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 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归宿之一。 庞博曾在脱口秀里灵魂质疑: 为啥有人下班之后还沉迷于“聚众开会”?自己开就算了,怎么看别人开也这么入戏? 不好意思地说,院长也曾抱有同款问号。 直到在电影院亲身参与了一场大型硬核剧本杀。 你没看错—— 地点:电影院 人物:范伟、窦骁、张颂文、朱珠、梁超……以及所有现场观众 剧情:一个房间,两场凶案,N个嫌疑人。人人身份不明,反转接连不断,真相扑朔迷离。 107分钟里,你必须擦亮眼睛、全神贯注,才能和戏中人一起,找出那个真正的—— 《不速来客》 好久没有这样的观影体验! 开场没多久,我就开始后悔没带小本本——不好好记线索、盘关系,让我怎么玩这么硬核的剧本杀! 开局勾人,剧情展开更让我一次次大呼“卧槽”! 既忍不住跟随角色言行,去复盘他讲述的故事,找寻其中漏洞;又在不知不觉中化身编剧,去勾勒和完善整个故事的全景。 100多分钟里,沉浸感前所未有——那种比感官刺激更刺激的脑力激荡与人性博弈,让人本能地沉迷。 甚至,我找到了最初热爱电影的悸动与激动。 只想完完全全地沉浸于光影编织的异时空,不舍得抽离。 深夜,天晴。 老旧的筒形居民楼,天井高深,平添一丝阴森气。 一中年大叔老李(范伟 饰)从天井穿过,上楼,走到门牌号为307的门外,标了个“叉叉”做记号,然后拧门撬锁。 ——是贼? 再看这对男女: 阎正(张颂文 饰)和莉莉(朱珠 饰)。 女人心生不爽,一回首却笑靥如花;男人不动声色,同样虚与委蛇。 关系极为暧昧的两个人,深夜造访破旧老房子,是想来一番情趣? 然而,情趣没窥见,老李却一个不小心目睹一桩命案: 刚才还生动娇俏的莉莉死了。 一双大眼睛,死不瞑目地瞪着他。 凶手是谁? 老李第一反应:肯定是与她一同造访307的那个男人! 我的第一反应:没错啊!肯定是那个男人杀人越货再栽赃陷害,这一切都是阴谋!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人——外卖员马明亮(窦骁 饰)也这么想。 可,马明亮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307? 深更半夜,他给谁送外卖? 还没容我细想,又一桩有冲击力的事情发生——阎正死了。 这下完蛋! 受害者,凶手,都死了。 我和老李一样,想问天问大地: 谁害的? 一个夜晚,一个房间,两起凶案。 凶手和受害者同时身亡,是案中案?还是,凶手另有第三者? 几个嫌疑人中,到底谁说真话谁在扯谎,又或者,谁的谎言里掺了真心? 不得而知。 一头雾水,一脸懵逼——是戏中人,亦是戏外的我。 而这,正是《不速来客》最诱人之处—— 它恰似一场波云诡谲又设计精妙的谜局,不看到最后,难以破解。 其妙处和迷处,首先都在于剧情结构设计。 传统悬疑片大多以一个视角,让观众跟随侦探或者某个案中人的脚步去摸索试探。单线叙事居多,再给一个犯人视角进行双线叙事也有。 而《不速来客》玩的是高级的非线性叙事。 它将原本的故事线、时间线打乱重组。 只有密室307发生凶案是确定无疑的。其余所有故事,都从N个角度进行切入。 每当出现一个新视角或者新线索,就会来一重颠覆性的反转。观众此前建立起来的逻辑,必须重新安置规整,结合新线索进行梳理。 最后,重重反转层层相套,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的环。 这才是真相。 因为故事不适宜过多剧透,院长举个小例子—— 一位关键人物进入307的时间跟前后顺序,最终要通过当事人、受害者、凶手、旁观者四个视角,前后六段时间表述才能盘清楚。 在这个过程中,你曾以为的“bug”可能只是细节铺垫,你曾以为的闲篇最终都派上用场。 不仅仅是纯烧脑,更是让观众不自觉跟随着反转重新梳理逻辑,甚至展开脑洞自行设计剧情,感受炸裂般的颅内高潮。 就问你爽不爽! 必须要说的是,一刷电影不一定能厘清所有细节设计,甚至时间线也可能依然乱成毛线球。 院长强烈建议二刷,不会因为知道结局而无感,反而更有抽丝剥茧的快感。 一场入室杀人案,只是一个主要导火索,牵引出的是所有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人。 他们出场自带任务,但到底是何身份、有何目的,电影是不可能直白交代给观众的。 而是要观众自己根据其言行举止,下意识的动作表情,或者更加微小的细节信息,去猜测他们的身份背景、行为动机,再一一去印证。 如果你自认是一枚剧本杀王者,那么,来吧! 做个测试,猜猜下列人物的身份—— 老李,戴帽子,戴手套,随身携带手电筒,还在307门口画了个记号。 摆明了是小偷吧? Emmm…他号称自己是“练武术”的。 马明亮,头盔、外套、外卖箱三件套,俨然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外卖小哥。 可看他一会憨直一会煽风点火的劲儿,真的只是个外卖小哥? 阎正,皮衣西裤小皮鞋,手里端着枪,打斗很生猛。 连处理伤口的动作都显得相当娴熟。 