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苑:我们和人类之于自然(组诗•六首)

 温馨微语 2021-10-09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残 苑


1.看日出

日出东方

是海没有山

孤魂荒岛泼着雾水

东边日出西边雨

循着自然界的规律

你我都改变不了命运

世纪的曙光

优先照亮了海角

于微秒之差抢占一席之地

看日出也讲究天时地利

不是所有人都可随心所欲

阳光扫过一米线

你我都在三米之处

登不了泰山之颠

2021.10.8


2.住  

住成现代化的样子

空气和水质,尘埃和细菌

有时候不分大小的格离

是我们不定论的一个离子

山行道留下我们的脚步

金色海滩铭记着我们的履历

绿色家园成为我们温暖的港湾

都市的万家灯火总闪闪烁烁

如何安家落户,在阵雨大作之夜

我们堵避,我们独醒,我们拥抱

一片落叶归根到一个家

住成一群落,活出新气息

日月更替。白天或黑夜

疲倦的我们会想到住所之在

城市一隅还是荒郊野外

都无法野蛮地肆虐自然的法则

冬天,我们住在太阳底下感知月夜

夏天,我们住在大树底下宽衣解带

任思绪云游,把生命的本真回归

我们的触角一直粘着时代的灵气

2021.10.7


3.我们同属猴

我们同属猴

与猴同岁,却不知

猴年猴月是猴的节日

猿猴、猕猴、真丝猴

都在企求。我们只是个子民

在猴真的脑袋里诞生、繁衍

联结一条通往天庭的道路

站在地球上不再屈着爬行

我们高歌:天堂和地狱同在

生命无微不至

我们同时封闭自己

劳动的号角响在樊笼

谁是吹号人,谁是导盲者

我们都欢快在节日的气温中

诗的笛音吹破猴的嘴唇

想象诗歌的未来我会怎样

爬上天梯攀向天堂

我是一只披着人皮的真猴

用残缺的肢体截断键盘

屈指数着猴时猴日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1.9.25午后


  4.行  

金 木 水 火 土

行于星际如人类之于自然

行完成一个整体动作

我们知道自己会行将何处

田径绿道  绿林野道  沙漠荒山

行将就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

行于沿海数着裸露的脚趾

八字没少一撇,我拿着一捺

行于大江南北,众生相百态常出

我们是自然界渺小的一分子

自呱呱坠地开始行得其所

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融洽相处

2021.10.8


5.衣和食

量体裁衣,一种传统的手法

从我们的衣食父母身上可窥一斑

衣服可洗尽一身的尘埃

食却需要人和自然和良知

如同植物需要空气和水

披着羊皮的狼常被唾涎

禽畜、苍蝇、蚊子、虫兽

错综盘节,混混沌沌

甦醒之余,我们惊喜地发现

时髦的搭配可增进或调节食欲

食在餐桌也不觉烫手的山芋

我真的不知道为何有人不穿之物

有的人会喜欢。贪婪的啤酒肚

总无法被得体的衣服包裹住

我们网着或依偎在生态环境中

2021.10.8夤夜


6.瞿塘峡——穴大风出

印象三峡当数瞿塘峡

三峡谷中最短、最峡、最险的

瞿塘峡气势和景色最为雄奇壮观

自古以来夔门天下雄

“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

大江汹涌奔流在8公里的悬崖绝壁

却给人留下一段最窒息的记忆

鱼复塔、风箱峡、孟良梯、犀牛望月

还是袒胸露乳的倒吊和尚

仰望,千丈峰峦只见云天一线

俯视,惊涛雷鸣犹如万马奔腾

历代诗人大兴笔墨称奇不尽

郭沫若曾写下《过瞿塘峡》一诗:

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记忆中读过李白的巜朝辞白帝城》

回想那“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情景

如今不会再感慨“瞿塘五月谁敢过”罢

瞿塘峡之雄不会惊险于人,恰是令人神往

带给人的是一幅自然画卷和历史文化长廊

意境深远,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瞿塘峡“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远古的称雄呼奇在现代人的视觉中不足为奇

印象最深的两山夹抱“一穴大风从中出”

在奉节古城、白帝城边永远“足风波”                      

2021.10.7

作者简介

残苑,原名朱云根,年过半百,重温年青的旧梦,三十年后再创诗路,休闲三个月内写下百余首,大多见微(诗)刊,偶见纸刊,也获奖、选集。诗观:“私”(诗)心永恒持久。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