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行一路抛烦恼,茶饮几轮灭因果

 太极璞谷斋360 2021-10-07

              与苏铁王合影时的欢乐犹未散去,五人已坐上回南城的动车,一连几天的兴奋,随着动车启动,渐渐平静下来。

              小珠看着舷窗外青山绿野不断后退,车厢轻轻摇晃,几天来的开心情景不时回放,并有许多思绪流淌。

               伟城、小明与兴隆坐在一列,三人话题不断。

              忽然,伟城问兴隆:“兴隆,我见你这几天,不像平时那样玩得开,似乎有点心事,是家里有什么事吗?还是其他什么?趁现在好好说说,别憋在心里。”

              这话一出,兴隆的面色转了几转,有话想说,却噎在喉,沉默了一会,才缓缓说道:“你们说的那些,我都没体会,没感觉,理解不了,好像,我是多余的一个……”

               伟城有点意外:“怎么你会觉得多余?”

              兴隆:“那天晚上,你们说我展指突掌打不好,这个问题,我之前都有问过,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没有明确的方法,只是说我心念不对。另外如何裹档?如何松胯落胯?如何气贴背等等这些基础的东西,也是语焉不详。教我定点、走点、变点、隐点、现点,也只是演绎了这个过程,我该如何进入?也不知道!”

             “这次过来南安,原来讲好了和薛锋他们聊的主题是'静’,来到了,你们不讲静了,讲入境,我又不明白了!入什么境?如何才能入境?你们互相讲得兴致勃勃,我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所以觉得,自己好像局外人一个。”

             “而且,我看到你和小明的纠结,也看到慧明、薛锋、杨旭、宇珀他们的纠结,这一圈人,是比较贴近师父的人了,理论,也都学得好。但学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基础了,还是这么难学到,何况我这笨口笨舌一根筋的人呢?岂不是更加学不到?”

             伟城拍拍他腿面,说道:“你有这些想法,不奇怪。我坚持了二十年,学得很慢,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学这个的料?是不是自己不得师父看待,师父择人来教?是不是有更好的其他的方法去练?在师父面前总是被他否定,心里也着急,难受。越是这样,越学不上手。”

             “而且这样的心情,还影响到工作上,生活中,满地鸡毛,身体也差了。后来有位师兄,点出我是心的问题,让我多观照自己的内心,找到所有问题的根源。我才明白,这套拳,不止这套拳,是所有的方方面面,要从一个根本处下手,才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兴隆,也许现在你也处在这个十字路口……”

              兴隆继续说:“以前我在金都,不常回来,见一次师父,说是给些体感我,又不告诉如何有这些体感。现在回来了,见多几次面,都是这样!这不是不教吗?”

              小明接话:“你在师父身边的机会比我多得多,师父讲的东西,从来对哪个都是一样的!没保留的!他还担心我们不明白,再三讲,反复讲,讲到口水干了,你听不明白,反倒说师父没教,有这样的道理吗?”

               伟城也说:“师父教,你也要受才是啊!你不认同,如何教呢?”

              小明:“那你要师父怎样才是教呢?是不是这样抓着手抓着脚一点一点讲?这个方式师父一没时间,二没精力,也不现实。他是看到我有什么问题就指出来,我自己回家再想,找办法解决,下次再让师父看看改得如何。你太少爷了!”

               伟城说:“现在不是拳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心的问题啊!”

              小明:“你为了什么跟师父学太极拳,是修自己?还是修人家?搞不明白这一点,那你干脆放下来不要学了,其他的拳也不用打,这个心态,学什么都是一样的果,都学不了的!”

              小珠听到小明这话,心里一阵发紧,她知道,兴隆的心结如老茧,揭一次,结一层痂,他内心深处似藏着一个容易受伤的孩子,一旦觉得有所指向,他便会竭力维护,这怎么破?

              城嫂听着这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笑道:“哈哈,你们这班人,来时问题多多,回时多多问题,学了这么久了,还有这么多问题的?”

