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养生观

 尚廉心语 2021-10-08

我的养生观早被启蒙。还在十几岁少年时,那时父母皆年过半百,他们开始重视养生,记得父亲自撰对联写在柜门上,记不清原联了,其中有“享诗里书文乐趣,度康宁恬淡晚年”的字样,说明那时已从思想上有认识;还看到实际的做法,即做身体的按摩保健,如“揉涌泉穴”、“揉小腹”等,父亲做磕齿与艾灸都有记忆。母亲曾对我说,你也可以做按摩的。当时只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事,我身体好着呢!

工作不久,那时还不到二十岁,不知怎的得了急性肾炎,那次大病后,我对身体的保养有所重视。可“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后渐渐淡化忽视了!沉湎于工作之中,看似责任感进取心,其实皆因名利得失之羁绊。偶有郁闷不顺心就心急或动怒,事后又常追悔莫及。忘记了提高效率,忘记了锻炼身体,忘记了修身养性!

或忍饥挨饿,或伏案过久,或夜里失眠等,以致于落下了难以治愈的胃病患。年轻时都能扛得住,人过中年就显得力不从心。不得已告别教学一线,尽管如此,身体也难恢复强健。

和许多中老年朋友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步退化,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很关注养生保健,并积极践行。

愿年轻朋友能及早重视养生保健,宜早不宜迟,老了难扭转。“唯有健康,才是人之根本”,无它支撑,什么都是浮云!只有身体健康,生活才有质量,生命才有意义。

今与朋友们分享个人养生保健的认识与做法。

1、早睡早起。这是顺应自然节律,也为充分利用白天的大好时光。通常都不会迟于十点就寝,甚至八点前,就躺床上听音频,进入睡前的预备状态;年岁大的人,大都醒得早。天亮即起身,夏季5点前,冬季6点左右。神清气爽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中午,尽量午休片刻。清空内心杂念让大脑休息,即使一二十分钟也好,如此,下午的精神状态好得多。

2、偏爱素倒不是完全拒绝荤腥,只是从养生角度看,身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滋养,得从各种果蔬中获取。

顺应季节变化,更爱时鲜果蔬。“春天的嫩芽,夏季的绿叶,秋季的果实,冬季的根茎。”

按现代养生观念,烹饪食材时,提倡少油少盐少糖。

3、控制食量。每餐不过饱,尤其晚餐不宜太迟不宜过多。现代人衣食无忧,有好多疾病都跟饮食过量有关,食量有所节制,既减轻胃肠负担,更是为了身体健康。

顺便说一句,三餐之间多饮水,一直被看好并推崇,尤以早晨空腹饮水好处多。

4、确保睡眠。睡眠质量不是以躺床上的时间计算,而以进入深睡眠时长衡量的。

有的人自然入眠且睡的很香,可有的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古人有“先睡心,后睡眼”的说法,睡眼易,睡心难。一旦心中无挂碍,也就到了临睡状态。

无论如何,先保证入睡、睡着,当然这一觉睡的越长越好。也有些催眠助眠之法,如热水泡脚、睡前看书,睡不过迟、食不过饱等,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思绪清零!

5、适量运动。保持每天适当的运动量,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从养生上看,运动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可让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休息或调节。

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运动是走路,此外,还可以考虑自己感兴趣的球类运动,器械运动等。

两年多来,坚持早晚做八段锦,它也是一项广为推介的室内运动。

总之,任何养生保健举措,先得从思想上认识与重视,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须有坚持做下去的恒心与毅力,方能见效,使身体受益!

今逢寒露节气,早晨从音频中听到这样两条养身要诀:一是深秋要着长裤,不露腿;二是说晚饭时间,不要迟于19点!既是先人的总结,想必有其中道理。看来,关于养生保健的做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去充实、修正与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