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人从朋友圈消失了

 兮若啊 2021-10-06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扉页上写过一句话:“希望每天熬一碗汤,送到老人手中还不会太凉。”

这一碗汤的距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距离,相距不要远到让汤凉掉,也不要近到没有送汤的路程。

我记得之前在一档综艺节目里,主持人李艾说自己与丈夫相处的方式和很多人都不一样,她说:“我和老公结婚四年一直是分房睡的。”

节目里,晚上原本在卧室帮李艾按摩的丈夫,到了睡觉时间,却转身独自上楼,两个人一个睡楼上,一个睡楼下。

面对其他人的疑惑,李艾给出的解释是,分房除了让彼此都有高质量的睡眠,也让他们在家里有了独处的空间,有可以释放压力的区域。

我们总以为相爱的两个人,不应该有距离或者是秘密,如果有,只能说明你们“不够爱”,但我们却经常忽略掉,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个人的空间,不管是单身还是恋爱。

英国小说《19号房间》里,女主人公一直都想要有个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但因为家里有丈夫还有几个孩子,这个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

为此,渴望拥有独立空间的她,甚至在一家简陋的小旅馆租了间房,在送完孩子上学后,一周三次,独自去那个租来的房间里呆一个下午,她在房间里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呆着,然后回家。

一段时间后,她的“19号房间”被丈夫发现了,但她却宁愿谎称自己有情人,也不愿意解释自己只是纯粹想拥有一个独处的地方。

因为比起费心力的与别人解释,承认自己是一个出轨主妇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们想要的房间里根本没有秘密,有的只是属于自己的自由,那里藏着不愿意和别人诉说的脆弱,藏着需要独自承担的压力,藏着真正放空的自己。

也许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只有在那间房里,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地活着的。”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下了班的人,还要在车上坐一会儿才上楼回家,但随着年纪的渐长,见过结了婚的同事 " 自愿 " 在办公室加班,看见合租的情侣开始想住 “两居”后才明白。

那个不愿推开的车门,就是生活与“我”的分界点,推开那扇门后,我们是父母,是伴侣,是孩子。

愿我们都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其中享受独处带来的轻松和放肆,最重要的是,你能拥有那个愿意与你分享“19号房间”的人。

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1753684082@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