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岁医学院士7天高温下完成7个全马:人生就是突破不可能 ​

 慧跑 2021-10-09

慧跑已经不是第一次写他的故事,总结一下大概也写了不下十篇关于这位跑者的故事,每一篇文章中,他都会有新突破,每一篇他都有精彩的故事。

本文也不例外,这次的突破来得更猛,更不可思议。

70岁,7天每天顶着30度以上的高温,顺利完成7个全程马拉松。

根据可以查到的有完整计时数据记录的信息,他应该是中国70岁以上人群中第一个完成7天7个全马的跑者

看到这里,读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位老爷子太能跑,能跑还不是他的全部

他不仅是跑者同时是医学院士,科学家、医学家,也是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是知识渊博的跑步群体中最能跑的老龄跑者。

科学家擅长跑步和运动的也有,比如钟南山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但能达到7天7个全马这样叹为观止运动成就的科学家,他是第一人。

他是谁?

他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前任主席,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中国康复马拉松发起人和创始人——资深跑者励建安教授

70岁7天7个全马

励教授都经历了什么?

在这个号称史上最热的国庆节,励建安教授在无锡太湖之滨完成了环太湖7天7个全马挑战。

环太湖差不多300多公里,骑行完成的人不少,而用脚步丈量的人还是极为有限。

在励教授圆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际,慧跑对他进行了专访。

谈起此次活动的动议,励教授表示最初只是两三人讨论这个国庆节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决定完成环太湖跑,但考虑几个人独自完成长达7天,每天40多公里的奔跑还是存在补给不足以及其他风险点。

在国际六星跑者,新丝路时尚集团创始人李小白的建议下,此次活动升级为训练营形式,并且得到烟台落基体育的大力支持。

大众跑者也可以报名7天全马、7天半马、或者任意一天的半马及全马,与励教授一起奔跑。

落基体育为此次训练营提供了保障及计时服务,让此次活动颇为规范,华为手表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除了跑圈大咖李小白,著名跑者毛大庆也陪同励教授完成了一个全马。

励教授说此次环太湖训练营总体进行得非常顺利,天气成为对大家最大的考验,国庆7天每天都是蓝天白云,阳光直射,温度都在30度以上。

为了尽量避开高温,每天发枪都是定在早上六点,但到了八九点太阳已经有些火辣,特别是有的路段没有树荫遮挡,更是加剧了困难。

励教授表示,他在去年完成了7天7个半马挑战,完成得比较轻松顺利,这为他此次挑战奠定了基础,加上每个月300公里以上的月跑量和常年跑步积累,他对于此次挑战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当然全马毕竟不同于半马,更要面临连续大运动量负荷的挑战,励教授为自己制订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励教授一般全马用时在400-430水平之间的,此次挑战他将自己的全马用时降至500-530之间,其中只有一天跑进500以内,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励教授如何看待
7天7个全马是否过量运动?

连续跑全马,是否会带来身体过度疲劳和肌肉反应过大的问题?

励教授表示要说一点肌肉反应没有,那肯定是假话,但总体来说,每天肌肉反应比较轻微,并不会对继续奔跑产生影响,更没有发生一些跑者跑完全马后无法下楼、行走不便的情况。

励教授说他是在身体可以承受的情况下不断试探自己身体的极限

他说肌肉如果只是酸,那么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而如果到了痛的程度,说明负荷真的就是有点大了。

在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全马过程中,他采用了跑900米走100米的方式,也即走跑结合的方式,虽然同行的其他跑者提出这样会不会打乱跑步节奏,励教授认为这样方式是适合他本人的。

他可以通过走跑结合方式,及时清除体内堆积的乳酸,一方面让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一方面乳酸还可以进入到肝脏重新变成糖(运动生物化学上称为糖异生)得到利用。

运用科学,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励教授在运动方面努力践行的基本原则。

励教授7天7个全马华为运动手表数据截图

当问及励教授一个重要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人认为7天7个全马可能属于过量运动,精神值得鼓励,但做法不值得效仿,励教授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励教授认为:人类总是在挑战不可能,其实整个人类发展历史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亲身经历,那么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可能。

客观地说,在没有经历之前,我们不要轻易断言不可能,如果轻易断言,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进步空间。

