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毁掉多少华夏文化传统?

 新用户8926AVU2 2021-10-06

清朝毁掉了很多中华文化传统,但是同时也保留了很多。

清朝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以乾隆皇帝最为典型。

乾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那是鼎鼎大名,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出名的“双标男”,极度自恋,感觉天下没人能比得上他。

乾隆皇帝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程度上一点都不比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差。

乾隆皇帝一生徜徉于中华文化的海洋之中,从容不迫,挥洒自如,自己文化水平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他自己夸自己“即以汉人文学而论,朕所学所知,即在通儒,未肯多让,此汉人所共知”。

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奢侈浪费的人,他一生尽情地享受着中华文明带来的一切乐趣,比如嗜好苏州菜系,喜欢听昆曲,陶醉苏浙山水,迷恋江南园林,在他众多的妃嫔中,还有许多苏州籍的女子。

这一切的一切这其中自不乏高雅的品味,但也难免掺杂令清朝先代皇帝忧心忡忡的腐蚀作用。

乾隆皇帝之所以如此全面而深入地接受中华文化,有政治上的需要使然,但是他确有沉迷其中的极大乐趣,虽然他自己死不承认。

作为统治着汉人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一个偌大国家的少数民族帝王,不深通中华文化是无法胜任的;中华文化的造诣不超过汉人一般的儒者,那就很难征服他们。

再一点尤其不可忽视,那就是乾隆皇帝是一个极端自恋的男人,他坚信自己绝对无法被腐蚀,即使稍入汉习也能出污泥而不染,也能玩物而不丧志。

所以乾隆皇帝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他深为忧虑和时刻警惕的倒是八旗内那些不善把握自己的意志薄弱者。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不会被中华文化所腐蚀,但是其他人容易被腐蚀,所以他自己可以沉迷于中华文化,其他人不能,甚至最好碰都不要多碰。

因此,乾隆皇帝不愿皇子学自己的样。年仅十四岁的十一阿哥永瑆私自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镜泉”,乾隆皇帝大怒,为此特召见大学士、军机大臣对其加以训责,并对自己的汉名别号进行辩解。

他先称自已的雅致别号“长春居士”是由皇父雍正皇帝所赐,然后再大加发挥:“饰号美观、何裨实济,岂可效书愚陋习,流于虚谩而不加察乎?设使相习成风,其流弊必至令羽林、侍卫等官咸以学书为风雅,相率而人于无用,甚且改易衣冠,变更旧俗,所关于国运人心良非浅显,不可不知警惕!”

就是说乾隆皇帝直接把中华文化和名利和奢侈挂钩在一起,认为中华文化必然导致人们爱名爱利或者奢侈无度,只有保持八旗自己的特色 少碰,不去碰中华文化才是好八旗。

但是他忘了他自己就是爱名爱利,奢侈无度的人。

乾隆帝皇非常不喜欢八旗精英们学自己的样。

他曾经刻薄地对八旗贵族说:“满洲进士出身之人,无一好者。”

为此,他指责简亲王、总督德沛“非真理学”,理由是“刻书太多,夸张传播”;指责总督钟音“狃于满洲科甲陋习,自号文人”,而对国家的海疆和武备的一切布置防备置之不问;指责总督开泰“向来自负读书”,对自己的名气看的特别重,说他“徇名痼习,牢不可破”。

大学士舒赫德仅仅因为“每日记事作诗”,就被乾隆皇帝扣上“渐染汉人习气,奢侈无度”的大帽子。

巡抚鄂弼对百姓稍微好一点,乾隆皇帝直接指责他“欲博宽厚之名...恐不能承受朕恩”的警告语。

乾隆皇帝甚至认为八旗子弟不应该多读书,更不应该走科举之路。

他还找出理由:“我朝开国以来,名臣硕辅……指不胜屈,大约皆非出于甲乙两榜。”

他从来不会想,或者他想到了也无视,这是底层人往上爬的唯一途径,八旗子弟里面也是如此,虽然八旗贵族很多,八旗底层的落魄户更多,这是他们唯一的往上爬的途径。

乾隆皇帝觉得也就鄂尔泰和尹继善还算差强人意,但他俩的被重用,是因为“实以其心地才干,初不以其文也”。

至于鄂尔泰身后被追究搞党争,尹继善生前屡屡接到严旨斥责,又可见乾隆皇帝对任何人都是不信任的,都是不放心的。

乾隆皇帝特别赞赏自己父亲雍正皇帝对八旗的一段训谕:“若崇尚文艺,一概令其学习,势必至一二十年,始有端绪,恐武事既废,文艺又未能通,徒成两所无用之人尔耳。”

总之,乾隆皇帝自己喜欢中华文化,特别是作诗,绘画,作曲,书法,建园等等,但是他决不允许八旗人都来学样,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会危及国本,重蹈北魏、辽、金、元的覆辙。

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让八旗与中华文化隔离开来,保持所谓的“弓马骑射”风俗。

做人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而不是去苛责,去要求别人,乾隆皇帝自身沉迷于中华文化,却异想天开的去隔离八旗和中华文化的接触,这足以证明乾隆皇帝思想与行为的双标。

而且每个王朝到了中后期都开始腐化堕落,追求奢侈浪费,这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必然趋势,八旗子弟中奢侈浪费无度的现象不应该由中华文化来背锅,中华文化里面那么多对铺张浪费的警告语,乾隆皇帝都是装作看不见。

这也说明了乾隆皇帝对待中华文化的双标。

这种双标态度,导致了乾隆皇帝极其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醉心于中华文化的一切,诗歌、美食、绘画、音乐、戏曲、园林甚至女子,一方面他又非常残暴的毁坏中华文化的一切。

总的来说,摧毁的优秀文化比保留的优秀文化要多。

因为保留下来的中华文化大多数都是乾隆皇帝一个人的喜好或者乾隆皇帝还没来得及摧毁的那一部分。

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和主要载体——士绅官僚阶层却一直处在被打压,被压抑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