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肺部肿瘤生物样本探索,如何采集、保存

 小小医生孙丹雄 2021-10-06

一、什么是生物样本?


比如,采血3ml做血常规,血常规做完后,把剩下的血液标本保存起来,留着以后做研究,就是生物样本。

键盘侠:现在的医生呐,没有医德,2ml可以做的检查,非要抽3ml血,抽血把我抽虚脱了。

怼:键盘侠每次给家人做饭,都是刚刚好,每次都是可以全部吃完,并且是不多不少:不饿肚子,也不会多吃。

病人的屎尿屁、血液、组织标本等等,全部可以做生物样本。

二、生物样本有什么用?


比如,很多人怀疑美国因电子烟肺炎死亡的病人,就是新冠肺炎。然而,怀疑有屁用。要是当时留着病人的血液、屎尿屁等各种生物样本,拿出来化验,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没有标本,很多都是乱猜!

三、中国落后的生物样本


查到一篇文献,哎,我们的科研还是很落后啊!

很多外行,一提到医生搞科研,就感觉马上要把病人当小白鼠,天马上要塌下来!

国内最早的生物样本库文献(万方医学网)!

最早的标准!

四、没有统一的规范


如何建立生物样本库,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

郜恒骏,等.生物样本库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协和医学杂志,2018.

摘要原话:我国生物样本库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标准化流程实施与质量控制有待推进、共享应用机制尚待完善、低层次重复建设较为严重、自身造血能力普遍较弱及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待探索等。

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五、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


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如何规范取材?

查到一篇2018年的文献,我感觉很吓人!

于洋, 等. 标准化结直肠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经验探讨[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

肠子的正常组织要距离癌组织5厘米以上,感觉好远。

另外一篇2014年的文献:孙青, 等. 肿瘤生物样本资源库建立与管理的新策略[J]. 临床检验杂志, 2014.

这个,对于肺叶切除的患者,可能倒是容易,对于楔形切除的病灶,我估计不一定可以有5厘米以外的正常组织啊!

另外一篇2010年的文献:王青,等. 我院人体组织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

这篇文章比较的没毛病:远离病灶即可。

怎么说呢?看着办?!

六、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查到一篇2014年的文献:邰艳红, 夏霞, 姜钊,等. 实体肿瘤生物样本采集及使用的病理学策略[J].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 2014.

多数研究认为,热缺血时间不大于30分钟为宜,对于某些生物大分子及某些肿瘤组织,热缺血时间即使大于30分钟也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对于某些磷酸化蛋白质的检测,则需要使用冻存组织,并尽快将组织置于液氮中(20分钟内,某些磷酸化蛋白质甚至要求5分钟内)。

七、保存温度


还是这篇文献:实体肿瘤生物样本采集及使用的病理学策略,2014.

超低温长期保存的温度至少要在-80度以下,最佳温度是-137度(细胞生命活动停止)。

样本在采集后,首先要快速低温冷冻(snap-frozen),即将组织密封后置于液氮或干冰冷冻的异戊烷中,之后再放入液氮或超低温冰箱长期存。不建议将组织样本直接放入-80℃冰箱,这样降温太慢,会造成的生物大分子的破坏。

RNA是三大生物大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因此,保存好RNA,其他大分子一般就没有问题。研究发现,-80℃保存的新鲜样本可使RNA保存5年之久。

八、如何采集标本


看着办吧!?!

看完了,我还是不知道肿么取材?囧么办?囧么整?

另外这个,直接叫指南!

获取的组织样本体积约2~3立方毫米(比如,长10mm×宽2mm×厚0.1mm),且应即刻放置冻存管内,编码并保存,根据采集份数依次放入RNA保护剂、气相液氮中保存。

这篇2014年的文献更详细一些:邱祝, 等. 肿瘤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建立与管理[J]. 重庆医学, 2014.

2018年的一篇文献:邢杰, 等. 精准医学时代下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J]. 转化医学杂志, 2018.

九、国庆节快乐


我的国庆节,值班,看文献!

看到想吐!

朋友圈的美图!

视频


陈翔六点半:砍价天才一出手,商家一定抖三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