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迪:学生犯错不认错,却威胁老师要跳楼……怎么办?

 张班级管理 2021-10-08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刘同学上课偷偷玩手机,英语老师发现后当场收缴手机并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不料刘同学情绪十分激动,立刻坐到窗台上“威胁”老师: “如果不把手机还给我,我就跳下去!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英语老师只好把手机还给了他。下课后,班里有一部分同学立刻围在刘同学身边,又是惊奇又是佩服。对此情景,老师应该怎么做……

刘同学这样的威胁,在现实里影响极坏,会导致学生不辨是非、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形成错误的信念系统。

什么是信念系统?

一个人面对世界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就是他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可以分为信念、价值和规条。简言之,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价值是“我能在这件事里得到的好处”;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是:1.本人的亲身经验;2.观察他人的经验;3.接受信任的人的灌输;4.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

上文刘同学的规条是:“不把手机还给我,我就跳楼”——做法;价值是“老师把手机还给了我”——他得到的好处;由此他产生了一个信念:“威胁”有效。这是他亲身的体验得到的。班里一部分同学对他又是惊奇又是佩服,有样学样接受了这一信念,便是由观察他人的经验所获得。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修正、更换这一信念,更多的是运用后两种方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引领学生做自我思考。

我建议老师们防患于未,在此类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开班会讨论“威胁”他人的不当之处。

比如,2018年我带新生班,还没有和学生见面,我就在家长群里讨论学生的手机问题,我说:“个别离不开手机的学生,情绪会非常激动。还请家长朋友们和我配合,请你们告诉孩子,你们全力支持班规……”

第二天几经协商,师生相互妥协,在班规里明确规定:“上课时要把手机放到讲台旁边的手机袋里。一旦发现有人上课玩手机,老师将代管该同学的手机一周。特别强调:不接受威胁。”

有了这样的明文规定,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他们便不会轻易“威胁”老师。

然而,班规只是规条,仅仅有班规还不够,还要让学生从信念、价值观层面认识到威胁老师或同学的不光彩。

那天班会,我还给学生讲起了六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我们学校一个男生追求女孩子。那天下着绵绵秋雨,男孩子不打雨伞,站在女生寝室楼下,逼迫女孩子下楼,声称:“如果女孩子不下楼,我就一直这么淋雨淋下去……”(男生的规条)周一我听说这件事后,对全班同学说:以后遇到这样的男生,千万不要和他谈恋爱,他根本就不爱你,他也没有能力爱自己。他这是利用女孩子的善良控制女生,威胁女生,这是自私的表现(我传给学生的信念)。倘若你嫁给他,将来一旦意见有分歧,他都会这样威胁你(分析男生的行为做法,即规条)。回头他淋雨感冒了,你还得伺候他(告诉这件事情导致的结果,即对男生的价值)……

学生便嘻嘻哈哈笑,对于“威胁”的行为无比鄙夷(学生形成的信念)。如此,将来学生再有“威胁”老师的念头,就要思忖一下同学们的看法了。

而那些有心思依靠“威胁”追求女孩子的男生,原本的信念是“女生心软善良可以被威胁”(有可能是他在成长中与母亲交往获得的信念),价值是“只要威胁她们,我就能得到目标”,规条是淋雨。如今我这一席话说出来,被女生认同,他们便可能在这样的舆论中,改变自己的信念,认识到“威胁无效,且不光彩”。

我还曾经给学生开过一个《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的班会。

班会一开始,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书生在争论“三乘以八究竟等于几”。书生甲说,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书生乙说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当时也没有网络,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去找一个禅师寻找答案。书生甲说:“我认为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如果三乘以八不等于二十四,我愿意向他道歉。”书生乙说:“我认为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如果三乘以八不等于二十三,我就一头撞死。”最后,两个人齐齐看向禅师。禅师抚一下胡须,眼睛微微一睁,说:“三乘以八当然等于二十三了。”于是,书生甲向书生乙道了歉,两个人一起下山。但是,书生甲走到半路,觉得不对劲,又跑回来对禅师说:“师父啊!三乘以八明明等于二十四,你为什么要告诉书生乙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呢?”禅师又抚一下胡须,眼睛微微一睁,说:“我当然知道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了。但是你看看那个书生乙,他为了一个三乘八等于二十三都要一头撞死了,你还不让他三乘八等于二十三吗?”

故事讲完,问学生:在这个故事里,谁的心理最健康?谁的心理最不健康??(书生甲心理最健康。人家明明真理在握,拿着标准答案,禅师让人家道歉就道歉;书生乙心理最不健康,为了一个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就要一头撞死,至于吗?)你愿意当谁?

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书生乙。但是,现实生活里,好多人都在当书生乙。我问学生:你是否遇到过书生乙?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有一个女生说:昨天我在走廊上,2班一个女生踩了我一脚,我疼得龇牙咧嘴,忍不住说:“走路不看路啊!踩死我了!”谁知道这个女生是“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她不但不道歉,还眼睛一瞪,说:“好狗不挡道,我踩的就是你!”气死我了……

我问:那后来呢?

女生红着脸不做声。她的同桌是一个男生,说:“老师,她也不是书生甲,她直接气势汹汹跑到2班,非要让人家道歉。”

女生说:2班那女生不道歉。我本来打算放学后再去找她,现在想想,算了!她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我就等于二十四好了。谁让我有阳光心态呢!”班里学生嘻嘻哈哈笑,我也看着她笑。

由此学生得出信念:认错不丢人,做错事死不认错才丢人。

其实网上这样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网上搜索并讨论。比如,郑州有一个打牌的男青年,喝了一个卖水的老人一瓶水,没有给钱。老人家第一次问他要,不给;第二次问他要,他还是不给;第三次问他要,他依然不给。老人家就说了他一句难听话。男青年拿着凳子作势要砸老头,老头一气之下拿出了自己的切菜刀。如果咱是那个男青年,肯定会说:“哎呀!你别杀我,不就五元钱吗?我给你……”但是男青年是“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直接把脖子伸到老人面前说:“有种你杀我!”倘若咱是哪个老人,肯定会说:“算了!我没种,你走吧!那五元钱我不要了……”但是,老人家也是“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手起刀落,男青年倒地身亡,老人家也被警察抓走……

针对这个案例,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同时也得到一个信念:依靠威胁而赢的人,不是真正的赢家;动辄就威胁别人的人,是不讲理;而愿意退一步的,才是真正的心胸宽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我,在班会最后对学生说:“其实,老师是人不是神,老师也会犯错。有时候老师说话不好听,甚至冤枉了你们,老师是'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还希望你们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希望你们不要和老师一般见识,不要跳楼,可以吗……”

学生很大度地回答:“可以……”

现在,我们回到前文朋友提到的问题上:当学生已经做出了“威胁”老师的言行,班主任就不适合马上召开以上班会了(免得学生对号入座,深受伤害),而应该在第二天,将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真诚而温和地说:“昨天听说你坐在窗台上要跳楼,我好心疼你,英语老师也吓坏了。你当时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万一真的掉下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后来英语老师退步了,其实她没有错,她只是比较在意你的感受,她害怕你受伤,所以她退步了。我们这些老师和你的父母一样,都非常爱惜你的生命,你以后也要爱自己、心疼自己,可不敢再如此冲动了……”

这个时期的真诚,便是最有力量的教育。等时过境迁,老师再在班里召开以上班会,引导班级舆论,形成新的信念系统,即可。

完成于20211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