过望,不由手舞足蹈起来,这可是搞了一条大鱼,自己认为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高声对着四周的队伍大声嚷道:“弟兄们,听到了吧,山下小股红军中,有一位军长,谁打死他,赏银五百大洋!谁抓活的,赏银一千大洋。弟兄们,冲啊!”伍中豪剩下终弹尽援绝,寡不敌众,被罗汉苟开枪给杀害了。牺牲时年仅27岁。晚上这场战斗结束之后,由于天黑,罗汉苟带着人回县城去了,计划是次日凌晨再打扫战场。当天晚上,浮山村大塘组的村民们自发地来到山上,在一处泥泞的小路旁边,找到了一位商人打扮的人,他身中数枪,满身是血,俯卧在小路上,一看已经牺牲了,村里人便用山中的泉水帮他洗干净身上的血水和泥巴,干干净净地偷偷将其掩埋,并做好标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代战将伍中豪走完了他短暂的光辉岁月,党和人民永远怀念这位军中之豪,在《中国军事人物辞典》里却永远留下了他的英名。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首作于1929年5月的诗,是伍中豪生前的铮铮誓言,也是其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伍中豪参加指挥大小战斗百余次,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位战功卓著的红军指战员。建国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井冈山时期担任过红十二军政委的谭震林,曾多次讲过:“伍中豪如果不牺牲,他绝对是我们军队中和林彪平起平坐的元帅”。

        “斯人已去 ,浩气长存” 。我站在伍中豪烈士的雕像前,心情是沉重的!但是,更多的是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尊重。同时,也深感悲哀!烈士故居不但没有被保存好,反而被人为拆毁,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伍若兰烈士故居若不是其后人极力抗争,早就被开发商收购,毁于一旦了。烈士故居和雕像本应是供后人缅怀、瞻仰、学习的,而不是为了一己之利,让不法商人肆无忌惮地开发、恣意践踏!烈士不应被遗忘,事迹不该被埋藏。伍中豪烈士雕像,讲述的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故事,是一种厚重的纪念符号,寄托了我们的哀思,我们理应敬重、纪念与保护,这不只是我们每个耒阳人的义务,也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责任!我们必须肩负着挖掘好、保护好红色基因并把烈士的革命传统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才能无愧于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