难不成是职业杀手?还是…… 莉莉,媚眼如丝,摇曳生姿。 深夜造访小破房,和男人关系暧昧……她的身份,这么明显吗? 还有前文没提到的几个人物—— 尤大成(梁超 饰),白毛,穿内衣,戴眼罩,全程被人绑架藏于房间内。 被谁绑架?又因何被绑架? 看来,应该是个有钱人。 张耀忠(胡明 饰)和虾毛(高尚 饰),一个西装领带油头,一丝不苟;一个花T恤大金链叼着烟,就差几顿小烧烤。 很符合普通人心中对大哥和马仔的想象。 深夜踩点到访,他们有什么目的? 其实,不管是什么身份、所为何事,只要进了307,大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 都有杀人嫌疑。 因此,每个人都要为了摆脱嫌疑亮明身份,自证清白;同时互相推诿,指认彼此。 老李怀疑想要逃跑的马明亮,马明亮说凶手是想嫁祸老李,阎正又说老李杀了自己老婆,尤大成说自己什么都交代了…… 一个个死咬对方,光辨别真假、猜测身份这项任务,就足够令人兴奋。 更别提破案的过程,太有代入感。 虽说有叙事上的谜局,但答案仍在细节中有迹可循。 可能是某人的一个表情,可能是一句看似无意义的对白,甚至有可能是现场一个不起眼的小道具…… 每个人、每个新线索的出现,都会颠覆一次既定认知。 一切层层交集再闪回重组,你才能和戏中人一样慢慢归整信息,梳理出真相。 最有意义的是,当我经过重重反转,自以为看破和搭建了人物关系跟故事的完整样貌。 啪! 结局的“彩蛋”给了我一个额外的打脸惊喜。 不得不说,导演兼编剧刘翔会玩。 不管是叙事方式还是运镜剪辑,还有演员的表演,都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的可看性。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路狂“捋”线索、投入心情,仿佛在玩一场上帝视角的剧本杀。 新鲜,有趣,刺激。而且,全程高能。 既希望被“骗”,又铆足了劲不被“骗”。 别怪我没提醒你—— 如果你也是剧本杀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这场大银幕的“局”。这感觉,太酸爽! 不止盘凶够刺激过瘾,《不速来客》在各个层面上都具有可看性。 包括它贯穿始终的喜剧色彩。 轻松的喜感画风包裹紧张的案情悬念,让悬疑和喜剧元素融合得相得益彰,观感上更张弛有度,令人沉浸。 比如电影中很多台词,我现在还能清晰记得。 老李、马明亮、阎正三人一番缠斗后,老李控场。 他拿着枪,指挥另外两人: “那么从现在开始,咱们真诚地互相介绍一下自己。” “真诚”二字一出,我差点原地笑出腹肌。 这强烈反差带来的讽刺“笑果”,绝了! 又比如大量拷问戏,很有点小剧场的质感,非常黑色幽默。 尤其是老李跟马明亮一起拷问尤大成的戏份,堪称字字珠玑。 老李和小马命令尤大成“从头说”: 尤大成一琢磨,到底哪里是个“头”? 于是,他舔舔嘴唇,深吸一口气,开了个很“头”的“头”…… 这不找打吗?! 一来二去,由于误解、错位造成的喜剧效果拉到满点,过后回味起来依然觉得很好笑。 强烈建议他们组团去演脱口秀,我第一个拍灯! 此外,随着剧情推进,拷问者与被拷问者之间,身份有可能出现互逆。 当拷问者沦落到被拷问的境地,笑料不知不觉中又多一层,而且后劲儿特别强。 加上角色设计上也格外有巧思。在演员细腻的演绎下,人人性格鲜明,笑点也接二连三各具特色。 比如,长在我笑穴上的范伟老师,这次表演可以再次封神。 嘴上说着“我是练武术的”,手上来了个熟练的掏兜动作。 一个市井小贼的心虚和自持,便都出来了,特别鲜活。 窦骁的表演则带给我意外惊喜。 首演喜剧,他在喜感和人物反差上拿捏得恰到好处。 大部分时间就是个铁憨憨,被揍得鼻青脸肿,还要被胁迫头脑风暴到底谁是凶手。 那个有点无奈有点怂的样子,格外传神。 尤大成、虾毛等角色,不管戏份多寡都令人印象深刻。 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只露半张脸也能让人爆笑。 表演和角色设定相得益彰,才能够带领观众走进故事,跳进一个个“陷阱”,而且甘之如饴。 这是因为《不速来客》的每一环都极尽诚意。 缜密扎实的剧本,有设计感的镜头语言,演员的实力表演……带来极强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看了一些北影节展映和今天开启的超前限量观影口碑,大家也都有相似观感: 有人全程猜凶,有人笑到不行,也有人作为悬疑喜剧粉双厨狂喜。 总之,2021不容错过的悬疑喜剧,它妥妥的! 《不速来客》将于10月22日正式上映。 和我一样等不及的,今明两天(10月6日、7日)全国14城超前限量观影已经开始。 不管你是悬疑片爱好者还是剧本杀高玩,都值得走进影院,“打”一场不一样的大银幕沉浸式剧本杀。 看完肯定一个字:爽! 而爽完之后,我还希望它能埋下更深的钩子—— 掀起一场国产电影的“剧本杀内卷”。 让更多真诚的好电影,来得更猛烈些。 推 荐 阅 读 点“在看”,一起去影院打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