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的那些事:有些细节鲜为人知,两个小角色起了大作用

 巡鹿文化 2021-10-09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皇帝,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这些人: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大破匈奴的汉武帝,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开创大明王朝的明太祖。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受推崇的一位皇帝,他的虚怀纳谏、任人唯贤一直被人们所称颂。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来源于“玄武门之变”,那么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其中有些细节鲜为人知,而且两个小角色起了很大的作用。

公元617年,李渊在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人的帮助下正式起兵,彻底脱离了隋炀帝的统治。同年6月,李渊自立为大将军,并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开启了夺取天下的节奏。李渊长子李建成并不是像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么没用,相反他的才智与李世民不相上下,也是人中龙凤。李渊举事初期,李建成与李世民都是他的左膀右臂,两人为大唐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关系还非常要好,并没有太多的间隙。

但是自从李渊占领长安以后,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关系开始恶化起来。长安是当时隋唐时期的重要都市,因此可谓是李渊的根据地。要想夺取天下就得把根据地经营好,李渊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就派太子李建成(当时已封为太子)留守长安,负责管理长安大小事务,而李世民则负责四处征战。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李建成搞起了内政,李世民依然统领重兵打天下。乱世时期,枪杆子底下出政权,随着李世民的军功显赫,太子李建成的威望似乎大不如李世民了,因此两人之间间隙已成。

公元621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将军”,加上当时有人又传言:“李世民应为真命天子。”于是本来亲密无间的李世民与李建成关系彻底破裂。不过此时,李世民还没有对李建成采取任何不利的措施,只是与其有些疏远,但是李建成却开始运作起来,为了以后的皇位而四处奔走。李建成毕竟是太子,朝廷中大臣们都向着这位未来的皇帝,同时李建成又拉拢了兄弟李元吉,暗中招兵买马,就等着以后行动。

公元626年6月,李建成请李世民赴宴会,结果李世民喝酒后吐血不止,还好淮安王李神通把李世民送回了天策府,李世民经过抢救转危为安。此事过后,李世民才彻底与李建成决裂,但是依然不敢仓促行事。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多次劝告李世民先下手夺取皇位,可是李世民没有听从。随之以后,两位小人物却成了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公元626年,一位叫做王眰的人送给李世民一份密报,结果这才促进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王眰只是个太子率更更丞,换句话说就是负责保护太子的卫队队长,官职不大,只能算是个配角。可是现在这个小人物送来的密报却至关重要。原来密报中说:“李建成与李元吉准备接突厥入侵之际,趁机向皇帝请求派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恭随军出征,然后借机会杀死李世民。”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李世民有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原来王眰虽然是太子手下护卫队队长,可是却早已被李世民收买,因此在关键时刻送来重要情报。

经过房玄龄等人的劝说后,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准备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于是一位叫做常何的第二位小人物登场了。公元624年,李世民又花重金买通了太子手下常何,并把常何调到京城以为内应。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提前让常何把守玄武门,并让他在关键时刻把玄武门关闭,挡住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手下来救援他们。玄武门之变后,常何真的按照原定计划执行,这样李世民才能够解决掉李建成与李元吉,常何在李世民夺皇位的过程中立了大功。

由于小人物王眰提前报信,这才让李世民有了准备;加上配角常何把守玄武门,阻挡了李建成的援兵,这才使得李世民能够成功解决掉太子李建成并赢得了玄武门之变。

(资料来源于《新唐书》与《旧唐书》)

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