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筝演奏的“审美标准”你达到了几个?

 泽潝先生 2021-10-08

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

当我们的演奏技法不断提高时,相应的,古筝审美能力也应同时加强。目的则是为了通过了解和达到筝乐美,来唤起古筝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图片

一、音色美

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各种音乐的基本特征。

不同的音色,产生不同的美感,笛的清亮、埙的苍凉、箫的幽咽、二胡的委婉,都是由乐器自身独具特点的音色所决定的。古筝的自然音色晶莹、明亮,划奏一下,似流水淙淙,沁人心脾。然而,同一件乐器,在不同人的手下会产生不同的音色这是演奏技巧的差别。

达到音乐美要求的古筝人,是最清楚如何取得古筝最美自然音色的;他们明白在演奏中右手的力度,下指触弦的深浅,触弦的时值,以及触弦的部位(近岳山或近弦柱)等等如何影响着音色的变化。因此,他们能更好的掌握自然音色的各种变化,巧妙地将它们运用于乐曲的处理之中,让音色的明、暗、刚、柔为筝乐中的内容表现服务。


二、韵律美

古筝左手按滑吟揉所产生的韵味,独具特色,是其他乐器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五声调式中的四个“偏音”(清角、变徵、闰、变宫),往往通过左手按弦之以韵补声而取得,故而独具韵味。


南北各派的“苦音筝曲”中“苦音”(微升fa和微降si)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现手法各异,因而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其“苦音”的表现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秦桑曲》中的“苦音”表现则偏重于凄楚、激愤、柔美;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则“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犷、豪迈、悠远、壮阔了。这些不同的韵味的律动是一个按滑吟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轻重徐疾的处理,直接影响到韵味形成。

如果你在弹奏古筝的过程中,既能达到筝乐所表达的韵味,也能通过听觉享受寻找到美感,那说明,韵律美,你做到了!


三、意境美

古筝曲中,无论是传统曲目,还是现代创作曲目,大都有很好的意境,你是否可以在练习古筝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去领会、去辨析音乐描绘的意境呢?如果能,那你一定能达到意境美的审美要求!


意境美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说:同样描写水面的美,由于其乐曲内涵不一样,所表现的意境美也大相径庭,如《渔舟唱晚》里所呈现的那种“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乃是一种恬美;《洞庭新歌》中所描绘的那种“长烟一空,湖光潋滟”的意境属于秀美;至于《战台风》中“风狂雨暴,波浪滔天”的场面,则是一种壮美。而筝曲中的这些意境都是通过勾、挑、托、劈、划、摇等技法来描绘来表现的,所以,意境美的描绘,同音色美、韵律美的表现又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表现中描绘,在描绘中表现。让意境美充分表现古筝音乐所独有的特色。

四、形象美

筝曲中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而这里的形象同一切音乐形象一样,是情象,是意象

要让几岁、十几岁的儿童理解众多的各具个性的音乐形象并非易事。很多优秀的古筝教师会选择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此同时,抓住有特性的音调诱发习筝者的形象思维,如《秦桑曲》中,一面向学筝者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情境,同时,让学筝者特别重视那个有“苦音”的凄婉旋律,用它来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


在《战台风》中,通过低音区铿锵有力的渔民号子,则可以联想到一群情绪高昂与风浪博斗的渔民形象。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的小快板,则让学筝者想象到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通过这些美丽而鲜明的形象的语言塑造,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所以,筝曲中的形象美,你有概念了吗?


五、仪态美

古筝演奏者的仪态常常不被人重视。但,仪态美直接关系到演奏效果。

演奏时,身体僵硬、呆若木鸡固然不象样,而莫名其妙地前摇后摆,点头晃脑亦不可取。从学筝之初,要求正确的坐姿手势开始,就应该注意演奏的仪态,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份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份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
仪态美,你现阶段做得到吗?
古筝教学中为什么要注意上述五个审美问题呢?这是因为,我们只有通过演奏技巧训练,才能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可以通过不断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