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林黛玉为什么那么反感刘姥姥?林家缺乏的家风,深深影响了她

 漫话红楼 2021-10-08

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林如海的形象会在我心里彻底颠覆。因为这个颠覆,我在心里难受了几天,平缓了之后,我才开始下笔来进行梳理。

这个颠覆,来自长久的思考,而思考,则来自众多网友在拙作《林黛玉说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暴露了她的浅陋无知和教养缺失》下的留言和评论。

很多评论者认为,黛玉对刘姥姥的态度很正常。十多岁的千金小姐,不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看不惯刘姥姥为讨生活装疯卖傻的行为,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尤其是把黛玉当成官僚气浓厚的千金小姐来看,确实很正常。但是,很明显,作者曹雪芹先生对黛玉的人物设定不是普通的官僚小姐。

于是,从黛玉对刘姥姥的态度,我看到了作者对林如海的讽刺。

之所以说是讽刺,因为作者赋予林如海一个海纳百川般的名字。但是,实际上,透过林黛玉,我们能看到,林如海不但没有海纳百川般的大家风范,反而显得很小家子气,缺乏仁爱之心

书香之族的探花郎林如海,空负“如海”之名。

历代的儒家士子都奉孔孟之学为圭臬,而孔孟之学可归纳为四个字:修齐治平。《大学》中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齐治平的起点是修,也就是修身、修养、教养。先做到修身,才能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修身这个基础没有做好,后面的治国平天下就都是空谈。

作者为红楼所设置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文化占主导的社会,读书人都以《四书》为常规读物。书中的读书人家很多,聚集到贾府的女子都或多或少地读过书,贾府更是以“诗礼之家”自居,日常娱乐都充满了诗书气息。

然而,这么多读书人家,只有林家是被作者认定的“书香之族”,而且林家的第五代继承人还是“前科探花”。

书香之族”、“前科探花”,很显然,作者是想让林家成为读书人的代表。

所谓读书人的代表,不是指文章写得最好,才华最高,而是指修身做得最好。

所以,作者刻意用“如海”给黛玉之父命名。海之所以能成为海,一方面是因为它“善下之”,无论面对权贵还是贫贱,永远呈现出谦卑之态;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能纳百川,哪怕是臭水沟的水,它都能容纳,绝不会嫌弃。

林如海真的如海吗?书中没有给林如海多少笔墨,但林黛玉是林家的代表,她带着林如海给她的教养和影响走进贾府,她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就代表了林如海的修养。

林黛玉谦卑吗?一点也不,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凡事争先,一枝宫花的顺序都能让她对长辈级的下人发飙。

林黛玉能纳百川吗?一点也不,她称从未了解过的北静王为“臭男人”,她嫌贾府外的水是“脏的臭的”,会“把花糟塌了”。贾府外的水,代表的是平民百姓,黛玉自比为花,认为脏臭的百姓会糟蹋她。

这就是历经五代的“书香之族”最终呈现出来的教养,与“如海”正好相反。

林如海身为在职官员,饱读诗书,对民众缺乏仁爱之心。

很多评论者质疑刘姥姥,既然是与王家连的宗,打秋风为何不去王家?跑到贾府来找王夫人,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看到这样的论调,觉得相当可笑。

确实,如果从亲缘关系上来说,王狗儿家与王家连宗,去王子腾家打秋风才是正途。然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为富不仁,指的是有钱人家缺乏仁爱之心,不会拿自己的钱财去救助穷苦之人。

刘姥姥为什么想到去贾府找王夫人打秋风?因为,在她的印象里,王夫人“不拿大”。贵族小姐没架子,容易接近,所以刘姥姥敢去接近。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姥姥听说现在的王夫人“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这才是促使刘姥姥选择贾府来打秋风的主要原因:王夫人为富也仁,有仁爱之心,“怜贫恤老”,乐善好施。

所以,有没有亲戚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夫人仁爱之声名远播,所以吸引了同样注重仁爱的刘姥姥慕名而来。就像《水浒传》里的柴进,仁义之名远播,于是吸引了各路好汉前来投奔。

