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2021-10-09 | 阅:  转:  |  分享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6和7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通过观察直尺图,掌握数的顺序,理解6和7的基数、序数的含义。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用数学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建立6和7的概念,会读、写6和7,会比较6和7的大小。2
.能够区分6和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朋友?(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能帮这些数朋友排排队吗?【学情预设】学生会按顺序数出0、1、2、3、4、5,还有的学生能倒着数。师:同学
们真棒!那你们认识这两个数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两个数。(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
已经学过的0~5各数,通过给数朋友排队,体会数的顺序,也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6和7的基数意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P39情境
图。师:请仔细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数一数。【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数的。有的学生可能是从左往右数出有6个同学在
做值日;有的学生可能是先数男生,再数女生,最后合起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师:大家都数出了教室里有6个同学在做值日,可以用“6”来表
示。(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学情预设】学生自由数数,并交流,能够回答出教室里有6张课桌。师:6个同
学、6张课桌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6还可以表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6还可以表示6朵花、6个水杯、6根粉笔等,生活中的许多
物品的数量都可以用6来表示。课件出示6个同学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数出6根小棒,摆成你喜欢的样子。【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摆成一个
正六边形,还有可能摆成小房子的形状……只要摆得对,都要予以肯定。师:看见同学们在积极地打扫卫生,老师非常高兴,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打扫
起来。现在教室里有几个人在打扫卫生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教室里有7个人在打扫卫生。有的学生是从1开始数,有的学生是在6
的基础上接着数。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7?【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教室里还有7把椅子。(教师追问:7还
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7个人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数出7根小棒,摆成你喜欢的样子。【学情预设】学生自由摆小棒,只要摆得对,都
要予以肯定。【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数出人和物的数量,使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逐步抽象出6和7,理解其基数的含义
。2.用计数器拨出5颗珠子。师: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5”)教师又拨1颗珠子,让学生说出现在有几颗珠子,用几表
示,再拨几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5颗珠子又拨1颗珠子就是6颗珠子,用6表示,再增加1颗珠子就是7颗珠子。3.
课件出示直尺图。师:先填一填,再说一说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与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填空,回答6的
前面是5,6的后面是7,与6相邻的数是5和7。【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使学生理解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0~7各数的大小排
列和相邻两数的关系。三、教学6和7的大小比较课件出示教科书P40点子图。先让学生用数表示出三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然后提问:(1)5
和6相比,谁大谁小?(2)6和7相比,谁大谁小?(3)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再交流方法。【学情预设】学生
可能会通过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比较,也可能通过数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说出5<6,6>5,6<7,7>6。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6
>5,6<7,7>6。【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原有比较1~5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比较5、6、7的大小,进一步理解6、7的含义。
四、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1.游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做游戏,请7个同学排队。游戏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师:请前面5
个同学蹲下来,第6个同学到讲台上来拿6支粉笔,再请第7个同学把手举起来。2.课件呈现教科书P40情境图及问题。让学生先独立在教科书
上完成,再汇报交流。【学情预设】一共有7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5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6缸。师: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
】引导学生理解并回答出7缸是指一共有7缸,第7缸是指排在了第7的位置上,只有一缸。师:你能提一个问题让同桌回答吗?学生模仿教师提问
并回答,教师巡视指导,选几名学生代表汇报,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将6和7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数、序数的理解
。五、教学6、7的写法1.6、7的书写要求。师:现在我们对6和7这两个数朋友比较熟悉了,首先观察一下6和7分别像什么。(课件出示)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这两个数。(播放6和7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两个数字。【学情预设】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
边写一边指导。“6”是一笔写成,从“日”字格的右上角出发向左下角画曲线,它的下半部分像个0,这个0要写在下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
不能有棱角。写“7”时同时可展示“7”的儿歌:7、7、7像镰刀,一笔写成7,横要短而平,折要斜而直。2.完成教科书P40的书写练习
。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中的田字格中描写。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要表扬、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设计
意图】对于6和7的书写,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基础,通过教导学生规范的书写方法及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六、应用练习1.完成
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题。师:请按顺序填数。【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2.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2题。学生独立
完成,再集体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在数方块的数量时可能出错,只数了能看到的方块,没有数看不到的(被挡住的)方块。填写出方块的数量后
,还需提示学生要从上面的答案中任意选择不同的两组数进行比较。3.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3题。指导学生读懂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学情预设】理解题意后,学生完成此题比较轻松。教师还可以追问“6只”和“第7只”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复习了数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七、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跟哪两个数做了好朋友?这两个数
朋友在我们身边还藏有好多秘密呢!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6和7。?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了解数所表示的
实际意义,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等,这些都是在培养数感。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鱼缸图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要注意指导学生模
仿教师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作业设计第2课时6和7的组成?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2.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
规律的主动性。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2.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每组都有5个圆片,我想要把每组的5个
圆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色,另一部分不涂色,你知道可以怎么涂吗?【学情预设】让学生动手涂一涂并自主说出怎么涂色。有的学生会从涂1个
开始,依次增多;有的学生会从涂4个开始,依次减少;也有的学生会无序地涂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序涂色。师:同学们真棒!大家都
得出了4种涂法,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5的组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分与合,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6和7的分与合。(板书课题:6和7的组成)【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5的组成导入新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涂色
的意义,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二、自主探究6的组成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上面左图。学生4人一组,在固定时间内给6个圆片涂色,教师巡
视指导后交流汇报。【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有序涂色,少数学生还是没有按顺序涂色,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师:我们来看第一幅图,看看有几
个被涂色,几个没有被涂色。【学情预设】学生回答有5个被涂色,1个没有被涂色。师: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5,另一部分
是1,所以6可以分成5和1。你能根据这个例子找到6的其他组成吗?在教科书上填一填吧!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找规律,记一记。师:同学们找到了6的5种分法和组成,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都记下来呢?【学情预设】预设1:从6可以
分成1和几开始,从小到大有序地写出所有的组成。预设2:从6可以分成5和几开始,从大到小有序地写出所有的组成。预设3:可以把两个不相
同数字的位置交换,记1组就能记住2组。师: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接下来,检验同学们的时刻来了,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给你们1分钟的时
间记住6的各组组成,看谁记得又准又快。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6的组成吧!指名回答,开始速度稍慢,后面速度慢慢加快。【设计意图】在6的
组成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可以把6的组成不重不漏地写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同时利用6的组成中的一组让学生联想到另外一组,为后面学习7的组成打下基础。三、自主探究7的组成1.学生活动,探究7的组成。师:有
7个正方体木块,要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让学生先利用学具圆片自主分一分,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汇报交流木块的分法。【学情预设】
预设1:把7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6个,右边放1个,也就是7可以分成6和1。预设2:把7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5个,右边放2个,也就是
7可以分成5和2。预设3:把7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4个,右边放3个,也就是7可以分成4和3。根据学生所说的分法,课件出示。师:同学
们看到每一组后,还会想到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看到一组可以想到另一组,例如:看到7可以分成6和1,就能想到7还可以分成1和
6……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7的组成。2.比一比,记一记。师:谁能很快记住7的组成?赶紧比一比吧!指名回答,开始速度稍慢,后面速度慢慢
加快。【设计意图】在学习了6的组成的经验之上,自主探究7的组成。在分正方体木块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7的另外3组组成,初步渗
透类比的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四、巩固6和7的组成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九”第4题。师生之
间以对口令的形式合作完成。例如要求6的组成,教师问:6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6?学生回答:6可以分成1和5,1和5组成6。2.