             小珠笑:“摸着石头过河,到了深水区,除非他不往前走,一旦继续,会呛水,会挣扎,会有诸般纠结,看自己造化了。”

              伟城、小明好言劝慰兴隆,小珠、城嫂两人说笑一回,累了乏了,渐在车厢的摇晃中迷糊睡去……

              从南安回来,休整了几天,周日轩源与兴隆小珠相约丰顺轩,兴隆小珠如约而至。

              轩源已听小明作过南安行的介绍,坐下来不几句,便直接就问兴隆小珠,这次南安行有什么收获?

             小珠说了一下感受:“这次得到薛锋师兄和杨旭师兄的热情接待,薛锋师兄带我们去崇天瀑布及附近田园景区游玩,又带我们去探望慧明师兄,日程安排得丰富紧凑,对108的现状与未来也有几次讨论。大家都有思考。”

            “他们玩推手,也有打单式互相提意见,薛锋他们几个都说伟城师兄、小明师兄进步了……”

             轩源截了话头问:“小珠,你跟我学了这些年,我讲了那么多,你有没有几句阐述出来?”

             小珠回思一下道:“您说拳解拳,不同的人因各有所求,各有经历和悟性,对拳的切入点会有不同。在我,您讲述了宇宙三个层次:无极、太极、多极的特征和彼此关系,这是太极拳理论的层面。另一方面,就是认识论,即心识的问题,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拳与心是不分家的,如果不能从自心上认识、正视和修正,拳是很难上身的……”

               轩源摇摇头:“这都未能讲到关键。”

              转而对兴隆说:“兴隆,你说我没教你什么,我的教学方式是与很多老师不同,我不会顺应学生的心愿去教。但我讲的,比很多老师都多!”

             “因为我教的,是形而上的东西较多,道理较多。我始终觉得,只有明白道理,你脚下的路会走得更好。兴隆,你没有分清我说的东西,什么是形而上的,什么是形而下的,所以有那些想法,这不奇怪。”

             “但我对谁来谁往,谁练谁不练,并没有执着的。你那些心结,伟城也曾纠结过。但他有一样:信,他始终相信这个理,这条路,始终在这条路上行走,走了二十多年,最近快速走起来了,这次南安之行,大家也公认了。”

              “可见真明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一旦明白,却可以一日千里。”

             “强哥曾经是先锋,但他到某个阶段就停下来了,也就那样了。伟城始终在前行,说不定有一天就反超过他了。伟城有这个成果,我骂了他二十年,发了他二十年。强哥、小明等等,我都是这样教的。对于一些人,如果用小锤敲不响,那就用大锤。兴隆,我就是用大锤,敲你这面鼓啊!”

             “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看你们,还是中士,还在犹豫、反复、纠结。”

             “我对任何人,该讲的都讲了,不存在我对甲讲,不对乙讲。也没有我喜欢谁,不喜欢谁。学不学到,是自己的事啊,学到才是你的,学不到,始终是我的……”

              兴隆静静听着,不时起来斟茶,口里并没有说什么,小珠也不多话。

              只有兴隆离座往茶水间添开水时,轩源看着他的身影叹一句:“兴隆不出声,我也不知他心里如何想。他就像个孩子,需要关注。”

              兴隆回到座位上,轩源再说:“兴隆,我得到的这些所谓功夫,并没有谁捉着我教我的,我就是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断输出来的!指导我走出来的一句话,我现在送给你:点点轻,由始至终点点轻。不要怕输,不要怕考验。”

              兴隆听着点着头,带点微笑,眼神柔和,并带着恭敬,一如之前很多次的那样。

             轩源感叹:“我一向讲拳,很多是形而上,不是具体的操作,早有很多人和我说过。但真是讲具体的操作,就意味学到了吗?须知人心易贪,欲望多多,有求则苦啊。”

             “婴儿降生本无忧,他哭也是与天地与他同频的呼声,婴儿自己不觉痛苦。但一旦'我’出来了,便生欲望、攀缘、贪心等等,便入苦海。”

             “心经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无苦集灭道。这句很重要。苦即欲望,有欲则苦。集即多,贪之过。苦为集因,集为苦果。如果没有苦集这个因果,苦集灭了则为道。现在人得到一样,又想得到一样,怎会不苦呢?!”

               小珠若然有思,耳边传入轩源接下来一句:“灭为道之因,道为灭之果,连这个因果也没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