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网上看不到的人,收入可能远超你想象,他们是沉默的群体

 天承办公室 2021-10-09

有一个群体,他们收入不菲、人数众多,但互联网上讨论各种经济问题时常被忽略,我称之为:沉默的群体。这群人在互联网上没有存在感,却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认知误区,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以为自己所在的群体就是社会普遍情况,这个误区导致我们常常不能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有钱人都哪里去了?

文章开头先给出几个提纲:

一、职业和上班不是一回事,工资和收入也不是一回事;

二、许多职业在互联网上几乎看不到,在现实生活中却无处不在并收入不菲;

三、上班族对经济影响远没有对互联网舆论的影响大。

文章图片1

有钱人并不一定是都出没在高大上的地方,也可能是这里

一、你的职业源自于别人的需求,而不是公司给你的工作岗位

很多人对职业的认知就是你的工作岗位,这个太狭隘了,职业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人越多的地方,需求越加丰富,职业也更加多样,为啥都说大城市机会多,因为人多,职业多样,随便会点啥都能找点事干。当人们的某种需求达到一定量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足够量的相关从业者,这些从业者组织起来就可以成为一家公司,从本质讲,企业的产生也和人的需求分不开。

网上经常有人说,某个职业如此辛苦,应该提高工资待遇,如果你理解本章节前面的内容,那应该可以想通这个问题,既然职业是别人的需求,那么职业收入就应该是满足别人需求后所得到的回报,和你辛不辛苦没啥关系,只取决于你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辛苦的要死,却拿着微薄的收入,有的人基本啥事没有,但收入不菲。

二、你看不上或忽视的职业,或许收入远超你的想象

一般来说年薪30万基本就是白领阶层的工资收入天花板了,平均水平可能只有10万。所以像广州这种城市动不动就几百万的房子不可能都是白领阶层买的,那楼市火爆的景象是假的吗?不是!剩下的一些人就是我要说的互联网上沉默的群体了。这些人你可能见过,但从未关注过,有些甚至你可能都没听过,人都有认知偏差,比如塘主就觉得到处都是国企员工、研究生和修空调的师傅,为啥要提修空调,因为塘主真干过,实际上看统计数据,这几类人都是少数派。

塘主的姨夫,修空调的师傅,上海跑单帮的野路子,年收入三十万以上,武汉两套房,两辆车。他还有一个搭档,专业打洞的,嗯!是真的打洞,空调用的那种,一个洞一百块还是熟人价,年收入不详,但从和他气质极不匹配的凯迪拉克来看,应该不少。

塘主的姑父,水电安装包工头,野路子,年收入三十万以上,家里两个病人,(一个白血病,一个抑郁症),日子照样过,不差钱。

塘主的叔叔,贴地板的工人,临时工,年收入十万以上,有房有车,家里两个孩子读书。

最后一个厉害了,塘主发小,继承老爸承包的好几个垃圾回收站,平时骑一个电动三轮(现在好像升级为五菱宏光),年收入四十万以上,广州两套房,一辆宝马5系和…一个漂亮老婆,塘主羡慕的雅痞!

以上这些人,平时生活中可能就是光着膀子脏兮兮的蹲在路边抽烟的角色,你根本不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半分,互联网上更是毫无存在感,但比起消费能力,一个个完爆普通白领。起码完爆塘主这个平时白衬衫、西装裤的央企员工没有问题。

文章图片2

帮你家装空调的师傅可能比你有钱

三、拿工资收入衡量消费就是认知的误区

互联网上很多年薪百万的“大佬”,真正工作过且对社会有一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假的,塘主所在几十万员工的世界五百强央企老总的工资也没有百万,所以这些动不动年薪百万的谣言到底欺骗了谁?结论是大学生,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互联网上极其活跃的群体,而且大多数以后都是工薪阶层,他们一旦相信了这个谣言,就导致互联网上充斥着工资收入百万的传闻。但从整个社会来讲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并不突出,消费力也就那样,如果你只现在这个阶层的角度看待这个社会。

文章图片3

还是太年轻了吧!

前文说过,职业是人的需求,人越多的地方职业越多样,这里还得补充一句,越多样话的职业越能产生高收入群体,像广州这种人口近两千万级别的城市,职业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比如:房东、放贷者、黑社会也是一种职业,只是他们一般不去上班而已。所以消费品的价格并不能简单的用工薪阶层的工资来衡量,这也是为啥有些店你从来不会去,依然开的很好;有些东西的价格你觉得很离谱,照样有人买;有些人你感觉他没工作,但好像整天很忙,还挺有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