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找出错例并进行订正。【学情预设】第1题:要求学生汇报时读一读。例
如:6可以分成3和3,3和3组成6。第2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一边数一边画,有的学生会用数的组
成来解答。教师注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大家记住它们了吗?跟同桌再互相对一对口令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6和7的组成,学生基本上都能自主完成,但有两个方面还要加强。一是在涂(摆)和写
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做到图与数对应;二是在分解组成时,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如:先摆出一种后,除两边相等的情况外,再交换两堆的位置,就
是另一种。再如:在摆的时候,从一边向另一边一个一个地移动正方体木块,每移动一个就是一种新的组成。?作业设计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2.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
图四式”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正确计
算关于6、7的加减法。2.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已经会算2、3、4、5的加法和5、4
、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构建加法模型1.创设情境,双向观
察。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一边站5人,一边站1人。师: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5+1=6和1+5=
6两道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为什么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自由讨论,教师进行
小结。师小结: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从左往右看,同学们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同学们的排列是1和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列
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设计意图】请学生到讲台上站队,这是一个现实情境,是一个易于学生双向观察的立体空间,也是本课学生所要学习的“
一图二式”的生活原型。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2.阐述算理,对比概括。师:这两个算式结果为什么都等
于6?你能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理由吗?学生自主动手摆圆片,同桌交流后汇报。【学情预设】展示学生摆的圆片,引导学生理解5和1组成6,
所以5+1=6;1和5组成6,所以1+5=6。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回答:相
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都是1和5,得数都是6。不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师小结:交换加法算式中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3.列举算
式,回归图形。(1)列举和是6的加法算式。师:请大家用6个圆片分别摆一摆,还能写出哪些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圆
片,一人写算式。【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2+4=6,4+2=6,3+3=6。如果没有学生说出0+6=6,6+0=6,教师可以加以提
示。(2)列举和是7的加法算式。师:请拿出7个圆片摆一摆,大家能写出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写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1+6=7,6+1=7,2+5=7,5+2=7,3+4=7,4+3=7,0+7=7,7+0=7。师:请用自
己的方式表示3+4=7,4+3=7这一组算式的意思。指导学生明确只要用一幅图就能表示这两个算式的意思。【设计意图】用数的组成来支撑
加法算理,同时通过让学生列举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再回归到图,巩固了加法的“一图二式”。三、自主探究,构建减法模型课件出示教科
书P42上面右图。师:仔细观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6个圆,去掉左边的1个圆,右边还剩下5个圆。预设2:一
共有6个圆,去掉右边的5个圆,左边还有1个圆。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6-1=5,6-5=1这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计算6-1和6-5时,怎样算才能算得快?【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法。例如计算6-1等于几,因
为1和5组成6,所以6-1=5;也可以这样想: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还可以这样想:因为1+5=6,所以6-1=5。对于
不同的说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师小结:在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的。从总数
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得到左边的部分。【设计意图】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减
法的“一图二式”。四、理解“一图四式”1.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一组图。师:你能根据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
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算式的得数是怎么来的。四道算式分别为
:4+2=6,2+4=6,6-2=4,6-4=2。师:请大家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可能
会说:这四道算式都可以根据2和4组成6来计算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幅图,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
出两道减法算式。2.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二组图。师:你能列出四道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思吗?学生拼摆学具,完成填
空后指名汇报。【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图意写出5+2=7,2+5=7,7-2=5和7-5=2,并表述每道算式的意思,教师着重让学生说
说每道算式的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3.课件出示教科书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三组图。师:你能根据图列出几道算式呢?【学情预设】根
据第三组图学生只能写出3+3=6,6-3=3这两道算式。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等于几吗?怎样算6-3呢?【学情预设】学生
可能说:可以想6的组成,因为3和3组成6,所以3+3=6;又因为3+3=6,所以6-3=3。师:不是说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可以
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怎么第三组图只列出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呢?【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当两部分的数相同
时,根据一幅图就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体会这一情况的特殊性。【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一图二式”的基础上,通过拼摆学具
继续进行6、7的加减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根据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五、巩固练习1.完成教
科书P42“做一做”。师:仔细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算式后相互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一道算式表示
的含义,并说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5题。师:同桌合作,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6?请说一说算式。【学情预
设】学生可能说出2+4=6,4+2=6,3+3=6,1+5=6,5+1=6。师:哪两张卡片上点子的数相加得7?请写出算式。【学情预
设】学生可能说出1+6=7,6+1=7,2+5=7,5+2=7,3+4=7,4+3=7。3.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9题。师:
在这些卡片中任意选择两张卡片,然后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并算出结果。指名学生到讲台前选一选,算一算。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数,再让同
桌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练习过程中,把握好由易到难的“坡度”,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要求,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六、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6和7的加减法5+1=66-1=51+5=66-5=1?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把6和
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拓展,这样学生能够在扎实理解加法的“一图二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
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并巩固新知识。对于6、7的加减法计算,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看到每
道算式时基本上能很快说出结果,但要说出是怎么算的,则会感觉很困难。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清晰表达算理,如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利用想加
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等。?作业设计第4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
重难点1.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2.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情境演示,导入新课师
:小兔子们采蘑菇回来了,它们采的蘑菇可真多呀!大家都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教科书P46情境图。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图里有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4个兔宝宝。师:那左边有几只兔子?右边呢?【学情预设】学生能回答左边有4只兔子,右
边有2只兔子。师:兔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妈妈解决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
境图,在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逐步探索,发现新知1.认识大括号。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大括号)你们认识它吗?(学
生回答:大括号)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板书:合起来)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是
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2.认识
问号。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问号)这是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教师画大括
号并在大括号下面画出问号,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和问号在一起表示求一共有几只兔子。(板书:一共有几只?)3.完整表达图意。师:现在谁能
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试一试。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说一说。【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一共有几只兔子?师:“左边有4只兔子”和“右边有2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一共有几只兔子”是要解决的问题。4.画一画,加深对
图画问题的理解。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这道题的意思吗?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教师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
示,并在黑板上板书:5.列式解答并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师:我们现在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那么求一共有几只要怎样解答呢?学生独自尝
试写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把它们合起来就是4+2=6(只)。预设2:右边有2只
兔子,左边有4只兔子,把它们合起来就是2+4=6(只)。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求一共有几只,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教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6.检验反思。师:同学们,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要怎样检查呢?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学情预设】学
生可能说在图中再数一数,检查是不是一共有6只兔子。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要注意看数有没有抄错,
答案有没有算错。7.总结解决图画问题的一般步骤。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情预设】在解决图画问题时,要先看
懂图意,明确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再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想的时候还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形代替原图来表示图意,再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解答完后,还要检查答案是不是正确。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并适时指出重点: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设计意图】抓住有层次的三
句话——“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对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学生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
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巩固练习教科书P46“做一做”。师:企鹅也想请你们帮帮忙,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左边有2只,右边有5只,要求一共有几只。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2+5=7(只)或者5+2=7(只)。(教师可追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中的2、5、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解答正确吗?检验一下。【学情预设】学生会检查数写错了没有,计算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已经有了解决例题的经验,所以在巩固阶段
