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到底得的什么病为什么连太医都治不好,十几岁就去世了

 liuhuirong 2021-10-06
林黛玉的病,在《红楼梦》中提到过很多次,但凡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林黛玉身体很弱,总是生病,年纪轻轻的居然病死了。
一、林黛玉到底得的什么病?
其实林黛玉小时候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有点先天不足。小说第三回说的很清楚。黛玉头一回进贾府,贾府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这个不足之症就是说她先天不足,脾胃有点虚,气血有点不足。按理说不是什么大病。
林黛玉的父母也一直为女儿请大夫调理,吃的是人参养荣丸。这个人参养荣丸既补气又补血,气血双补,应该说,大夫开的药非常准,非常适合林黛玉的病。
后来贾母听说林黛玉以前吃人参养荣丸,就吩咐下人,给林黛玉配人参养荣丸,继续吃。
只是,林黛玉到了贾府,身上的病不仅没有好,反而加重了。
二、林黛玉的病有哪些症状?
1、咳嗽
林黛玉经常咳嗽,每年的春分秋分发作。如果外出游玩,劳了神,咳嗽就会加重。所以经常不敢出门,就在房里养着。
2、失眠
七十六回,湘云和黛玉月下联诗,晚上一起睡觉。湘云择床睡不着,黛玉也没睡着,湘云就问她为什么睡不着?。黛玉说:“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一年365天,只有10天能睡好,可见黛玉失眠有多么严重了。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身体又怎么好得起来?
3、畏寒
林黛玉阳气不足,所以平常比一般人要更怕冷。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次,贾宝玉特意给林黛玉占了好位置,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又拿了一个靠背给她垫着。
4、抑郁
林黛玉特别爱哭,有事哭,没事也哭。《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道,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屈,只得用话来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像林黛玉这样经常哭泣,悲伤,应该是属于抑郁的一种状态。
5、脾胃虚弱
第三十八回史湘云做东请大家吃螃蟹。林黛玉只吃了一点点螃蟹,就觉得心口疼,要喝烧酒。贾宝玉连忙拿合欢花浸的酒烫了一壶来,林黛玉也只喝了一口。看林黛玉脾胃多么虚弱,吃一点螃蟹就心口疼。喝酒也不敢喝多,只能喝一口。
第四十九回,史湘云和贾宝玉烤鹿肉,大家围在一起吃得酣畅淋漓,林黛玉只能在旁边看着。宝钗对宝琴说:“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每次大家围着一起吃好东西,林黛玉几乎就只有看的份。
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准备去看望林黛玉,在路上看见雪雁带着婆子,手里拿着菱角、莲藕,还有一些瓜果。便问雪雁:“你们姑娘从来不吃这些凉的东西,拿这些瓜果何用?”这里也可以看出林黛玉脾胃虚弱,从不吃生冷瓜果。
三、林黛玉的病为什么越来越重了?
林黛玉是贾母的心肝,心尖尖,跟贾宝玉一样宝贝。饮食起居都和贾宝玉一样。可见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和重视。
贾府的人平常生病都是请太医来看病的。林黛玉也一直是王太医在看。中途短暂换过鲍太医,没多久又换回王太医。太医是当时全国最厉害的大夫了,按理说,太医给林黛玉开的药应该是很准的。而且贾府是富贵人家,自然药材也是上好的。按理说,林黛玉吃了太医的药身体应该会有好转才对呀。为何病一直不好,甚至越来越重呢?
其实林黛玉的病是虚证,身体弱一点,但是不至于夭亡。尤其是在贾府这样的人家,饮食起居都有专人伺候,吃的喝的都是好的,医生也是好的,药材也是好的。身体还不好说不过去啊。
林黛玉的病一直没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红楼梦》第三回就已经交代了。林黛玉三岁的时候,有一个癞头和尚来到林家,要化林黛玉出家。林黛玉的父母舍不得不肯给,癞头和尚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假如林黛玉真的跟着和尚出家了会怎样?她还会生病夭亡吗?不会的。就像妙玉,小时候也多病,请替身都不中用,后来自己亲自出家就好了。所以,林黛玉若真的出家,肯定不会夭亡,而会平安地度过这一生。
但是她父母舍不得啊。既然舍不得,和尚就说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要见外姓亲友。谁是外姓亲友?不就是林黛玉外祖母家么?不就是贾母、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那一帮人么?她们都是外姓亲友!
其实,林如海夫妇压根没把癞头和尚的话当真。就像甄士隐当年也没有把癞头和尚的话当真一样。他们都把癞头和尚当疯子一样看待,他说的话,自然也是疯话,根本就没当回事。
所以,林如海后来把林黛玉送到了贾府,送到了外姓亲友的家里,在那里,林黛玉遇到了前世用甘露灌溉她的神瑛侍者的转世投胎之身——贾宝玉。开始了他们俩这一段没有结果的因缘。林黛玉的病还能好吗?
