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伯龙对国画色调的贡献

 聂昌硕 2021-10-06

高伯龙对国画色调的贡献

 
高伯龙的作品第一眼感觉是色调干净。有一次笔会我看他画画,看了半个小时,收获巨大。
 
他在墨色中调入些许颜色,大多数是花青。这个很重要,回家后还试验了,对色调影响很大。为什么?中国的墨色与现代颜料中的黑比较,暖了一点,也就是说它不是颜料三原色的(加法)合成。因此,中国山水画中上花青效果好,它与暖黑有冷暖对比,上赭石色就差了,显得燥。髡残作品很耐看,唯独色调有这个毛病。
 
高伯龙调色不大用墨色,经常用花青加赭石调出的冷灰、暖灰,漂亮极了,有时在赭灰上加一点点朱膘,或蓝灰中加一点点胭脂,……这是他的色调不脏的原因吧!
 
他在色调大致布局完之后会在较浓的墨色中点入石绿、石青之类的颜色。当时我吓一跳,那么艳,问他:这颜色不就“跳”出来了吗?!他笑着说:水大,一会儿就渗下去了。果真颜色稀渗入后只使墨色在此冷了一些,其他色块也会这样做。这是调整色调饱和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失衡补偿的在绘画中的使用方法。
 
高伯龙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尽可能用现代色彩学调色,用书写笔法着色,色调以黑色为主色,相对集中于一个色块,充分保留传统笔墨。
 
我只有附中学历,走到哪里学到哪,有诲于我的都是师。在国画用色上高伯龙是我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高伯龙在国画着色方面是有创新的,他将现代色彩构成成功带入国画,应该成为中国画设色的一种方法进入教学,向画界广泛传播。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探索成果!

聂昌硕 2021年10月5日又记

高伯龙  是我美院附中同班同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