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石矶之战,宋朝还是有骨气的

 东瓜聊成语 2021-10-06

许多人认为,宋朝太过于软弱无能,特别是南宋,偏安一隅,得过且过,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宋朝其实还是有骨气的,主战派还是很强硬的,无奈时势弄人,胜少败多。

  

八字军抗金

八字军是南宋初年,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因为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而得名。

建炎元年(公元1142年),王彦率领抗金义军退守保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两河地区的义军纷纷响应,义军首领傅选、孟德等十九寨十余万人,以王彦马首是瞻,悉听号令。

在王彦的指挥下,八字军袭击金军,大小数百战,威震敌胆。

  

采石矶之战

公元1161年(宋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朝皇帝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南下攻宋,妄图经淮南,渡长江,直取浙江临安,一举灭掉南宋,一统天下。

恰逢金国留守的曹国公完颜雍杀死高存福,夺取帝位,完颜亮面临内忧外患。

南宋方面,在宰相陈康伯的主导下,高宗下诏亲征,启用叶义问主持江淮,中书舍人虞允文任参谋军事,汤思退主管临安,全面抗敌。

这时,金军在和州(今安徽和县)造船,准备渡江攻打采石镇。宋军因为统帅王权被罢免,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正巧中书舍人虞允文到采石犒军,见此情景,毅然担负起抵御金军的重任,他一面整顿军队,激励士气;一面积极部署,命令步骑兵列阵于江岸,将战船分为五个纵队,两队沿东西岸前行。一队作为中流主力部队,载精锐迎敌。最后两队藏于支流水巷中,作为机动预备队。

部署完毕,静待御敌。

果然,金军率领七十余艘船抵达南岸时,虞允文一马当先带队迎敌,将敌人战船拦腰分割成两部分,分别包抄,殊死作战,再命令刚刚赶到的淮西溃兵作为疑兵策应,金军眼见被围,不明就里,又见宋军援军赶到,慌忙撤退。

虞允文夜里再次部署,第二天再战,焚毁敌人战船三百余艘,大败金军。手下兵变,完颜亮被杀,退兵求和。史称“采石矶大捷”。

  

隆兴北伐

采石矶大战后,宋军一鼓作气渡过淮河,收复了淮河和大散关以北的部分失地,宋军士气高涨。

宋高宗决定禅位给自己的养子赵玮,就是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定年号为隆兴,立志收复河山,恢复岳飞名誉,追封岳飞为鄂国公,肃清秦桧余党,启用主战派张浚为将,准备北伐。

公元1163年四月,张浚合兵八万,濠州李显忠率军六万,号称二十万大军,渡过淮河北上,宋军战争再次爆发。

宋军迅速攻占灵璧、虹县、宿州等地,金世宗震怒,派金国大将纥石烈迎战,从雎阳反攻宿州。李显忠出城迎战,用弓箭射杀,击退金军几次进攻。

不久之后,金军援军赶到,李显忠要求邵宏渊出兵,两面夹击金军,邵宏渊不但按兵不动,反而煽动将士:“现在正是盛夏,在树荫下摇扇乘凉都受不了,何况在烈日下披甲苦战!”于是军心涣散,将士无心作战。

李显忠夹击不成,反被金军纥石烈和万户夹谷清臣夹击,大败而归。

当夜,中军周宏、邵世雄(邵宏渊之子)率部逃走,其余部将见主帅与副帅不和,也趁乱逃走,溃兵相互踩踏,死伤无数。

第二天,金军趁机攻城,李显忠率领本部两千余人奋力厮杀,无奈兵势已去,独木难支,只得败退。史称“符离之败”。

隆兴北伐以失败告终,最后,双方只得进行“隆兴议和”。

  

开禧北伐

公元1206年(开禧二年)四月,宋朝派大将韩侂胄再次北伐,不宣而战。很快攻取了泗州、新息、内乡等地。初期的时候,金朝采取守势,这年十月,金朝主力兵分八路,全面反攻,整个宋金边界全部拉开战事。

宋朝滁州、真州等地相继沦陷,宋军纷纷败退,主和派抬头,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发动政变,杀死大将韩侂胄,向金国低头议和,开禧北伐彻底失败,南宋从此一蹶不振。

参考资料:《全历史》《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声明:想要了解更多故事,请向原作者购买原版图书;相关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