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5教授吐槽教不好初中女儿:教育最大的忌讳,是和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

 蓝月亮_ 2021-10-09

图片

图片
发脾气不对,讲道理又不听,我们到底该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呢?看完这篇方法就有了。
——鹿妈 
图片
 ◆ ◆
作者 | 哎呀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图片

还记得前阵子自曝“养娃苦恼”的丁延庆教授吗?

6岁时的他,能把新华字典背下来,是名副其实的神童;
高考如愿考上北大,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随后去美国哥伦比亚进修读博,再回北大已是博士生导师。
在他高光的履历背景下,有的却是对“学渣”女儿的“恨铁不成钢”。
图片
想不到,千里之外的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小强教授也有“同款焦虑”。

在张教授任职的单位官网上,有段简介是这么写的:

“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图片
能带好研究生却教不好女儿,张教授认为最大的问题是——

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并不接受他的指导。

图片

“这就跟驯马一样,找不到和她的契合点,满身激情和关爱不仅无法传导,还会让她紧张。”

“越发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马翻。”

其实,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懂得这种感受:
明明出于爱给孩子讲道理提建议,结果却换来孩子的反抗和叛逆,完全不懂得尊重父母。
究竟是什么造成孩子的问题?
图片

别想控制青春期的孩子

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15岁的汤姆,在学校,他学习优异,擅长写博客,代表学校拿到地区大奖。
但妈妈却觉得写博客没什么了不起,还劝他要向自己看齐,好好学习该学的东西。
图片
回到家,妈妈看他打电话,不管他和同学聊得多投机,都会打断他,让他先去洗澡。
图片
吃饭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又挨批评:“吃饭的时候不准用手机。”
图片
总之不管他做什么,父母都觉得不满意,习惯性纠正他。
刚开始他还会听,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父母的话在他听来就成了一阵阵耳边风,没用。

正如影片里那段内心独白: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它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

我们到底听没听,他们根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

图片
表面上乖巧听从、不敢反抗的汤姆,私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后,被“逼”离开家的他加入帮派,混进了黑社会,开始偷东西、抢劫。
图片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坏。
之所以频频发生像“汤姆”这样的故事,大多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期待的方式错了。
担心孩子还小不懂事,得多一点念叨和说教,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听得明白。
习惯沿用小时候教孩子的方式来教,同时还期待孩子能像小时候那样唯命是从。
这种教育上的期待,完全忽略了青春期孩子和孩童时期根本不同的心理变化。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过:

“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愿意继续当'乖孩子’,仍然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待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会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说'不’。”
每个一夜变“坏”的孩子,其实都是受够了父母用道理来控制自己。
他长大了,渴望独立和空间,才会误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
图片
对孩子讲道理,越讲越糟糕
网上有人问:“有一个爱讲道理的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高赞回答是:只要他们开口,我耳朵就想逃跑。
比如每天起床,父母就开始要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连喝几杯水都有规定;
出门逛街穿衣服,颜色不搭会被说,想买杯奶茶解渴还被吐槽含糖量过高……
很多道理其实孩子都懂,也认同。
可父母张口闭口都是堂而皇之的东西,再有用,孩子听多了也会听不进去,只想要反驳。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
讲的是外部刺激过多、持续过久,人很容易烦躁和逃避。
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随处可见。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道理、主见、认知和行为标准。
如果父母还整天像个居高临下的“大人”,噼里啪啦对着孩子说个不停,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塞进他的脑袋里。
孩子只会觉得被冒犯,被压制,从而想方设法逃离令他不舒服的念叨和教训。
甚至做出极端、不理智的事,只为离父母远一点,让自己自在一点,轻松一点。
《变形计》中有个叫李幼恩的女孩。
每次只要妈妈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教训她,她就显得特别不耐烦。
图片
即便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也决心参加节目“改造”一下自己。
可妈妈语气里的自以为是、劝导,只会让她更反叛忤逆,恨不得第一时间逃离。
所以,当她偷偷潜逃被妈妈逮个正着时,口里喊得最大声的是那句:
“别在这种时候和我说大道理!”
无效的沟通,往往在于一方强势,一方弱势,双方没有平等可言。
《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有一句话:
“父母拥有权威不是问题,使用权威才是问题。”
有些父母,总觉得自己说的话永远是对的,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该听自己的话。
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用各种“应该”“必须”约束孩子的一言一行。
结果却只会激活孩子身上的“反叛”因子。
两代人之间,活生生从“亲人”变成互相攻击、折磨的“仇人”。
图片

如何帮孩子迈过青春期这道坎?

