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人解读慢病系列第6篇:不同类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思路

 天下小粮仓 2021-10-07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涵,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所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本系列原创中,不定时更新。


文章图片1

继续第5篇血压原理的分析和治疗。

简单来说,人体出现高血压机制是在人体缺氧的时候,心脏通过增大压力强迫输出来解决人体脏腑肢体缺氧的问题。抛除外界原因(高原、天气变冷),什么情况下身体会出现缺氧呢?

1. 人体的血液当中的红血球是捕获氧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搬送氧气燃烧后排出二氧化碳到体外的载体,当人体血液总量减少时身体就容易出现缺氧。所以,高血压通常是个老年病,衰老伴随着身体血液总量的减少,血压会逐步上升;

2. 肺通过吸气获取氧气,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当人体肺呼吸能力下降、单位时间获取氧气不足,心脏就得通过高压机制增加流量的方式来解决获氧不足的问题。另外,二氧化碳在身体内会形成“温室效应”,导致身体积蓄热量而升压;

3. 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以气体形式通过肺排出去,不能通过肺排出去的会在血液当中变成尿酸。尿酸通过肾脏以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如果肾脏不能有效工作,血液中积攒过多的尿酸就会“挤占”氧气的位置导致人体缺氧。中医经常说的“心肾相交”从人体产生热的角度很容易理解,即肾通过过滤血液维持血液的含氧值,辅助心脏工作并帮助心脏减缓压力。

4. 人体血液的产生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其中,肝和肠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人体血液循环可以看到,食物和水分进入到胃肠道以后,是通过肝的“虹吸”作用将营养物质吸入到静脉血液循环而给身体造血创造条件。如果肠胃和肝功能不好,则人体就会相对缺血。另外,肝是人体最主要的藏血器官,肝藏血不足反应了人体的总血液量不足。肝藏血不足,人体的血液量储备不足,心脏也通常以高压机制呈现通过增加流量以缓解身体缺氧的问题。

5.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之官”,相当于身体的“董事长”,当肺、脾胃、肝、肾等“领导”不协同作用,或者协同作用减弱时,心脏就得通过代偿作用来弥补其他器官的不足,时间久了,心脏就会早衰,这是高血压患者在晚期经常遇到的问题。

文章图片2

按照人体五脏作为指挥系统的原理,我们可以将高血压分为五种类型:

1. 肾虚型高血压:如上所述,肾如果过滤血液排出尿酸的能力下降,血液的含氧值就会下降,肾对心脏的辅助能力就会减弱,这时心脏就会通过代偿作用以高压输血的方式来弥补肾的“贡献”不足。

肾虚型高血压通常有以下特征:

(1)体型肥胖。在中医的视角看来,肥胖主要是肾虚,身体排尿少导致身体“积水”,身体积水也是身体积攒尿酸的过程;

(2)大便不成型,舌苔白腻和湿气重。身体的水分通过肠道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如果肾虚排尿不足,血脉中就会积攒多余的水和尿酸。多余的水分和高尿酸会导致血液含氧量下降,身体产生的热能不足,所以肠道经常是冷的并滞留了过多的水分,很容易腹泻。舌苔白腻是肠道水分多和冷的表现形式。血液当中的尿酸是一种不能使用的“废热”,肌肉当中滞留的水分和尿酸也会削弱人体的散热能力,所以反而会让人感觉到热。“湿气”实际上是血脉中多余的水分和不能代谢的热纠结在一起形成的物质。湿热会让人的皮肤看起来油腻腻的,湿热还会令头发没有营养而脱发;

(3)小便浊或者味道重。因为肾的代谢不足和排尿酸不足,所以尿液积累的杂质较多,所以小便浊气较重。

(4)脉象沉细短,通常兼有快。由于血脉当中的水分多,血氧含氧值不足,所以血氧“燃烧”不足,脉象通常跳动无力。湿热又会导致脉象跳得快。

(5)由于身体血液含氧值不高,这类体质很容易犯困,经常没有精神。

对于肾虚型高血压,通常以强肾排水为主要思路。中医药方和西医化学药品的治病的思路不同,有典型的“方位”思路。应该以引导气血汇聚到肾脏,温暖肾脏加强肾脏处理血液的机能为主要思路。