这就好比,有人说跑马拉松就是极限运动,就是伤身体,不要说六个七个马拉松,跑一个马拉松也不行啊,但无数跑者用事实证明,经过训练,马拉松是完全可能的

跑者显然比缺乏锻炼者更加健康,退役运动员比大众更加长寿更加健康,也是最新科学得到的重要证据。

励教授作为科学家,展现了他不断探索的姿态,他说探索不可能这本身是一种科学精神。

每个科学实验都是挑战未知和不可能,他就是用他自己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

励教授说,在他这个年龄,应该做什么运动,做多大运动,少有人去探索,既然无人探索,他就自己亲自去探索,去探索运动和生命健康的关联。

在七天跑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不少,心态当然也很重要,有些时候的确也是需要一定意志力去克服困难,但他有一个很强的信念就是,他一定要看一下自己是可能还是不可能。

最终证明7天7个全马这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密切关注着自己的身体反应。

他说他没有哪一天是坚持不了的,这说明身体还处于极限以内,可以承受。

在跑步之余,他还为训练营学员授课和讲述他的跑步经历,为励教授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点赞!

让励教授开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跑完了777,还有一起参与此次训练营的其他跑者,除了李小白之前完成过7天7个全马,没有一个人完成过,但最终有多名男性和女性跑者在他的鼓舞下也完成了777。

大家都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说明一个积极的心态,彼此鼓励,合理使用身体,是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励教授还特别提到他的太太,在之前她从未完成过全马,仅仅是跑过半马,她太太认为她自己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完成全马。

但最终也在此次训练营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全马,夫妻珠联璧合,夫唱妇随,令人羡慕。

励教授太太也完成人生首个全马

还有一名湖南台的主持人,原先计划7天7个半马,但看到励教授夫人完成了全马,在最后一天他也完成了一个全马。

通过此次训练营,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很远。

励教授2016年才开始跑步,那时他已经65岁,短短5年,已经完成包括全马、半马、越野赛在内的各种比赛超过70场,其中全马占到一半。

目前月跑量都在300公里以上,配速仍在不断提升,在2021河南鹤壁马拉松个人PB401,已经远远超越其年龄段波士顿马拉松BQ标准(Qualify for Boston Marathon,70-74岁龄段为425)。

从2020年7天7个半马到2021年7天7个全马,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在能力控制范围内,在科学指导下,完全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种不断超越自我,人生不设限的进取探索精神正是马拉松精神和跑者精神的完美体现

跑步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励建安教授的专业是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对于如何科学运动,发生伤痛时如何有效康复,没有人比他更加专业。

励教授坦承自己在多年以前是“口号派”,教别人怎么运动多,自己却很少运动。

由于工作异常繁忙,压力大,励教授跟许多人一样,体重飙升,大腹便便,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导致他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经常感冒发烧,带状疱疹发作(带状疱疹与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

2016年,励教授开始尝试跑步,这一跑就停不下来,跑步几年没有生过一次病,体重下降超过30斤,完成了超过70个马拉松,完成了号称普通人不可能完成的7天7个全马,并且是以70岁的年龄完成,人生再上巅峰!

励教授的励志故事证明了至少两个道理:

一、运动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你有一颗更加勇敢更加坚定的心;

二、跑步这项运动最典型特征就是只要你努力,它带给你的收获就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知易行难

迈出步子你就成功了一半

励建安教授最为津津乐道的案例就是他在2016年9月发生的一次骨折。

他在晨跑时不慎摔倒,右脚外侧着地,当经诊断为右脚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作为国内泰斗级康复专家,励教授最懂康复对于加快骨折愈合,促进人们早日重返正常生和运动的重要意义。

搞了一辈子康复,都是教别人,指导患者,这一次励教授决定拿自己做实验。

骨折后第5天,他在无拐杖的情况下步行半小时,走了近6000步;

第11天尝试慢跑;

第12天,登上了南京的紫金山;

第18天,徐州出差跑了10公里;

第70天,参加了南京半程马拉松;

骨折后第80天,励教授广州马拉松完成了第一个全马。

励教授每次谈及他的跑步经历,他都喜欢用这个案例告诉大家,知行合一,行动大于口号的重要性

运动是良医

励教授是“运动是良医”的坚定支持者、宣传者和布道者。

运动不仅仅是促进健康最为重要的手段,运动也是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核心手段之一。

运动可以治病,运动对于绝大多数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类型癌症都具有重要的防治和康复作用。

经常锻炼人群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所以运动是良医,运动也是预防疾病最经济、回报最高的投资

