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拳论“主宰于腰”的本质是骶骨的生理运动

 文苑书店66 2021-10-08

图片

和美太极


从骶骨的3D解剖中可以看出人体的运动构架是以腰骶为主宰的脊与胯的基本结构。解剖学上,“脊与胯”之间有着特殊的生理连接,这个部位就是腰骶关节(第5腰椎与骶骨的连接面)。脊与胯既可以独立运动,又可以联合发劲。“脊”主纵向的劲力,“胯”主横向的劲力,两者合成“螺旋劲”。这当中,腰骶关节是骶骨生理运动的枢机,此处一动即牵动全身关节一动无有不动。

骶骨的生理运动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运动方式是骶骨的仰头和点头运动。第二种运动方式是骶骨的摇摆运动。

在骶骨的仰头和点头运动中,通过改变骶骨的前后倾斜角度,由此牵动腰椎和骨盆形态的调节。这就形成了松腰、落胯、曲膝、夹尾、后坐的兜盆功态和顶腰、提胯、直膝、翘尾、直立的倾盆功态。兜盆和倾盆这两种功态的运化、形成和相互转化都是通过骶骨上与腰椎、下与骨盆、前与胸腹的联动来共同完成的。
先说骶骨与腰椎的联动,当骶骨做仰头运动形成兜盆功态时,引发了腰椎生理屈度的变化,腰椎屈度变小呈命门后撑的动态,随之胸椎和颈椎屈度也相应变小;当骶骨做点头运动形成倾盆功态时,腰椎、胸椎和颈椎变小的屈度又回复到原有状态。


再说骶骨前与胸腹、下与骨盆的联动。随着后背腰椎、胸椎和颈椎的自然屈度调整,前面胸腹从胸腔到腹腔也自然而然的顺势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兜盆功态时,腹肌收缩、隔肌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加、腹腔向外扩张而带动体内脏器被向下挤压。此时四梢之气纳于丹田。于此同时,因骨盆状态的变化(髂骨外展,入口变大,出口变小,骨盆底肌下沉)而允许体内脏器下落。

倾盆功态时,腹肌放松、隔肌上升使胸腔容积减小、腹腔向内压缩带动脏器向上回到原有位置。此时丹田之炁吐向四梢。与此同时,因骨盆的状态变化(髂骨内收,骨盆入口变小,出口变大,骨盆底肌上升)而将体内脏器往上回推。

我们说兜盆和倾盆的运化过程就是内劲的蓄与发的过程。这一蓄一发就是太极拳拳势运化的两个基本要素。

骶骨的生理运动,除了上述的仰头和点头运动外,还有左右的摇摆运动。就是以腰椎为固定点,以腰椎至两个骶髂关节的距离为摆长做摇摆运动。


骶骨的这两种生理运动方式引发了骨盆的偏沉,进而引动身体重心变化以致破坏了肢体原有的平衡。因偏沉而生势,因生势而相随,这就产生了随机顺势的运动从而建立了新的肢体平衡。所以我们说偏沉则随是太极拳的入道法门。

通过解析骶骨的生理运动方式,可以看出拳论中的所谓主宰于“腰”其实更准确的讲是主宰于“腰骶”,它是全身的总关。源动腰骶转股肱就是指腰骶上带肩肘腕,下带髋膝踝。使脊柱、两臂、两腿、两手和两脚做曲伸、升降、收放、开合和蓄发运动。从这个角度讲,一套拳架不过是一套'敛神聚气抻筋拔骨的阴阳白骨操”而已。

太极拳中,人们常喻脊为龙脊、胯为虎胯,就是形容盘练拳架时的龙盘虎踞和龙腾虎跃的那种生龙活虎的精气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