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她的仁爱之名,代表的就是贾府的名声,这正是贾府这样的“诗礼之家”所呈现出来的大家风范。

所谓大家风范,就是具备大胸襟、大气度,愿意不求回报地付出。比如我们国家历来具备大国风范,不但从来没有过恃强凌弱,而且对小国家的输出从来是不求回报地援助。正是这样的大国风范,才让世界人民趋之若鹜。

这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给我们奠定的文化基因。

王夫人能吸引刘姥姥前来,说明她作为荣国府的代言人相当合格,将贾府“至今知黎庶忆宁荣”的诗礼之风发扬光大。 

正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所以,当听说刘姥姥来打秋风,王夫人没有表示出轻视和嫌弃,反而说“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她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她”,给予了刘姥姥足够的尊重。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知道了,打心底里高兴。作为荣国府第二代当家主母,贾母同样继承了贾府的仁爱之风,刘姥姥的到来,恰恰是这种家风得到践行的体现,所以她以“老亲家”称呼刘姥姥,以平起平坐的姿态,同样给了刘姥姥足够的尊重。

然而,相比于贾母和王夫人的仁爱,林黛玉却表现出了为富不仁,不但质疑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还给刘姥姥取了个带贬义的外号。

在当时所有人中,最不该有此表现的就是林黛玉,因为她来自书香之族,因为她是探花的女儿,因为她五岁就读《四书》,因为她是读书人的代表。

《四书》之《孟子》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又及人之幼”,这是对读书人提出的基本修养:尊老爱幼,尊敬所有老人,就像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爱护所有孩子,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曾经以为,林黛玉有如此没教养的表现,是因为她在贾府恃宠生骄。但是,能说出“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这样的话,说明她没有过远亲上门求助的见识,这就是林如海的问题了。

书中说林家没有“亲支嫡派”,但有堂族,有远亲。这些堂族远亲,再怎么远,也没有刘姥姥和贾府远。但是,从紫鹃所述可知,林家的这些堂族远亲过得并不好,“各省流寓不定”。林如海是探花郎,又是皇上钦点的巡盐御史,这些堂族远亲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即使过得不好,却没有一个人上门求助过,所以林黛玉没有见识过,更不用说有不相干的百姓来求助了。

也就是说,林家虽然是书香世家,但没有乐善好施的名声。

这就看出贾府与林家的差别了:贾府有大家风范,为富也仁,乐善好施的声名远播,所以能吸引刘姥姥这样拐了好几道弯的远亲上门求助。林家呢,也许钱财不如贾府富裕,但施仁这种事并不在于钱财的多少。自家的堂族都没有来往,可见没多少仁爱,所以林黛玉质疑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在她的人生经验里,只有近亲才会来往,对因仁爱而吸引远亲的见识一无所知。

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在乎哪一门子,只看能不能帮,要不要助,更不会去讥讽和嘲笑贫困之人。

这就是作者通过林黛玉对林如海的讽刺,空负“书香之族”、“探花郎”、“如海”之名,空读孔孟之学,在修身方面远不如贾府的大家风范,其仁爱之心更不如贾母和王夫人两个不读书的女人。

当然,作者对林如海的讽刺,最终目的是讽刺当时的读书人,背离了孔孟之学,忘了读书的初衷。像林黛玉这样,读得越多,离民众越远,离仁爱越远。如果连“仁”都没有了,还是孔孟的儒学吗?不过是挂孔孟之名,求取名利而已。

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就是其典型代表。刘姥姥是作者刻意挂出来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林家父女的原形,也照出了当时读书人的原形。书香世家出来的林家父女,其仁爱之心,远不如贾母和王夫人婆媳。正应了宝钗对黛玉所说,“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林如海读书不明理,不如不读书的贾母王夫人,而且他的不明理,丢失了仁爱,深深影响了林黛玉,这才有了林黛玉对刘姥姥居高临下出言羞辱的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