,更多的是采取学生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
习惯。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通过
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教学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并会用三句话来清晰、完整
地表达图意,再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部分学生可能在反思这个环节有困难,不知道怎样检验,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作业设计第5课时解
决问题(2)?教学目标1.知道图中加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理解已知和未知的内容,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后求还剩多少,是用减
法计算。2.通过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
学重难点1.会正确地口述图意及列式计算。2.明确问题,知道要求的是哪一部分,并正确地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激趣课件
出示谜语。师:读一读,你能猜出这是哪一种动物吗?【学情预设】学生能猜出谜底是青蛙。师:对,这个谜语描述的就是青蛙。青蛙是人类的好朋
友,今天它还带来了数学问题请我们帮忙解决呢。课件出示教科书P47情境图。师:下面我们就去帮青蛙解决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1.完整表达图意。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里的大括号
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呢?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指名汇报。【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7”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
?”表示要求还剩几只。师:谁能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2只,还剩几只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2.分析和解决问题。师:我们现在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那么求还剩几只要怎样解答呢?学生独自尝试写出算
式并汇报。【学情预设】预设1:5+2=7,还剩5只。预设2:7-5=2,还剩5只。预设3:7-2=5,还剩5只。师:这几位同学都说
还剩5只,为什么列的算式不一样呢?谁的对?谁的错?为什么?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后汇报。【学情预设】学生会说不能用加法计算,因为一共有
7只已经告诉我们了。师:不能用加法计算,那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学生回答:减法)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因为
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就是从7只里面减去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师:这里有两道减法算式——7-5=2,7-2=5,它们都是对的
吗?【学情预设】预设1:7-5=2这道算式也不对,这道算式等号后面是2,求的是跳走了几只,不是求还剩几只。预设2:7-2=5这道算
式是正确的。因为一共7只青蛙,跳走了2只,从7只里减去2只,就剩下5只青蛙。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和表达,为自己点个赞吧!谁再来说说
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2=53.检验反思。师:同学们,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应该要怎样检查呢?学生思考后与同
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汇报。【学情预设】用得数5只加上跳走的2只,看是不是等于7只。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47“做一做”。师:
企鹅们又来了,这次它们又带来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共有6只企鹅,右边有4只,
要求左边有几只。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学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6-4=2(只)。教
师可追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6、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解答正确吗?检验一下。【学情预设】学生自行检查数字写错了没有,
计算是否正确。2.课件出示练习题。【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已知两部分,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
分,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通过加强比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解
决问题(2)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2只,还剩几只?7-2=5(只)?教学反思对减法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注意强调大括号表示合起来
的数,还可以通过手势等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表示去掉一部分时,就用减法计算。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感
受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针对剩余部分的“?只”,学生在表达上可能有困难,要注意指导。?作业设计第6课时8和9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
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8和9,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会读、写8和9。2.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理
解8、9的基数、序数的含义。3.培养学生有序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提高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建立8和9的概念,
会读、写8和9。2.能够区分8和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教学过程一、回忆知识,引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
学情预设】学生会按顺序说出0、1、2、3、4、5、6、7。师:你们知道7的后面是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课题:8和
9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0~7各数,揭示今天所学的内容。二、教学8和9的基数意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P50情境图
。师:大家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和同桌说一说。教学笔记【学情预设】预设1:我看到花坛两旁有8棵树。
预设2:我看到花坛里有8朵花。预设3:我看到标语牌下摆放着9盆花。预设4:我看到有8个同学。预设5:我看到有9只蝴蝶。预设6:图中
一共有9个人。预设7:我看到标语牌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标语牌上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
字,地球是我们的母亲,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能做到吗?学生数个数是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
方向、一定的顺序来数。师:同学们数出了8棵树、8朵花、8个同学还有8个字,那么这些数可以用几来表示?学生说出可以用“8”来表示,教
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师:想一想,8还可以表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8还可以表示8支笔、8张桌子等,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物体的
数量都可以用8来表示。课件出示8个同学、8棵树、8朵花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数出8个圆片,并摆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贴8的点子图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也可能2个2个地数,并把圆片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师:同学们数出了9盆花、9只蝴蝶、9个人,可以
用几来表示呢?学生说出可以用“9”来表示,教师出示卡片,贴在黑板上。师:想一想,9还可以表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生活中可以
用9表示的数量,例如9个橡皮擦、9本书等。课件出示9个人、9盆花、9只蝴蝶的图片以及点子图。师:请你们数出9个三角形,摆成自己喜欢
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贴9的点子图)【学情预设】学生自由摆三角形,摆到8时,教师可以追问“怎样得到9呢?”学生回答“再数1个就是9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数出图中人和物的数量,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逐步抽象出8和9,感受8和9的基数含义,
形成良好的数感。2.用计数器拨数。教师用计数器拨出7颗珠子。师:我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7”)教师又拨1颗珠子,让
学生说出现在有几颗珠子,用几表示,再拨几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7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就是8颗珠子,用8表示;
8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3.课件出示直尺图。师:你们能填出直尺上所缺的数吗?【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很快填出所缺的数
,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0~9这10个数。师:8的前面是几?8的后面是几?与8相邻的数是几和几?【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回答:8的
前面是7,8的后面是9,与8相邻的数是7和9。师:在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数越怎么样?【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越往后面,数越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让学生发现9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使学生掌握0~9各数的大小排列关系。三、8和9的大小比较课件出示教
科书P51点子图。师:怎样数能很快知道卡片上的点子数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也可能看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
看右边的点子数就可以了;还可能知道了第一幅表示数字7,后面的两幅图依次在前一幅图点子数的基础上加1就能很快得出后面两幅的点子数。教
师要及时对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做出评价。师: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通过点子图直观
地进行比较,也可能会通过数的顺序进行比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7<8,8<9,7<9,8>7,9>8,9>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四、区分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课件呈
现教科书P51情境图及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再汇报交流。【学情预设】有些学生可能会把8只和第8只弄混淆,教师可以追问:
8只和第8只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出8只是指一共有8只小动物,第8只是指排的序号,只有一只小动物。师:你们能像上面那样也提一个问
题,并让同桌回答吗?学生模仿提问并回答,教师巡视指导,选几名学生进行汇报,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将8和9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比较,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五、教学8、9的写法1.8、9的书写规范。师:现在我们对8和9这两个数朋友比较熟悉了。首先观
察一下,8和9分别像什么?(8像葫芦,9像勺子)(课件出示)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这两个数(播放8和9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
一起来写一写吧。【学情预设】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说。8的写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从右向上到左写一个半圆,
拐向右下,碰右线、底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一直写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停笔,注意8是不封口的。9的写
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向上碰上线中间,向左碰左线中间,绕圈向上一直写到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再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偏左停
笔。教师巡视,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作品展示,写得不正确的同学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对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2.完成教科书P51的书
写练习。【设计意图】8和9的书写方法较难,通过详细的讲解以及教师示范,使学生掌握8和9的写法。六、应用练习1.完成教科书P54“练
习十一”第1题。师:请大家按数的顺序连一连。【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2.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2题。师:小狗和
小兔玩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哪种小动物多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对一对地数和分别数这两种方法,
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指导学生先进行数数和填表,最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一”第3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后再独立
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情预设】理解题意后,学生完成第1小问会比较轻松。教师还可以追问“9节”和“第9节”有什么区别。容易出错的是
第2小问,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已知信息“7”和“4”来确定车厢的排列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再按照数的顺序填空。师:小猫在第几车厢?你
们能像老师这样也来提一个问题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并解答。【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练习,复习了数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七、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跟哪两个数做了好朋友?这两个数朋友在我们身边还藏有好
多秘密呢!说说生活中的8和9。?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跟“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但本节课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