文章图片3

2. 肝虚型高血压。肝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和存血脏器,肝的总血量不足反应了人体总的血液量不足。人体血液量不足,对寒热的平衡和代谢能力就不足,心脏也需要输出“高压”来解决人体缺氧的问题。

肝虚型高血压有以下特征:

(1) 人体的主要静脉毛细血管都和肝直接或者间接产生关系,肝的血流量不足,则会导致静脉毛细血管缺血和循环不好。人体的静脉毛细血管分布在人体体表,所以就会出现脸色青黄和经常腿抽筋;

(2) 肝造血的过程也是人体的“蓄水”的一个过程。肝缺血通常会导致人体看起来比较瘦弱和干黄;

(3) 肝藏血对人体的寒热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肝虚时就会出现身体对冷热的感受很差,很容易既怕冷又怕热。身体和情绪上也会非常敏感;

(4) 肝藏血的机能不足,脉象就会出现弦、洪大等现象。“弦”反应了身体因为血液不足、冷而收紧,洪大反应了身体的代谢热不容易排出去。

(5) 从人体血液循环可以看到,肝和胃的关系非常密切,肝的虹吸不足就会导致肠胃动力不足。所以肠胃容易出现问题,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舌像容易出现瘦、干,缺水分、口渴的现象。

对于肝虚型高血压,治疗以养肝,促进肝胃循环、养血蓄血,必要时配合清除血液中的内热为主要治疗思路。用药要温柔而富含津液。

文章图片4

3. 肺虚型高血压。肺是人体的吸氧和排热的脏器。肺吸气不足会导致身体缺氧,心脏以高压输出用增大流量来弥补单位体积血液含氧不足的问题。肺虚型高血压有以下特征:

(1)肺吸氧不足,人体血氧“燃烧”不足很容易出现脸色苍白而没有血色。

(2)经常感觉到呼吸浅和短气;

(3)肺通过呼气承担人体表层散热和皮肤散热功能,呼气不足毛孔开合不利,人体会出现皮肤散热障碍,脉象会出现“浮数”脉。身体散热异常很容易出现皮肤病;

(4)肺的开合不利会导致身体积热“升压”,很容易导致身体内气机“上逆”,经常便秘;

(5)舌质通常苍白而色淡。

对于肺虚型高血压,治疗通常以强肺、润肺、宣肺为主要思路。肺虚和肾虚通常伴随在一起,治疗时需要综合平衡考虑。

4. 肠胃虚弱型高血压。肠胃是人体的吸收造血场所,肠胃虚和肝虚型高血压有相似之处,相关性也特别密切。肠胃虚型高血压有以下特征:

(1)因为吸收差而脸色干黄;

(2)因为胃肠道冷而食欲差,喜欢重口味食物(重口味食物易刺激肠胃);

(3)肠道冷、周壁毛细血管不足,肠胃向血脉分流能力差,所以吃东西容易撑;

(4)脉象偏于硬、沉。主要原因是因为冷和肠胃吸收不足,血脉水分和热量不足;

(5)舌苔易于出现剥脱舌。原因是肠胃运化存留津液水分不足。

对于肠胃虚型高血压,治疗以温暖、滋润肠胃,养肝加强肝胃循环为主

文章图片5

5. 心虚型高血压。心是人体“君主之官”,对人体的功能运行承担最后的责任。当心脏出现功能性异常高压机制时,有以下特征:

(1) 心脏因为得不到其他脏腑的足够支持,长期过分用力而变得脸红;

(2) 心脏的跳动出现异常,脉搏可以摸到不规则的脉象或者跳跳停停,因为血液匮乏,脉搏变硬和变大;

(3) 因为动脉中的血液量和供血量不足,时常感到心悸或者心里不舒服;

(4) 因为心脏不能很好地休息,休息下来身体就会缺氧,会出现睡眠变差和入睡难;

对于心虚型高血压,治疗以养血、补血、强心为主要思路。待心脏问题缓解后,再根据情况辩证施治。

西医治疗高血压通常是两种方式:第一是用阻断剂强行降低心脏输出压力,第二是用利尿剂降低血管弹性来减压。这两种方法都是简单的抑制症状。而中医的方法是从整体入手,找到根本原因所在,进行辩证施治。


以下既往文章可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