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841 邓丽君墓有吊其二 李梦唐 攻心战起用韩娥,万户争传子夜歌。 绝似春莺来海上,一声光复旧山河。 “春莺”居然能“光复”“旧山河”,滑稽中得见复杂背景下的民众心态与当年的微妙情势。(归樵)842 癸未仲春自京回乡 李梦唐 十年孤旅偶还家,童子窥帘母递茶。 却睹棠红心自怃,事亲不及一庭花。 三四句把一庭棠花之红与诗人自己并列在一起,以“心自怃”“不及”表现诗人十年孤旅,无以事亲之责之愧也。(归樵)843 步军持诗韵 乐堂 月照苍藤人倚窗,洞箫一缕压寒江。 孑遗心事旧词里,愁似太行肩自扛。 愁之重似太行,从“苍”、“寒”、“旧”等冷色调词语的修饰,以及诗人对箫声的描写而来,“洞箫一缕压寒江。”让人想到,“箫声咽”,联想到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等人生况味。(归樵)844 偷 杏 李明科 放学途中过杏林,浑圆果熟色流金。 流涎吩咐归探马,报说无人可放心。 如果没有这群偷杏的小儿,这杏林是否过于宁静?“流涎吩咐归探马”甚妙。(归樵)845 冲 锋 李明科 头戴青青细柳枝,草间埋伏已多时。 纸枪一举群童起,守圃瓜翁觉已迟。 动静之中十分得趣,这不就是一个经典的电影镜头吗?(归樵)846 饮酒归来口号 大司空 饱饮羸躯转觉轻,凋零街市几人行。 仰天万念来如海,一夜风吹月有声。 第三句既兼顾一二句,又提振全篇,使其意脉畅通,相互生发,“月有声”余味曲包。(归樵)847 牧羊晚归 李明科 不理山禽着意撩,炊烟出岫晚霞烧。 白云识路不须赶,飘过小村老石桥。 写暮归情景,在牧童眼里,岂不就是一副流动的美丽画面吗。(归樵)848 蜻 蜓 李明科 竹篱扁豆正花开,三五蜻蜓立草莱。 引逗小儿偷未得,飞离片刻又飞来。 “偷未得”妙,见小儿憨态笨拙之情致。“飞离片刻又飞来。”补充“逗引”。(归樵) 849 丹霞即笔 熊东遨 莫愁无处识元胎,云里青山尽管埋。 峰到顶层多裸露,有些真相不须猜。 以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义理,须超越语言文字描写本身作深入的艺术思维。可谓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也。(归樵)850 观婺源千亩油菜花田【新韵】 朱文 菜菜花花密不分,相约佳日好成亲。 东君贺礼真豪横,随手抛出一地金。 花菜相约成亲,东君送礼豪横,且是随手抛出一地金。诗能拐个弯儿传意,自妙。(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