而且数的数量不像6、7那么明显,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
、9数字概念的形成过程,结合数数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作业设计
第7课时8和9的组成?教学目标1.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加深对8和9的认识。2.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
主探索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经历发现、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
积极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自主学习并掌握8、9的组成。2.掌握“有序分”和“从一组组成联想到另外一组”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
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的袋子里有8个圆形磁铁,请你从袋子里拿出几个,只要告诉
我拿出了几个,我就能说出袋子里还剩几个。你相信吗?师生一起做游戏,例如学生从袋子里拿出了3个圆形磁铁,教师就说袋子里还有5个,然后
师生一起验证。像这样玩2~3次。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准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8减去拿出去的圆形磁铁的个数,就是袋
子里剩下的个数。师:老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8个圆形磁铁,根据8的组成,知道了拿出的个数,就能算出还剩几个。你们学了8的分与合以后,保
证你们也能说对。(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分与合的知识的重要性。二、探究新知
1.探究8的组成。师:请大家先数出8根小棒,如果要将这8根小棒分为两部分,有几种分法?我们一起在桌上摆一摆。师:我这样分(移动1根
小棒,学生跟着移一移),这时8分成了几和几?(学生回答:8分成了7和1。)师:我再按顺序移动1根小棒,这时分成了几和几?(学生回答
:8分成了6和2。)同学们,你们会按顺序再移动1根小棒吗?学生移动小棒,指名说说分的结果。师:按顺序再移动1根呢?试一试,并说一说
结果。指名说一说分与合。【学情预设】师:根据这几组组成,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其中的一组可以想到另一组。
例如看到8可以分成7和1,就可以想到8可以分成1和7……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8的组成:师:你们能有顺序地记住8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
记忆的方法?指名回答。指导学生读一读8的组成,例如8可以分成1和7,1和7可以组成8……【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8的组成。在分小棒
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8的另外3组组成,使学生感受“有序分”的优势,并利用“有序”的规律记忆。2.总结方法。师:回忆一下,我
们是怎样研究8的分与合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又想到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可以先给同桌说一说。【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用学具来
摆一摆、分一分,依次移动一个学具,就能有序得到8的4种分法。再由这几种分法想到另外几种分法,这样就能很快记住8的分与合。【设计意图
】学习方法的总结类似于知识的总结、回顾,这可以迁移到接下来要学习的9的组成中。3.自主探究9的组成。师:请大家数出9个圆片,摆一摆
,把它们分成两部分,并记录9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9的组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交流。【学情预设】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圆
形磁铁进行操作,依次向右移动一个磁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说出9的分成和组成。例如9可以分成8和1,8和1组成9。学生摆出4组
后,就能联想到另外4组。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9的组成:4.记忆9的组成。师:你能有顺序地记住9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指导
学生读一读9的组成,例如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序记忆,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三、巩
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集体交流。【学情预设】这两题都是表示数的组成的变式题
,有些学生可能会不清楚该怎么做。第1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变式的意思后再填写,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图表示的意义;第2题要求学生
能圈出相邻的(横、竖、斜)能组成8和9的两个数。2.对口令游戏。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游戏。例如,老师问8可以分成2和几,你们
就回答8可以分成2和6;或者老师问4和5组成几,你们就回答4和5组成9等等。师生一起玩对口令游戏后,再让学生完成教科书P54“练习
十一”第4题,并读一读。【设计意图】8和9的组成为后续学习8、9的加减法打下基础。通过多种练习方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四
、课堂小结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8和9的组成时,学生通过摆学具,先发现其中的一部分,再完善另一部
分。因为有些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8和9的组成,所以不需要摆学具,就能写出8和9的组成。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调整,没必要每次都要摆学具
,只要学生能有序说出8和9的组成就可以。?作业设计第8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
算8、9的加减法。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
正确计算关于8、9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5题。教师
随机给学生发1~7的数字卡片。(卡片里有两张4)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要求是拿到的卡片数字能组成8的两位同学成为好朋友,现在请
拿到了卡片的同学仔细观察,迅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其他的同学帮忙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呢?【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要求迅速找到各自的好
朋友。1和7,2和6,3和5,4和4分别合在一起组成8。师:你们是怎样迅速找到朋友的?(学生回答:想8的组成)师:请同学们按照游戏
规则利用9的组成玩游戏。(给学生发1~8的数字卡片)【学情预设】学生能熟练地利用9的组成完成游戏。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9有几组组成。
师:今天我们就来利用8和9的组成的知识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复习8和9的组
成,为后面学习8和9的加减法打下基础。二、探究8的加减法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上面左图。师:
看一看图中漂亮的花朵。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汇报。【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5朵红花,3朵粉花。师:根据图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呢?【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图列出4道算式:5+3=8,3+5=8,8-5=3,8-3=5。说加法算式
时对应的图意会比较清楚,但要说清楚减法算式对应的图意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四道算式。师: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加法算
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加法算式的含义同学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谁来说说减法算式的意思呢?【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8朵花,其中红花有5朵
,粉花有几朵?用算式8-5=3表示。预设2:一共有8朵花,其中粉花有3朵,红花有几朵?用算式8-3=5表示。2.阐述算理,对比概括
。师:仔细观察5+3=8,3+5=8这两道加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相加的两个数都是5和3,得数都是8,
但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师:仔细观察8-5=3,8-3=5这两道减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师:怎样把这四道算式的结果
又快又准确地写出来?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吗?【学情预设】根据图来计算出结果。师:同一幅图,根据不同的问题,我们一般可以列出
四道算式,而且我们根据其中的一道算式可以得出另外三道算式的结果。师: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学情预设】根据8的组成来进行计算。(教师可
以让学生具体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当没有图的时候,我们计算时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会又快又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加
上教师的有效引导,进一步体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明确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优越性。3.列举算式。(1)列举和
是8的加法算式。师:除了5+3=8,3+5=8,你们还能写出哪些和是8的加法算式?如果有困难,可以用8根小棒摆一摆。【学情预设】学
生会说出1+7=8,7+1=8,2+6=8,6+2=8,4+4=8。如果学生没有说出0+8=8,8+0=8,教师可以加以提示。(2
)根据加法算式写减法算式。师:我们写出了这些和是8的加法算式,你们能根据这些加法算式写出减法算式吗?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
写算式。【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8-1=7,8-7=1,8-2=6,8-6=2,8-4=4,8-0=8,8-8=0。师:有一组算式
比较特别,只能写出一道减法算式,你知道为什么吗?【学情预设】学生在交流中明确8可以分成4和4,这里两个部分数字相同,所以只能写出一
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设计意图】用数的组成来支撑算理,同时让学生列举算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三、探究9的加减法1.课件
出示教科书P53上面右图。师:仔细观察,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教学笔记【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快地列出5+4=9,4+
5=9,9-5=4,9-4=5这四道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师:写算式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能写全所有的算式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师:你是怎样算出这几道算式的结果的?怎样算才算得快?【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一道算式,就能写
出其他三道算式。预设2:根据9的组成来计算。2.根据9的组成写出其他算式。师:刚才有图的帮忙,写四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图,你
能根据9的组成,有条理地写出所有的算式吗?【学情预设】可以先请学生示范解题,再让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
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促进思维进一步提升,并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3“做一做”第1题。
师: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每一组题都是根据一个数的组成计算的。例如7和1组成8,就可以计算1+7=8,7+1=8,
8-1=7,8-7=1这四道算式;或者只要算出7+1=8,根据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就能写出其他三道算式的结果。2.完成教科书P53“
做一做”第2题。指导学生读懂题意,数出每一盆中有几朵花,并标注出来,再连线。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6题。师:观察图,根
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图快速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加法、减法算式之间的
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利用加法算式写出其他三道算式。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8和9的加减法5+3=85+4=93+5=84+5=98-5=39-5=48-3=59-4=5?教学反思本课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刚刚学了8和9的组成,所以在已有知识和方法的引领下,学生完全可以主动探究本课的全部内容。教师要重点帮
助学生用相对完整的语言表达四道算式对应的意义及其加减法的联系。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作业设计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数
学问题。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
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2.根据已知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
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P57情境图。师:说一说,在美丽森林的一角,你们看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
有小鹿、白鹅、蘑菇、大树、小河。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学习
打下基础。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解决小鹿的问题。(1)聚焦小鹿图,完整表述题意。师:看,已经有小动物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见面了!(
出示小鹿的情境图)师:现在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9只小鹿。师:你发现了一
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是数出来的,教师就让学生带着大家数一数,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引
导学生发现图中的文字信息。师:看来图中的文字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对于已经给出的信息我们就不用数了,这样不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你还
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跑走了3只?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师:你们真聪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画表达的意思。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关于小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桌
之间可以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整表述题意。(2)分析和解决问题。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
。(板书: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些就是数学信息。知道了这些信息,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思考并列式解答。教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只)。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出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教师要给予肯定
