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对毛瓷了解吗?

 kkzzs 2021-10-08
文章图片1

毛瓷,狭义上讲,是1950-1970年代,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定制、精心打造的生活用瓷,其工艺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都很高。毛瓷之所以名贵,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不仅因为其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也不仅因为它数量少,物以稀为贵,更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瓷“是前所未有,后世也很难仿造的国之瑰宝。

  首先,制作用的原料临川高岭土矿脉已经枯竭。用它制作的高白釉瓷器不但胎质晶莹如玉似雪,而且导热系数低。它的突出特性是其它原料无法替代的。

  其次,制作它的艺术大师们,有的已离开人世,有的年事已高,他们已不可能坐在一起进行集体创作了。绝大部分“毛瓷“都是手工制作而成,所须技术之高超,旷世罕见。例如:文具中的臂搁,其造型作“如意“状。它是由一位雕塑艺术家,用一整块长方泥坯手工切削雕刻而成,难度极大。当年只做成5件,其中三件最好的送入中南海,其余两件,一件被香港商人买去,另一件辗转流传在新加坡。

文章图片2

  “毛瓷“的装饰独具匠心。釉下彩双面绘芙蓉花碗,是“毛瓷“中的华彩乐章,代表中国历代装饰陶瓷最高水平和当代陶瓷美术的最高成就。众所周知,明代成化窑 的瓷器价值连城,而彩碗更是成化窑中的尤物。《陶雅》记载:“成化彩碗,表里各画葡萄果一枝。果凡五六朵,朵紫而叶碧,光景常新。枝藤纠结处袅袅欲动。最难得者,内外彩色花纹,不走一丝,映日光照之,不知其为两面彩。“该文说的成花彩碗属釉上彩绘。釉上彩是分“釉烧“和“彩烧“两次烧制。成化彩碗胎质较薄,经过高温“釉烧后的白瓷胎“映日光照之“呈半透明状,且质地已坚,再于内外彩绘,作到“不走一丝“,并非特别困难。一次画不好,还可以涂掉重画。而“毛瓷“双面绘芙蓉花碗为釉下彩,是在坯体上绘制内外花纹。坯体既不坚实,也不透明,在坯上绘画必须一次成功,不得涂改,能作到“内外彩色花纹,不一丝映日光照之。不知其为两面彩“,可谓神乎其技了。再有,成化碗是“表里各画对称芙蓉花三枝,显而易见,“毛瓷“的彩绘技艺要远远高于成化彩碗。除此之外,笔者至今未见世上还有采用同样技法的作品,也不见文献上有类似的记载。据陶研所的人讲,能画双面绘的人已经不在了,这门技艺已成绝响。

文章图片3

  釉上彩“水点桃花“的绘制技法也值得介绍。它是“珠山八友“之一刘雨岑先生创造的。在历史上,此一技法可以上溯到“玻璃白“的使用与“粉彩“的形成 。“玻璃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陶瓷颜料,经烧烤后呈乳白色,且能凸起。其主要作用有如纸画之粉末。使色彩在其表面有粉润之感。陶瓷绘画上广泛用于“打底“,即先把玻璃白填在画面所需要洗染彩料的部分,然后用油事水洗染出浓淡阴阳,以表现对象的主体和质地。在刘雨岑手上,玻璃白的运用被推上更高级的层次。他借鉴中国画的写意没骨形式,先用玻璃白水点花瓣,画出花形(不用钩勒花头轮廓线),再用水调彩料,在玻璃白上进行第二次点染。水点时要掌握好玻璃白的厚度,彩料中的水分含量要求“湿不流,干不枯“,下笔准确、轻捷才能达到花头娇嫩的效果。用此技法不仅可以画桃花,也可以画梅花、紫藤、杜鹃、月季等花卉。

文章图片4

  釉上彩和釉下彩“毛瓷“各有,两种画面。其中釉上彩,一种是根据刘平的设计稿绘制的“水点桃花“,一种是根据彭召贤设计稿,也是采取“水点“技法绘制的“翠竹红梅“。而釉下彩分别为“水点“和用白线钩勒花头的两种梅花,据黄万 先生讲,当年送给毛泽东的三套釉上和三套釉下彩瓷器中,这四各种图案都有。

  “毛瓷“的足圈刀是非常考究的,如各种釉,景德镇的行话为“釉把“。普通瓷器的足圈是不上釉的,这种不上釉的足圈表面比较粗糙、在使用时足圈易划伤家具表面。制作者们彩用了从康熙双圈工艺演变而来的“釉把“工艺,使足圈表面变得光滑如玉。具体做法是在修坯时在足圈内修出一道称为“二层台“的台阶,待上釉后将“二层台“上的釉药清除干净。装烧时,用一个特殊的支圈支在“二层台“上,使蘸有釉药的足圈悬空,不接触窑具,以防止绕结后的瓷器与窑具粘连。烧制这种“釉把“瓷器要比普通产品复杂得多。