在一次采访中,作家麦家谈起了儿子的青春期,坦言: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只老虎,就是一把刀。

那个时候他生理成熟,心理上不成熟。你得小心翼翼,不能去惹他,惹了他以后是不要命的。”
别“惹”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别跟他说道理,别以爱的名义讲废话。
孩子不听,父母又该如何引导他呢?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有一句名言,是对千万父母的提醒:

“教育并不是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有些事,光靠嘴上说一点用都没有。
只有孩子亲自体验过,经历过,觉察其中的真理,才能真心地认可、顺从和行动。
在这里,分享三个做法:
  • 第一,“理解万岁”,尊重青春期孩子的特性。

看过一个智慧妈妈和12岁女儿沟通的小故事。
自从女儿开始有了变化,不仅情绪多变,还总感觉全世界的人欠她什么东西一样。
这位妈妈没有慌,而是意识到女儿到了叛逆期。
于是特地找些有关青春期的书来看,并推荐给女儿,想让女儿也了解自己的变化。
每次和女儿有争吵,再激烈,她都迅速作出让步:
“妈妈不和你吵了,你的荷尔蒙又在控制你。”
女儿觉得妈妈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变化,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不再争锋相对。
谁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只有多一些懂得和包容,和孩子拉进情感距离,孩子才能慢慢从无法自控的叛逆漩涡中走出来。
沟通自然就更加顺利。
  • 第二,适当的“闭嘴”,给孩子做主的机会。

开头提到的重庆大学张教授,从和女儿的相处中悟出这样的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是教育不了孩子的,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导更重要。”

图片

女儿刚上初一时,他还努力试图指导孩子;
可后来基本放弃了,完全不过问学习,只给女儿做饭陪伴。
出人意料的是,女儿反倒愿意和他聊天。
与其在孩子耳边不停叨叨,不如“闭嘴”,还孩子一个清静。
就像纪录片《镜子》里“叛逆少年”家明的爸爸那样,当他一改爱讲大道理的姿态,决定“不讲”,让孩子做主之后,反倒拉近了孩子和他之间的距离。
图片
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归途如何始终掌握在孩子手上。
也许小时候,父母的道理可以指引孩子的步伐;但到了青春期,孩子意识开始独立了,有自己的想法,该怎么做怎么走,一切交由给他。
至于父母,在不知道如何教育的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闭嘴”。
只有孩子感受到自在、轻松,才有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当他能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他便有动力、热爱和激情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 第三,父母做好示范,用“身教”引导孩子。

台湾有一位妈妈,小学学历,家里有一个无心向学、叛逆任性的女儿。
每次提醒女儿把心思花在学习上,都被女儿嫌弃“你都没文化,凭什么教育我”。
知道“言传”没什么作用,她决定“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女儿学习的重要。
于是交钱报了学历提升班,决心拿更高的文凭。
这对蓝领的她来说,要求很高,过程很辛苦。
每天除了十小时的工作外,还要花大量时间背题、刷题,几乎天天睡四五个小时。
正是这份坚持,让她最后拿下了大专学历,女儿也受到影响,变得积极上进。
最好的教育,就是放弃说教,直接做给孩子看。
父母的言行就是行走的“道理”,自觉的榜样总会强有力地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片

心理学者李雪在书中谈及: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闭上嘴巴,不跟孩子讲太多道理,不是不管孩子,而是更深情地守望。
孩子正在自己的人生中,跌跌撞撞地探索着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一名安静的守望者。
让孩子做自己,成为自由的人,并在父母的以身作则下,一点点汲取成长的养分和力量。
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最直击人心的教导。
但愿孩子们,都能在父母富有智慧的爱里茁壮成长,即便遇到坎坷和挫折也能迎难而上,活出自己最自在的模样。
图片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