。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用加法来解决的情况,可以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一说,明确一共有9只小鹿,跑掉3只,求还剩几只,就是从9里面去掉3
,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3)检验反思。师:我们来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确。【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跑掉的3只加上剩下的6只,得到原
来一共有9只小鹿。师:我们做完题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知道了求剩余问
题的方法,在讲授这道例题时,首先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并弄清题意,在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主探索相应的计算方法。2.解
决白鹅的问题。出示白鹅的情境图。师:关于白鹅,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一共有8只白鹅,游走了3只,还
剩几只?(教师追问:你从哪里知道游走了3只?学生在图中指一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同学们真棒!不仅找到了两条相关的数学信
息,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学情预设】学生回答:8-3=5(只)。教师板书:8-3=5
(只)。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情预设】学生说出:从8只里面去掉3只,求剩下几只,要用减法计算。师:我们来检验一下解答对不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游走的3只加上剩下的5只,得到原来一共有8只白鹅。可以判断解答的是正确的。【设计意图】有了之前解决小鹿问题的经
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问题并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对比交流。师:对比小鹿和白鹅的问题,你有
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两道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的是小鹿图直接给出了问题
,白鹅图没有给出问题,需要自己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在解决了小鹿的问题后,对于白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初步体会
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4.解决蘑菇的问题。出示蘑菇的情境图。师:关于蘑菇你知道了什么?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和你
的同桌说一说,算一算。同桌合作解决问题。【学情预设】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师:一共有几个蘑
菇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答呢?(教师板书完整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说出:6+2=8(个)。教师板书:6+2=8(个)。师:为什么前面两
道题我们都是用减法计算,而这道题用加法计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师
: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解答:8-6=2(个)。(教师追问:为什
么用减法?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一共有8个蘑菇,减去左边的6个,就等于右边的2个了,所以用减法。)预设2: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
2个,左边有几个?解答:8-2=6(个)。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它们。我
们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再次经历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清晰地认识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三、应用练
习1.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1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完成第1小题比较轻松,能完整表述题意。学
生可能出错的是第2小题,因为图中的2只母鸡是干扰信息,学生可能出现8-4=4(只),10-4=6(只)这两种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讨
论“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共有10只鸡,你却要用8去减?”在讨论中得出,要根据问题去选择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
题的理解。)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2题。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汇报,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3.完成教科书P58“练
习十二”第3题。【学情预设】有了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会最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提出有关沙堆的问题很轻
松。图中有关小黄桶的信息只提供了一个,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有关小朋友、铲子的信息都隐含在图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
深入地观察,收集信息再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入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提出多
个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一共有
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9-3=6(只)一共有8只白鹅,游走了3只,还剩几只?8-3=5(只)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的
草地上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6+2=8(个)?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来完整地描述情境图,帮助学生逐步感
悟部分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是重点,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
个数学问题。本节课出现了用图片呈现的数学信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信息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要学会多角度地发现信息、收
集信息。?作业设计第10课时10的认识?教学目标1.体会10的基本含义,会读、写10以内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
的组成。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
点1.理解10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及掌握10的组成。2.掌握10的组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通过
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数朋友?我们一起来喊喊它们的名字好不好?(全班一起从0数到9)这些数朋友里,谁最大?谁最小?(学生回答:
9最大,0最小。)师:在数学王国里,9总是以为自己是老大,老是欺负最小的0。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数学王国郊游的时间,9是队长,它走到0
面前说:“你呀,没头没脑,代表一个都没有,你就排在最前面吧。”0听完后,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数字1走到0身边,和它一起想了一个办
法让9哑口无言,你们知道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吗?【学情预设】启发学生回答1和0组合成了10。师:同学们真聪明,那10是否比9大?如果大
,大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设计意图】以有趣的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中,感
受数学的趣味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两个数字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二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学习10的含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P59情境图。师:图中有什么?请你数一数。【学情预设】由于学生的差异,
部分学生数数时可能未做到有次序地数,从而造成遗漏或重复,教师需再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如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让学生掌握一
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有9个同学和1位老师,一共是10个人,一共有10只鸽子。师:我们在图中找到了数字10,现在请大家用学具来摆一
摆10。学生动手摆10,教师指定两名同学到讲台前用不同的学具摆10进行展示。师:我们来看看,他们摆对了吗?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一下。
师:大家的学具颜色、大小、形状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10呢?【学情预设】学生明确:因为它们的数量都是10,所以可以用数字1
0来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设计意图】要让学生经历抽象出10的过程,从实物到学具,再到数字10,经历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
象、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2)生活中的10。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上有没有10?找一找。【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自己的手指、脚趾都可以
用10来表示。师:老师发现教室里也有10,我想请几个同学上来和我玩一个游戏。(先点9个同学上去站成一排,提问:再增加几人就是10人
?学生回答:1人。再点1名同学上台和前面的9人站成一排。)现在请听指令做动作,请从左数第10个人跳两下,请从右数第10个人和大家招
招手。学生按要求玩游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境图中通过观察找到数字10,紧接着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
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数数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2.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1)1
0以内数的顺序。师:我想要用计数器拨出10,可以怎么拨?【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1个1个地拨,拨9个珠子后再拨1个珠子就是10个;有
的学生说2个2个地拨;还有的学生说5个5个地拨。教师引导学生边拨边数。课件出示直尺图。师:同学们经常用到直尺,观察一下,9在8的后
面,10在哪里?为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所有数都大。师:我们一起来从0
数到10,再从10数到0。(学生按要求数数)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从10倒着数到0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在倒计时的时候,在火箭
发射的时候等。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62“练习十三”第2题火箭发射图,再填一填,实际感受火箭发射倒计时数数的情境。(2)10以内数的
大小比较。课件出示点子图。师:请你说出这两幅点子图各有多少个点,再比较大小。【学情预设】由于式子中未写出“9”“10”比较的对象,
学生可能会不清楚题意,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意来填写并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进
一步体会10在9的后面,10比9多1,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巧妙利用火箭发射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好
好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学习10的写法。师:你会写10吗?首先观察一下10像什么。(课件出示)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1
0。(播放10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书写10。【学情预设】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指导:在田字格的左半边写1,右
半边写0。特别强调先写1再写0,从左往右书写。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并展示其作品,对于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同学要及时纠
正,同时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学生完成教科书P60的书写练习。【设计意图】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三、探究1
0的组成1.在操作中掌握10的组成。师:如果让你把10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呢?请你用10根小棒摆一摆,再填数。(课件出示教科书P
60上面的题)【学情预设】指导学生有序操作,如果有困难,教师先示范一遍,再让全班学生按照顺序分一分,说一说。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
想到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1)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
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学生交流记忆方法。(2)小游戏“凑10”。师:我们来活动
活动小手指,玩一个凑数游戏,我的手指比出一个数,你们手指比出另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要能凑成10。例如:教师说“我出5”,学生说“
我出5”,师生一起说“5和5凑成10”。师生一起玩游戏。【设计意图】“凑10”游戏,用手指和口令相互配合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手脑并用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四、应用练习1.完成教科书P6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完成教科书P62“练习
十三”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填写比较轻松。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例如为什么要在8和
10之间的方框里填9。还可以让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如排在6和8中间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等,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序的理解和
记忆。第3题:此题就是有关10的组成,学生汇报时可以一边做手势一边说组成。五、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件出示教科书P60“你知道吗?”,教师给学生介绍算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设
计找10、摆10、猜一猜、对口令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操作练习,使学习成为牢牢吸引学生的一种愉快活动。?作
