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书协会员大多卖不了几幅字?原因主要有几条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许多书法爱好者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多学习古人,多参加书法展,入个展览或获奖,成为书协会员就是书法家,也就算成功了。这个目标看起来没错,但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并不是只当个会员就完事了。就当代书法来说,光中书协的会员就近2万人左右,而成名的只有那么一点人,绝大多数人入了书协也就热了一阵子,后来都杳无音讯了,难道说他们就成功了吗?

据统计,某一个地级市的中书协会员有十余位,但这些会员当中,有一大部分人常年卖不了几幅字,有时甚至还不如一个省级或市级,或是没有会员资格的人卖得多,比如中书协的一年只卖到万把块,而没有会员资格的人,人家可是卖到了十几万元或几十万元。这并不是虚构的,在那个地方提起中书协会员的名字,没人知道,而大家都会推荐没有会员资格的人的书法作品。这是为什么?原因主要有几条:

一是人家会经营自己。许多写字的人都很文气,这“文气”二字很可怕,有了文气的人,就可能会出现“不好意思”推销自己,也会“脸皮薄”,缺乏“勇气”,所以自己包括自己的作品肯定是难以推销出去了。

二是舍得。所谓舍得,其实就是愿意舍弃。书协会员普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自己的作品是很“值钱”的,如果谁要,就要拿钱来买,往往把自己的价位定得很高,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人家肯定是不愿意掏更多的钱来买你的作品了。相反,那些没有会员资格的人,往往是见人就送,而且每次都送,送得多了,人们知道他的人就多了,按照这个定律,再有人上门求字时,他会逐渐定价。这就“舍得”。

三是可以不要面子。这个面子并不是说是他本人的面子,而是指作品的面子。按照常理来说,书协会员的作品质量是要比非会员的要高,因为他们是经过多年的规范训练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但也有高手在民间的情况,如有些高手就不愿意加入书协组织),相比较来说,非会员可能会不顾作品的质量高低直接送人,这就是他的风格。

四是遵循“书法家是社会活动家”的道理。有人说,书法家就是社会活动家,这并不是定理,而是一个惯例,书法家为什么是社会活动家?这是因为书法家要宣传、推广自己,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书法家都会被认为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说高一点,书法家就是一文化人,人们都尊重文化,也就尊重书法家了。所以,有的书法家自然也就敢于在公开场合游说自己,宣传自己的书法作品了。而一些书协会员自命清高,放不下架子,以至于不近人情,失去了推广自己的机会。

五是要有好的口才。书法家还要有好的口才吗?当然要有,口才是联系感情、推广自己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书法家的应有之义。其实,很多人都不懂得书法,一些人看不懂你写的字是什么,甚至不知道作品的意义和喻义,这时,就需要作为书法家的你,来给他们解释,这时口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好的口才,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协会员虽然有一定的书法理论,但要是在口才上来说,并不一定会优于非会员,这就要加强对口才的训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