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面对曹魏的10万大军,为何王平守得住,姜维却不行?

 袁文书 2021-10-07

在三国时期,汉中,是蜀汉政权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它是进攻陇右、关中的跳板;也是拱卫成都的一道屏障。当初刘备倾益州之力,与曹操进行争夺,最后得到了汉中。

自打刘禅继位后,直到蜀汉灭亡,汉中遭受过曹魏3次大举进攻。

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曹真攻打汉中、曹爽攻打汉中、钟会攻打汉中。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曹真因为遭遇连绵月余的大雨,未能对汉中造成实际攻势就撤军了;曹爽率10万大军攻打汉中,最后王平守住汉中;钟会率10万大军攻打汉中,除了部分据点,汉中已经沦陷,钟会得以继续南下进攻蜀汉。

同样是面对曹魏10万大军,为什么目不识丁的王平可以守得住,而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却不行呢?

在这里,我认为,这样的差异是由4个原因导致的。

战略部署不同

对于曹魏大军的来犯,王平和姜维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部署。王平借助已经建好的汉中周围的据点,进行坚守,据敌于门外;姜维选择放弃部分据点,将兵力集中在汉城、乐城、黄金,放钟会大军进入汉中地区,然后凭借阳安关坚守,等到钟会军粮草不济撤军时,据点内的部队对于钟会军进行追杀。

王平的战略部署是侧重防守,比较稳妥。通过坚守众多据点,层层设防,相互支援,让曹爽必须逐个攻打,容易陷入持久战。一旦粮草不济,只能撤军。这也是当年魏延制订的战略方针。

姜维的战略部署是防守反击,有一定的风险。防御范围的收缩,可以诱使钟会大军深入。只要底线阳安关与各据点能够守得住,等到钟会大军粮草不济时,据点里部队一起杀出,可以对钟会军造成更大的打击。但是这样的做法容错率更低,防守的要求更大,一旦玩不好,就可能导致汉中失守。

阳安关的失守

姜维汉中区域的战略部署,依赖阳安关和其他据点的据守。当时阳安关的守将是傅佥和蒋舒,钟会派胡烈去攻打阳安关。结果蒋舒出城向胡烈投降,胡烈趁势依据攻下阳安关,傅佥战死。阳安关的失守,导致姜维的防守反击的计划失败,钟会大军得以通过阳安关南下,汉城、乐城陷入重围,失去策应的作用。

战役局势不同

虽然曹爽、钟会攻打汉中都有10万兵力,但是曹爽只有攻打汉中一路兵马,钟会却有另外两路友军。一路是牵制沓中姜维的3万邓艾部队,一路是堵截姜维退路的3万诸葛绪部队。姜维所面临的是,以钟会为首的3路伐蜀大军,合计15万人,无论是进攻路线上、兵力上、敌军将领能力上,都比曹爽进攻汉中时造成更大的防守压力。

另外,曹爽进攻汉中时,王平作为主将,身在汉中,可以更好地掌控战局动态,进而发号施令;而姜维人在沓中,对于汉中局势的了解和指挥是有时滞的,这是不利于前线抵抗的。

其实,我认为即便姜维身在汉中也将陷入两难态势。毕竟邓艾在阴平一线就是一个巨大隐患,如果邓艾和诸葛绪从后方攻打阳安关,将和钟会对于汉中形成夹击之势,姜维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万一邓艾选择绕后突进,后方空虚的情况下,姜维还是不得不回防,导致汉中前线防守的崩溃。

人心所向不同

钟会攻打汉中时,蜀汉的政治环境已经大不如前了,朝中投降的呼声越来越高。益州百姓因为连年的战事,导致民不聊生,“面有菜色“,这种情况下,对于老百姓来说,谁来统治益州,或许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力衰弱、失去人心,这是极其不利于姜维进行防守的。失去了朝廷和百姓的支持,甚至也是蜀汉政权最终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面临曹魏的大军犯境,姜维采取防守反击策略,一开始就导致汉中大片区域的战略性失守。加上姜维人在远方遥控指挥,不利于防守开展。阳安关的快速失守,让防守反击计划破产。邓艾、诸葛绪军的存在,让姜维不得不担心自己的后方,加上钟会军已经出阳平关南下,回防汉中进行补救、完成反守反击态势已然不可能。姜维只得放弃汉中,不一样的战略部署、不一样的战役局势,导致姜维不能像王平那样守住汉中。

在我看来,朝廷丧失持久战的信心,国力衰弱,人心背离,这些已经注定了蜀汉的覆灭已成定局,只是早晚不同罢了。这不是汉中失守还是守住所能改变的了,也不是姜维个人所能逆转的了。

(本文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