业设计第11课时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10的组成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正确计算关于10的加减法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0的组成1.师生共同朗读“凑十歌”。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0的组成,今天我们来
学习10的加减法计算。(板书课题:10的加减法)2.对口令。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我说出一个数,同学们对一个数,同学们对的数和
我出的数合起来要正好是10。师生一起玩游戏。【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要求迅速说出另一个数。【设计意图】朗读“凑十歌”、对口令都是复习1
0的组成的课堂活动,为学习10的加减法打好基础。二、探究10的加减法1.学习“9+1=10”及相应的加减法。课件出示。师:你能和同
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汇报。【学情预设】预设1:有1个蓝色的圆圈,9个白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1+9=10
。预设2:有9个白色的圆圈,1个蓝色的圆圈,合起来是10个圆圈,9+1=10。预设3:有10个圆圈,拿走1个蓝色的圆圈,还剩9个白
色的圆圈,10-1=9。预设4:有10个圆圈,拿走9个白色的圆圈,还剩1个蓝色的圆圈,10-9=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四道算式
。师: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1和9、9和1都可以组成10,反
过来,10可以分成1和9,也可以分成9和1。【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图四式”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计算时,
要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或点子图利用10的组成来完成计算。2.学习“8+2=10”及相应的加减法。课件出示。师: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情预设】根据之前的经验,多数学生很轻松能说出四道算式,并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通过交
流,可以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2+8=108+2=1010-2=810-8=2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情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2和8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2和8、8和2都可以组成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2和8,也可以分成8和2。师
:请仔细观察加法算式,再联系图的意思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根据图意我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这两道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
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需要写出一道加法算式。【设计意图】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使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更为突出,也减轻了学生
的记忆负担。3.自主学习“3+7=10,6+4=10,5+5=10”及相应的减法。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61上面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3+7=10,10-3=7,10-7=3;4+6=10,10-4=6,10-6=4;5+5=10,10-5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师:你们是怎么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学情预设】有了9+1=10,8+2=10的学习经验,学生能更
快地计算出这些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实物图或点子图,直接想10的组成来完成计算。4.用手指演示10的组成,巩固理解10的加减法
。学生一边用手指演示,一边把黑板上的算式读一读。【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手指演示10的组成,再把算式读一读,巩固了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
理解,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记忆。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P61“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订正。【学情预设
】抓住学生的错题进行交流,问一问怎样算,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说出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当想不出结果时,可以配合手指算一算,对一些理
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2.完成教科书P62“练习十三”第5题。师:小孔雀的身上还藏着数学问题呢!我们来帮帮它吧!师:说说这
幅图的意思,要我们干什么?把答案填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情预设】学生知道是用10分别减去羽毛上的数,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比赛之前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审题的好习惯。3.完成
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6题。【学情预设】这道题的后半部分有多种答案。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达到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的目的。四、课堂小
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1+9=102+8=103+7=104+6=105+5=109+1=10
8+2=1010-3=710-4=610-5=510-1=910-2=810-7=310-6=410-9=110-8
=2?教学反思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要先让学生看着实物图进行计算,理解算理,然后逐渐脱离实物图,想10的组成进行计算。体现了从具体
到抽象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再加上可以利用手指来帮助计算,基本上都掌握了10的加减法,效果不错。?作业设
计第12课时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10以内数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
象出连加、连减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体验数学的运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2.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一、尝试,建立连加模型1.感知事情发展顺序。课件出示教科书P
65情境图上面的部分。师:周末到了,小丁回老家帮奶奶喂小鸡,他在地上撒了些米。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说出:
有5只小鸡在吃米。师:(课件动画出示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继续观察,你又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跑来了3只小
鸡。预设2: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师:你觉得谁说得更准确?想一想,3只小鸡是怎样来的?是一起来的吗?【学情预设】引导
学生说出:3只小鸡是分两次来的。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小鸡,
又跑来了1只小鸡。【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叙述图意,感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意在为学生完成从一步加法到两步加法的迁移提供基础。2.尝
试列式表达模型。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你们会列式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要把5只、2只、1只全部合起来,
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2+1。(教师追问:算式中的“5”“2”“1”分别表示什么?)教师板书算式。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
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有3个数,两个加号。师:请同学们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像这样把3
个数合起来,也可以用加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师:这道算式读作:5加2加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
生齐读算式)【设计意图】从观察情境图叙述事情发展顺序到用算式表达图意,从具体情境到抽象出算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经历
建模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师:5+2+1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5+
2=7,再算7+1=8。(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5+2=7算的是什么,7+1=8算的是什么。)师:对,我们先算5+2=
7,再算7+1=8。(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7”要写出来。)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小结:三
个数相加,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设计意图】计算顺序是连加教学的难点,学生可能通过数数或者生活经验
得到算式的结果,但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比较模糊。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渐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最终抽象出算式的计算顺序。二
、迁移,建立连减模型1.尝试列式。课件出示教科书P65情境图下面的部分。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
师指名说一说。【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8只小鸡,先跑了2只,又跑了2只。师:根据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
】学生会说出:剩下多少只小鸡?师:你会列式吗?【学情预设】学生说出8-2-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
计算,算式中的“8”“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教学提示】连减计算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算出前面两个数相减的得数后,才能再用
算出的得数减第三个数,重点让学生说说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减的。【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从总数里先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
,要用减法计算。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师:(教师指着8-2-2)这个算式读作“8减2减2”(学生齐读),8-2-2等于多少呢?怎
么算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8-2=6,再算6-2=4。(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8-2=6算的是什么,6-2
=4算的是什么。)师:对,我们先算8-2=6,再算6-2=4。(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6”要写出来。)请学
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补充课题:连减)师小结:像这样
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用减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减。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
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计算)3.对比归纳。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与连加的运算顺序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连加的经验,无论是算式模型
的表达,还是运算顺序的实践,学生可以从中迁移,进而建立连减经验。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5“做一做”。师:请大家按照图意先摆
一摆,再列出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学情预设】预设1:原有4根小棒,然后再摆3根,最后又摆1根,一
共有几根小棒?列式为4+3+1=8。预设2:原有10个五角星,先拿走3个,又去掉5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0-3-5=2。2.算一算
。(1)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1题。师:请你观察,每组算式的连加算式与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连加
算式的第一步计算是第一个算式,第二步计算是第二个算式,连加算式就是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在一起了。(2)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3
、5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学情预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现错例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掌握,提高运算能力。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教学笔记?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将连加、连减两部分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则,使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促使学生将生动的具体情境转化为抽象的数的运算,为掌握运算顺序打好基础。课堂中尽量让学生
充分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作业设计第13课时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运算顺序。2.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
出示口算练习。师:这里有两组口算练习,你能快速算出它们的结果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时,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学生回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
本节课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1.课件分步演示教科书P67情境图的第一组图。(1)理解图意。师:请你仔细观
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依次得到以下信息: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师:根据这
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吗?【学情预设
】学生完整表达: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设计意图】将静态的情境图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分步呈
现,让学生置身其中,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理解题意,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2)尝试列
