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人们是这么形容它:让人说不清,道不明;让人辗转难眠,痛不欲生;流转就医,仍诊断不清。它就是纤维肌痛(fibromyalgia)。 纤维肌痛是一种特发性的风湿病,以全身广泛存在疼痛为特征,其中最核心症状为弥漫性肌肉疼痛。当施加压力时,纤维肌痛患者经常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感到压痛。纤维肌痛患者还会出现其它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晨僵、头痛、手脚麻木、疲劳、焦虑和抑郁、认知能力下降等。 相比其它风湿病来说,纤维肌痛患者的风湿免疫化验指标均是正常的,但患者长期被未能诊断的莫名疼痛所困扰,而更感痛苦。 据统计,纤维肌痛的全球患病率约为5%,而中国大陆地区纤维肌痛的患病率为0.03-0.12%,远低于全球患病率。然而,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揭示,中国纤维肌痛的患病率远低于全球患病率可能是因为临床对该疾病缺乏认识,存在漏诊等情况,可能有近90%的患者未被确诊,在我国的患病率可能被严重低估。纤维肌痛可能是仅次于关节炎的第二大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女性的患病率要远高于男性,大约是男性的7倍。 任何患有纤维肌痛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一种令人衰弱的疾病,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
纤维肌痛的传统治疗是什么? 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化验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来诊断纤维肌痛,相反,患者通常是基于他们的症状和疾病史并且在排除其它可能表现出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重度抑郁症、多发性硬化症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之后才得以诊断。 关于纤维肌痛的病因,医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然而,目前的理论认为,它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包括:
由于纤维肌痛的病因尚不清楚,常规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症状上。常用的处方药物包括止痛药、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有时有助于减轻某些类型的疼痛),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等等。 纤维肌痛病因的另一种理论 绝大多数纤维肌痛患者也有消化问题,一些研究将纤维肌痛与肠道问题联系起来,例如:
然而,这些研究只是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此外,和纤维肌痛一样,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也只是简单的基于症状。这些研究并没有阐明是什么导致了纤维肌痛和肠易激综合征与消化不良。 找到潜在的原因,才能最有效和持久的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将纤维肌痛与肠道功能障碍的特定机制联系起来,比如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漏。
肠道问题是纤维肌痛的原因还是结果?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是这些肠道问题导致了纤维肌痛,还是恰恰相反,是纤维肌痛导致了这些肠道问题呢? 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有一项研究似乎可以给我们某些提示。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的纤维肌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抗生素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在使用抗生素根除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中,纤维肌痛症状也显著改善,而在服用安慰剂或使用抗生素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检测仍然呈阳性的患者中,纤维肌痛的症状没有改善。这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至少在部分患者的纤维肌痛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因此,肠道问题可能是导致纤维肌痛的原因之一。 治疗纤维肌痛可能应该考虑肠道 如果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和肠漏等胃肠道问题是纤维肌痛的潜在原因,那么治愈肠道是长期有效地改善和治疗纤维肌痛的关键之一。 我们在前面讨论过很多关于如何维持肠道健康的内容,这里再做个简单的总结:
更多关于如何保持肠道健康的信息,可参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