四、林黛玉的病根在哪里?
林黛玉的病根主要是贾宝玉。林黛玉很爱贾宝玉,想要跟贾宝玉相守一生。但她是个孤儿,没有父母为她做主,没有家族为她撑腰,她的婚姻自己无法做主。而贾宝玉身为贾府的少爷,好多家里有女儿的都想要跟贾府攀亲。
薛宝钗是林黛玉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薛宝钗先天壮,身体好。林黛玉先天弱,身体差。薛宝钗有母亲有哥哥,林黛玉无父无母无兄弟。薛宝钗家里是皇商,有钱有势。林黛玉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无钱无势。薛宝钗有薛姨妈和王夫人这一层关系,亲姐妹感情好,都是四大家族,有联姻的传统。林黛玉只有贾母这一层关系,贾母年事已高,不出意外的话,贾母肯定先于王夫人离开人世。
如果贾母去世的话,贾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就可以说了算。这样一来,林黛玉基本就没希望了。而对于林黛玉来说,贾宝玉是她精神世界的一个支柱,如果离开贾宝玉,她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林黛玉一直在担心一件事,担心贾母有一天去世,无人为她做主。担心王夫人和薛姨妈把金玉良缘变成现实。所以她的心时时刻刻都悬着。贾宝玉深深地知道林黛玉的病根在哪里,所以他每次安慰林黛玉都说“你放心”三个字。
但是贾宝玉的安慰也没有用,因为贾宝玉也是一个做不了主的人。金钏被撵,晴雯被逐,司棋被撵,芳官被逐……他哪一个都救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如果将来王夫人要他娶薛宝钗或者娶别人,他除了照办也别无他法。
所以贾宝玉虽然很清楚林黛玉的病根在哪里,但是他也只能劝慰几句贴心的话,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俗话说: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林黛玉的病是心病,普通的药物效果不大。所以,尽管一直有太医给她诊病,吃着上好的药,林黛玉的病还是好不了。
中医有: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说法。
林黛玉因为每天思虑自己和贾宝玉的感情将来是否会有着落,思虑贾宝玉到底爱不爱自己,思虑薛宝钗薛姨妈一家会采取何种行动……思虑过度,伤及脾胃。所以林黛玉吃得很少,很多食物都不敢吃,吃了也不消化,都是脾胃虚弱的缘故。
又因为父母早逝,思念父母,悲伤过度。还有跟贾宝玉吵架也会委屈难过。常年累月这样悲伤哭泣,伤及肺脏,所以林黛玉的肺很虚,经常咳嗽。
担心贾母去世,担心自己将来无依无靠,担心贾宝玉不爱自己,担心贾宝玉将来娶了别人……林黛玉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恐惧这些还不曾发生的事情。这些情绪对肾脏是极大的伤害。
林黛玉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心高气傲,心火飘在上面下不来,而肾又很虚,肾水在下,上不来,形成一个心肾不交的局面。所以林黛玉晚上入睡很困难,就算是睡着了,睡眠也很浅,非常容易醒。这都是心肾不交的典型症状。
再加上林黛玉爱生气,爱使小性子,心思敏感细腻,一点点小事都想不开,一个人生闷气。肝气长期郁结,不舒畅,这是典型的肝郁。
所以说,林黛玉因为思虑、悲伤、恐惧、担心、抑郁等情绪,把五脏都伤到了,心肝脾肺肾没有一个是好的,都有问题。但她的病是情志病,也就是心病,药物的效果比较微弱。
秦可卿曾经说过: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如果你自己不改变你的心态,长期负面情绪的话,就是神医也治不好你的病。林黛玉就属于这种情况。
对比一下林黛玉和史湘云,我们就会发现,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林黛玉和史湘云都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且史湘云比林黛玉更惨。林黛玉在贾府跟贾宝玉是同等的待遇,同吃同住一起长大的,过的是真正千金小姐的生活。
而史湘云在家里,名义上也是千金小姐,但其实连贾府的大丫鬟都不如。要做针线活要做到半夜,月钱也少得可怜。不像林黛玉,随便打赏下人,一次就是好几百钱。有时候数都不数,随手抓一把钱赏人。
但是尽管如此,史湘云却很乐观很爽朗。她每次来贾府都是高声说笑,有她在就有笑声。尽管她很拮据,但是她有好东西总是不忘自己的好伙伴,还把自己的戒指送给贾府的丫鬟们。
所以,史湘云的身体很健康,这跟她心怀宽大,心胸开阔,乐观积极的心态分不开。林黛玉十几岁就香消玉殒了,而史湘云虽然遭遇青春丧偶,家族衰败的巨大打击,但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一直到白头。从这一点上来看,我更欣赏史湘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