式。师:同学们,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来、飞走的过程表示出来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2。
师: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4表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就用4+3来表示,又飞走2
只,就再减去2,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师:请大家互相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
对照情境图说一说“4+3-2”表示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混合算式的认识。(3)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运算顺序。师:同学们,从图上可
以看出4+3-2的结果是多少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先算4+3=7,再算7-2=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
中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7。师:“7”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7-2”?【学情预设】联系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7表示
飞来了3只天鹅后一共有7只天鹅,又飞走2只,就用7-2。【设计意图】结合图中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课件分步演示教科书P67情境图的第二组图。(1)理解图意。师: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表达: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
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2)尝试列式并计算。师:同学们,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走、飞来的过程表示出来
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3。师: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4表示湖里原来有4只天
鹅,飞走2只,就用4-2来表示,又飞来3只,就再加上3,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师:请大家互相说一说算式的含义。同桌之间互相
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师:(指着算式4+3-2和4-2+3)第一个算式大家会算了,第二个算式又该怎么算呢?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先算4-2=2,再算2+3=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2。(3)观察
比较,总结运算顺序。师:请仔细观察4+3-2和4-2+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道算式
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第二道算式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预设2:它们都是从左往右算。师:这两道算式中都有加法和减法,我们把这一类算式叫做
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算。(板书:从左往右计算)学生完成教科书P67
情境图中算式的填写。(4)小结。师:关于加减混合运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你认为计算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
出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要记住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情境图自主探索,理解加减
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并围绕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展开讨论,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认识。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7“做一做”。
师:看到你们这么会解决问题,小鸭子们也来了,它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呢?请你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水里
原来有6只小鸭,来了3只,又走了4只,现在水里有几只小鸭?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学
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6+3-4=5。(教师追问: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正确列式计算,为以
后学习看图列式计算打基础。2.完成教科书P68“练习十五”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计算的顺序,第一步
的得数是多少,第二步怎么算。在田字格里抄写算式时,提醒学生注意格式。【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你的收获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
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小题,它们在编排上基本相同,因此在教学时使用了“教——扶——放”的方式。要注意的
是第2小题与第1小题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步的得数教科书上没有标明,留给学生自己去填写。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
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作业设计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6
、7的认识和组成,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2.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
学会应用不同的算式。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掌握6、7的加、减法计算。2.进一步掌握“一图四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拍手游戏。师生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6、7的组成。2.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课件出示练
习题。师:每一层各有几根木头?哪两层的木头合起来是6根?【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说出每层的木头根数。从上到下,第1层与第5层合起来是
6根,第2层与第4层合起来是6根。4.课件出示练习题。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图意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学情预设】
第(1)题:4+2=6,2+4=6,6-2=4,6-4=2;第(2)题:2+5=7,5+2=7,7-2=5,7-5=2。师:你能说
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吗?【学情预设】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图意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学生一般用6、7的组成来进行
计算,也有的学生在做减法时通过想加法算出结果。师:大家很会观察和表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6、7的加减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
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掌握“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
数的同时,再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计算练习1.转盘游戏。完成教科书P44“
练习九”第6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用转盘中间的数减去旁边的数,并将所得到的差写在对应的格子里。【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按顺时针方向或逆
时针方向进行计算。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7题。教师利用展示台在田字格本子上边演示边讲解算式的规范写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
在教科书上抄写算式并计算。3.找朋友游戏。教科书P44“练习九”第8题。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趣味游戏——找朋友。教师把算式卡片、得
数卡片分别发给学生,由拿算式卡片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卡片的学生,或者拿得数卡片的学生去找拿算式卡片的学生。一部分学生玩游戏,另一部分学
生当小裁判,说说朋友找对了没有。4.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九”第10、11题。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
体汇报,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汇报。【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如果出现错例,可以让其他学生说说应该怎样算。【设计意
图】把计算练习趣味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三、解决问题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九”第12
题。师:先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学情预设】预设1:原来有5个盒子,又搬来1个盒子,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盒子?算
式是5+1=6。预设2:原来有6个盒子,搬走了2个,还剩几个盒子?算式是6-2=4。师:这两幅图都是小熊搬盒子,为什么一会儿用加法
计算,一会儿用减法计算呢?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解决,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解决?【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整
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
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四、归纳梳理师: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有关6和7的加减法,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
P45“生活中的数学”,说一说自己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数,这些数告诉了我们什么。再用这些数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设计意图】让学
生用所学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感受用数学的乐趣。?教学反思练习课比较枯燥,本节课学生动笔做的题
有点多,所以要注意练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第12题要根据小熊的动作和运动方向来判断是用加法还是减法,对于
学生还是有点难度,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再根据教科书已经给出的加号和减号说清图意。?作业设计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6
、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通过看图能明确条件和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观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迅速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用数
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开火车口算。师:我们来玩一个“
开火车口算”的游戏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第2题。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学情预设】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教师挑选几道算
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2.“盖点子”游戏。教科书P48“练习十”第3题。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盖点子”。
教师示范:出示一张6个点子的卡片,盖住其中的2个点子,露出4个点子,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4=2或6-2=4。师生一起玩游戏,学生
根据出示的点子卡片列出对应的算式。师: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从整体中减去露出的点子数就等于
盖住的点子数,去掉盖住的点子数就等于露出的点子数。师:同学们真不错!相信你们在下面的闯关中都能顺利过关。【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
一方面检验学生对6、7的加减法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基础闯关1.第一关:夺红旗。课件出示教科书P49
“练习十”第5题。师:这是一道夺红旗的竞赛活动,老师要请男生代表和女生代表来进行比赛,其他同学当好小裁判。教师选两名学生代表进行比
赛(可以选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后进行评价。如果计算中出现错误,让其他学生帮忙订正并说说应该要怎么算。2.第二关:填一填,说一
说。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练习十”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幅图大括号和问号表示要求一共有几条鱼
。左边有3条鱼,右边有3条鱼,一共有几条鱼?列算式是3+3=6(条)。预设2:第二幅图大括号表示树上和篮子里一共有7个石榴,问号表
示要求树上有几个石榴。一共有7个石榴,摘了3个,树上还有几个石榴?列算式是7-3=4(个)。3.第三关:说一说,算一算。课件出示教
科书P48“练习十”第4题。师: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指名汇报。【学情
预设】第一小题对于学生有些难度,由于表述题意时图中没有“摘下”“跳走”等明显可以与减法相联系的词语,学生在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不知如何
列式或列出6-2=4的错误算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6个”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知道了哪部分,不知道哪部分。要求右手有几个,就要从6
个中去掉左手的。第二小题学生能轻松、准确完成。师:我们解答得正确吗?请大家检验一下。【设计意图】闯关分几个层次,首先通过看图填空,
帮助学生梳理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找到信息和问题,再解答。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
流利地叙述信息和问题的能力。三、解决问题1.观察教科书P49“练习十”第6题情境图。师:同学们真棒!轻松地闯过了三关,现在老师带你
们去看一看美丽的秋天。师: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汇报交流。【学情预设】预设1:我看见小朋友
在摘向日葵。预设2:我看见院子门的左边和右边都有花。预设3:还有2个小朋友抱着玉米。预设4:图中还有茄子。师:同学们,图中还有我们
的老朋友“大括号”和“问号”呢!你们能在观察图后,帮助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大家选择一个问题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2.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后汇报。【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了4个,还剩几个?列出算式:7-4=3(个)。(教师追问: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从7里面去掉4,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预设2:院子门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5朵花,一共有几朵?