  在湖南韶山冲毛泽东遗物馆,陈列着379件更广泛意义上的“毛瓷”——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瓷器。在毛泽东的晚年生活中,他大多是与湖南醴陵的瓷器相伴,瓷器上分别烧制着“湖南醴陵”或“中国醴陵”的底款。但馆中陈列的也有较为粗糙的普通瓷器,其历史意义更为重大。

  醴陵第一次为毛主席烧制生活用瓷在1958年,是一批喝茶的水杯,杯面是一株蓝色的蝴蝶兰。据当年的设计者之一邓文科透露,这批杯子一共烧了100件,并明确编了号,1号给毛主席专用,其余的则分给了中央政治局领导。这批杯子被命名为“胜利杯”。

  在醴陵毛瓷中,有两个区别于其他瓷器的特点。首先,所有的餐具都是带盖的,据说是因为毛主席工作繁忙,食无定时,加盖可以保温,也卫生。其次,毛主席喜欢梅花众人皆知,所以在毛瓷上,梅花是最常出现的图案。再者,毛瓷的设计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毛瓷上的花卉图案,都以红色为主。

  1974年,醴陵为毛主席最后一次烧制瓷器,时任醴陵群力瓷厂总工程师的李人中担任了这批瓷器的总设计师,他接到的要求是:突出政治,有全国的代表性。几经思索,李人中最后确定的方案是月季花,月季花又名“月月红”,有政治性,它在各地又广泛种植,有全国的代表性。在保利此次上拍的这组四季花碗,上面装饰的就是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和红腊梅。

  湖南醴陵窑从50年代的建国初期70年代的“文革”时期的20余年时间,先后数十次秘密地为毛泽东主席研制烧造了很多种类的生活用瓷器。但都从未向外界传媒公开披露。当年许多“绝密”的内部秘密一直被尘封。“主席用瓷”这个神秘的“红色禁区”,己成为新闻媒体中所关注的焦点。主席用瓷中代表性的四季花卉梅花、桃花、芙蓉花、菊花、月季花,代表着春夏秋冬,一花一季,一年四季,全取自伟人毛主席诗词中, 日常生活用瓷也是投合伟人毛主席的情趣特制,每种花都有寓意和象征意义。毛主席尤其钟爱梅花,喜爱桃花,这人人皆知。由于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毛主席专用瓷现世人喻之为“御瓷”、“当代官窑”。昔日的主席用瓷,今日的稀世珍宝,尤为众人所仰慕和青睐,也无不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叹服。然而仿制品赝品也随之出现,传闻编故事猜测甚多,均为道听途说,无稽缪论。

  1、主席用瓷从1958——1974为湖南醴陵窑特制;“7501”主席瓷是江西景德镇所制;

  2、烧制胎釉:醴陵窑参照日本式的串窑和景德镇窑(蛋形窑)来改进串窑结构,将窑室的平底改为阶梯形,将半园形拱改为簸箕形拱,此种改良阶级窑称醴陵窑。为确保毛主席的身体健康,烧制时窑温高达1360℃,经三次入窑烧制方能出炉,分别是800℃低温,1360℃高温,700℃低温烧制成。这样烧制的釉下彩瓷器无铅毒,不含镉,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由于有釉层的覆盖作用,不存在铅毒和其他毒性物对人体的危害。而每次入炉,皆用“火中之火”,将瓷器置放于窑的中心部位,利用瓷窑中的最佳位置,经过很好的还原焰过程,烧造出最理想的釉下彩,以使瓷器釉色白里泛青,胎质坚细,叩声铿锵,胎体轻薄,呈半透明状。像碗、鱼盘、茶杯、烟缸、牙盒等均为手工拉坯。如果在阳光或灯光照射隐约可透见手指。而仿品以压坯制造,所以显得胎骨厚,且受现代一般梭子窑的限制,最高烧到300℃,温度达不到胎体里面的各种原料融化而不均,另一方面,在填色、罩色、分色、汾水工艺要经过30多道工序,釉下彩工艺才能制成瓷器,如水份太少则颜色枯燥,水份过多则又会烧后翻色、冲泡,而仿品达不到这样的工艺要求。致使釉下彩工艺拖笔、粘笔和模糊感。仿品的瓷胎很白,属于现在的渗白,不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里泛青胎色的阶段特征,缺少意趣。