经过跑步,困扰励教授多年的带状疱疹没有再发生,近几年也没有生过一次病,这就是事实。

人生不设限

2020年8月底,励建安在暑热还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在南京和成都两地完成7天7个半马挑战,同时又在全程中身体健康无伤、没有明显肌肉反应和过度疲劳情况下完成的挑战。

而在这之前,他认为这不可能……

当时很多跑者,包括励教授的同事从开始到整个过程,都替励教授担心,毕竟励教授年近70岁,身体能否吃得消如此高密度大运动量的负荷。

实践证明,励教授整个七天下来,身体反应良好,并且在后几天比赛中身体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负荷。

励教授说:他是一名医学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他的理性思维能力不输于任何人,他的每一次挑战、每一个更高的目标都是经过充分准备和评估的,他不会干出格的事情

励教授还说,跑步就是不断捅破窗户纸的过程,我们往往习惯于自我设限,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做某件事,殊不知这种自我设限恰恰妨碍了自己的进步,只要够努力,你的进步会超乎你的想象。

励教授在2020年9月完成7天7个半马挑战

跑步磨炼耐性

让我们逐步达成目标收获自信

相信很多跑者也跟励教授一样,从为了减肥为了改善糟糕的健康状况而开始跑步。

回忆那个时候,十有八九你压根不相信自己能完成全程马拉松,但从体重逐步下降开始,到完成人生第一个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全马500、430,400,330,315,300……,你完成了从小白到精英跑者的凤凰涅槃。

跑步教育我们,你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减肥成功到全马跑进330,你需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实现。

同时跑步也教育我们要学会树立目标,通过努力你实现了一个看起来颇有难度的目标,一方面会给你极大信心,一方面又会让你树立下一个目标,就是在这样树立目标——实现目标——树立新目标——实现新目标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你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人生如果光有努力而没有目标,那么这会让人陷入碌碌无为的窘境,而光有目标缺失努力的结果想必也不用多说,所以跑步教育我们要学会树立合理目标,学会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努力,成功的人生莫不是如此

紫金山上下起伏的健身步道总能看到励教授坚毅的背影

科学合理跑步

不伤膝不伤身

励教授已经70岁,他周围的朋友告诫他毕竟不是年轻人,跑马太多了,跑量太大了,对心脏不好,对膝盖不好,励教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励教授表示:大众业余跑步训练不仅不会伤膝盖,还能降低关节炎的发生率

他说研究表明,只有3.5%的业余跑步爱好者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那些久坐不动的“肥宅”们患上关节炎的几率则提高到10%以上

励教授说,不是跑步伤膝,而是错误地跑步伤害膝盖,任何运动错误进行都有可能造成伤害,跑步伤膝是对跑步的重大误解。

励教授说自己曾经短暂出现过髂胫束的问题,但很快调整过来,伤痛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做出调整,绝大多数伤痛都能迎刃而解。

此次7天7个全马跑下来,励教授同样身体健康,没有发生伤痛。

在完成挑战后的第二天又投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实践打破了人们的怀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跑步因人而异

适合自己最重要

励教授说,通过几年跑步实践,他认为人的潜力和潜能都是非常大的,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人的潜能就能被开发出来

同时个人差异巨大,一般运动理论指导人群是没问题的,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时这种理论在指导个体时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220减去年龄作为最大心率,评估人群是可以的,但评估个体就可能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个人最大心率超过220减去年龄的跑者比比皆是。

他的身体告诉他,目前运动量没问题!

励教授几年跑步几乎没有发生伤痛,也没有出现过量运动引发的抵抗力下降,吃饭好睡觉香工作精力旺盛,这些都表明自己完全是可以承受这个运动量的。

所以跑马因人而异,只要自己能承受,没有不良反应,就没问题,由此也说明人的运动潜能是非常大的,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运动风险,而忽视了适当合理增加运动量对于整体健康状况更加积极的作用。

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跑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你需要向别人学习,也没必要盲目模仿别人,也没必要跟人比较,而是要跟过去的自己比较

励教授为跑步畅销书《无伤跑法2》做序

总结

励教授顺利完成了别人眼里乃至自己眼里遥不可及的目标——7天7个全马。

坚持、信念、探索,他将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生动诠释了马拉拉之王基普乔格一直以来的一句话:“人生没有极限,No Human is Limited”!

正如他在《无伤跑法2》序言中写到的:“人的潜能和适应能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人人皆能获得很大进步。

我想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人类运动的年龄极限、耐力极限、速度极限,争取活到100岁,跑到100岁!

期盼到那时和大家一起举办一场百岁马拉松赛!”祝福励教授,相信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