  3、釉彩原料:真品是高级技术人员统一秘密配制而成,釉色洁净,清纯,柔和淡雅、沉稳。而且试制的技术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一要“思想红”,二要“根子正”,须是贫下中农的后代,方可被选入参研研究。而仿制品因为配料经验不足而釉色显得浑浊,色彩俗气,配制不协调,图案字体整体结构不合理,釉下彩达不到画面色彩具有的水份感和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4、绘制:真品经有精湛技术师统一手工精心绘制,笔触闲熟,线条遒美,清舒灵动,釉色层次分明,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叶,每一花都有严格的要求。如在一个批次中发现有质量问题,宁愿弃之不用,也不让流入下工序。稍有瑕疵的成品出炉后,当场敲碎。湖南醴陵窑中的主席用瓷均为一级真品:而仿制品绘制功底差,铭文“人民公社好”五字和图案用笔笨拙,釉色呆板,毫无生气,包浆做过旧,而真品是自然形成。看上去形似,实质相差甚远。真品烧制的数量控制特别严格,同一式样的品种不会出现重复的烧制,更不是每个年代都烧制。湖南醴陵窑到1974年以后再也没有烧制过主席用瓷。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南海丰泽园、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滴水洞等处的毛泽东主席的生活用瓷遗物的大部分是湖南醴陵窑生产的,另江西景德镇也有一部分。1960年5月送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第三批胜利杯600个(配方151号、152号)蝴蝶花的胜利杯,经过多年使用后破损极多,保存下来最为稀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文物库房,也没有收藏到这种最早生产的主席专用瓷杯。如今在1974年的《人民画报》上还能看到毛泽东会见外宾时,是用饰有蝴蝶花的胜利杯来接待外宾。

【釉下五彩】

  醴陵之所以能获得毛瓷制造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在于它的一项独特工艺:釉下五彩。

  从宋代影青开始,中国的陶瓷发展经历了数次创新,依次有元釉下青花、元釉里红、明釉上五彩、明斗彩、清珐琅彩、清粉彩。釉下五彩则是近代的独创。在传统的釉上彩工艺中,是先施釉,再在胚体上作画,然后烧制。醴陵的釉下五彩则是在泥胚上的彩画上喷釉,然后在138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除了耐磨损,永不褪色,釉下彩的优势还在于它能隔绝颜料中的铅,并有很强的抗酸碱腐蚀能力。这对毛主席的健康,是至为关键的。

  1974年秋天,82岁的毛泽东最后一次回湖南,并在长沙住了114天。醴陵也在这期间接到最后一批毛瓷任务,瓷器将用于毛主席当年的寿宴。为此,群力瓷厂动用了所有的精英,制作过程中一切的保密措施都很严格:参与人员要经过好几轮的政治审查,配方的单子只有3个人知道,厂里还专门设置了试制车间,只允许参与项目的人进入,生产过程中的碎片都要进行登记,防止瓷器流到外面去。

  在预展现场,最终被制造出来的这批瓷器玲珑剔透,在灯光的照射下几乎透明,隔热性极好,注入开水也不烫手,真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据李人中透露,这批毛瓷有碗、碟、茶杯、茶缸、鱼盘、烟灰缸等,当时制作了1210件,最优质的40件被挑出,参与人员每人发了一件作为纪念,其余的则当着所有人的面打掉了。原群力瓷厂毛瓷试制组的苏瑞国回忆说:“上面有指示,毛主席用瓷不能外流。”

文章图片5

  2001年,群力瓷厂再造了毛瓷四季花碗。图案色彩都不输当时,瓷器的白度却不如以前。在当年烧制毛瓷时,使用的瓷土原料是湖南洪江大球泥,类似的矿在世界上仅有两处,一处在英国,二战时期就已枯竭,1958年在湖南发现另一处,也已在上世纪70年代末绝迹了。醴陵毛瓷从此成为绝品。

  从1958年开始,到1974年结束,16年内,醴陵为毛主席烧制的生活用瓷达1500多件。但当中的大部分都收藏于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和中南海丰泽园。流传到社会上的醴陵毛瓷,少之又少,约200件左右。不难理解,它为什么能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创下高价。

  中国陶瓷自唐朝以来,就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瓷器历来都被收藏界、博物馆、拍卖行所追捧,其原因就在于官窑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工匠,最上等的原料和先进设备,并且超额烧造,优中选优,可说是各个时代的最高水平。而毛瓷又被海内外收藏界称为“红色官窑”,从收藏价值角度和艺术水准来看,其中有一些巧合。不同的是,在毛瓷的年代,所有的生产设计人员都怀着一颗真实的虔诚之心,这种虔诚使毛瓷无可复制,也是它不同于历史上众多官窑的独特之处。

【毛瓷不止一种7501瓷】

  景德镇轻工部陶瓷所在1975年1月到9月间专门为毛主席设计、烧造过一次生活用瓷,被称为“7501工程”,“7501瓷”也因此得名。不同于醴陵多次烧制毛瓷,景德镇为毛主席特别烧制瓷器,只有这一次,但却集中了40余位顶尖高手和陶瓷艺术大师。

  “7501瓷”同醴陵毛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餐具都加盖;装饰图案为红色,釉下彩“翠竹红梅”或釉上彩“水点桃花”;原料是花重金购买的当时已几近枯竭的江西临川高岭土。同样可称作是空前绝后的“红官窑”。

  “7501瓷”当初烧制了4000多件,1000多件送交中南海等处,剩下的并没有严格按照上面的指示全部销毁。有近2000件在后来被作为员工福利发放,其余的为陶研所留存。因此,在拍卖市场上,“7501瓷”比醴陵毛瓷更为常见,其赝品也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