列出算式:2+5=7(朵)。(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几朵花,就是把左边的2朵和右边的5朵合起来,用加
法计算。)预设3:一共有6个玉米,女孩抱了2个,男孩抱了几个?列出算式:6-2=4(个)。(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
回答:从6个里面去掉女孩抱的2个,另一部分就是男孩抱的,所以用减法计算。)预设4:左边有3个茄子,右边有2个茄子,一共有几个茄子?
列出算式:3+2=5(个)。(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几个茄子,就是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用
加法计算。)【设计意图】利用秋天的情境图呈现的多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理解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一
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进而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并体会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
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练习,紧密结合情境图,加强学生对加
减法含义的理解。同时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课后还可
以适当增加图画问题的专题练习。?作业设计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8和9的认识,掌握8和9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加、减
法含义的理解。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算能力。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处处有
数学,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2.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
.拍手游戏。师生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8、9的组成。2.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7
题。师: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8?【学情预设】让学生从打乱顺序的数字卡片中找出相加得数是8的两张卡片。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来并列
出算式,写出答案。全班交流,以找得最快最全的小组为获胜组。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9?这一次看哪个小组能找得最快
最全。二、计算练习1.转盘游戏。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8题。师:大家知道怎么玩转盘游戏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用转盘中间的数减去旁边的数,所得到的差写在对应的格子里。学生可能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教师可以任意挑选减数,让学生快
速说出得数,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指名学生回答是怎样算的。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一”第9题。学生独立抄写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
师巡视指导。请书写规范的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规范的写法。3.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订正,
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把计算练习趣味化,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下练习计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复习9以内的加
减法计算的目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1题。师:请你根据图意填写算式中方框里的数。【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
图中的数量填出答案,教师可以追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才能填写正确呢?引导学生回答利用数的组成来解决问题,例如想7和1组成8,方框里填
1。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3题。师:比一比,填一填。【学情预设】因为图中小丑和帽子的排列是一一对应的,学生能很轻松地
填出答案。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帽子和小丑谁多谁少,再说说谁多几个或少几个,是怎么看出来的,并独立列式计算。3.课件出
示习题。师:这道题该怎么做?谁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学情预设】从左边数是第8个,所以的左边有7个别的图形;从右边数是第3个,所以的右
边有2个别的图形,按要求画出喜欢的图形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可能感觉太难,没有思路,教师可提示从左边数的第8个图形左边有几个图形。四、
拓展练习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2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现左边一列减法
算式中都是减2,但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所以结果也越来越大;右边一列加法算式中第二个数都是3,第一个数越来越大,所以结果也越来越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按规律排列的两组算式,意在让学生通过计算并观察加数与和、被减数与差的关系,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
不断变化,和也随之变化;减数不变,被减数不断变化,差也随之变化”的算理,渗透函数思想。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一”第14题。放
手让学生写算式,再集体交流。【学情预设】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可以写出哪些加法算式,哪些减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好办法
能够将算式全写对?鼓励学生尽可能一组一组地写,找到一组数就可以想到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从而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设计意
图】通过开放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算式与相关的减法算式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
反思把练习课设计成几个层次,从基础练习到计算练习再到巩固练习最后拓展练习,练习的难度在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慢慢增强,思维也越来越
开放。尤其是第14题,学生很喜欢游戏活动,但教师要注意发挥好组织管理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作业设计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
过练习巩固学生对10的认识,掌握10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
知数,初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
学会填未知数的方法。2.不看图,能正确填出未知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0的认识与组成1.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
.选卡片游戏。师:我们来进行小组比赛。请各组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卡片,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学情预设】让学生从打乱顺序
的数字卡片中找出相加的得数是10的两张卡片。如果学生用10和0两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加法算式,要予以表扬。完成教科书P62“练习十三
”第4题。师:小象拿了两张卡片,一张是4,如果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猜一猜另一张是几。(另一张是6)你还能找出其他相加得10的
两张卡片吗?【设计意图】通过选卡片游戏,巩固10的组成。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既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
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二、基础练习1.看谁算得都对。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8、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订正,教师巡
视指导。【设计意图】利用比赛的形式把计算练习趣味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目的。2.比一
比。(1)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三”第11题。指导学生先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与右边的数进行比较。【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
算的,再将算得的结果与右边的数进行比较。(2)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三”第13题。【学情预设】因为图中胡萝卜和雪人的排列是一一对
应的,学生能很轻松地填出答案。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胡萝卜和雪人谁多谁少,再说说谁多几个或少几个。以一幅图两句话的形式
引导学生体会“胡萝卜比雪人多几”,就是“雪人比胡萝卜少几”。3.学习未知数。(1)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7题。师:同学们,
仔细观察这道题的第一组图和算式,你们能看懂这道题的意思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填空前让学生学会读算式,“3加几等于10”
。师: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这里方框里的数就是未知数,你知道方框里应该填几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先画圆,从第
3个圆开始一边数一边往后画,画完后再数画了多少个,得出3+7=10;也有的学生想10的组成得出方框里应填7,再画7个圆。师:请你们
独立完成后面两道题,看看横线上分别应该画几个圆,方框里分别应该填几。学生完成后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5和5
组成10,所以5+5=10,再通过画图来进行验证。(2)课件出示习题。师:看着图,同学们能很快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不给图,你们还能
知道括号里填多少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来填写未知数。【设计意图】填未知数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这种准备有知识内容上的准备,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策
略、思维方法的准备。三、解决问题练习1.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三”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要求用三句话说清题意。【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10个胡萝卜,小兔拿走了3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0-3=7(个)。(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说说你是
怎样计算的。)预设2:左边有6个梨,右边有4个梨,一共有几个梨?列式为6+4=10(个)。(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说说你是
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三”第12题。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学情预设】图中有10个小朋友
,7+3=10。教师追问:为什么选择用加法进行计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要把左边的女生和右边的男生
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进行计算。师: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7+3=10表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说出:7表示左边的7个女生,3表示右
边的3个男生,7+3=10表示把左边的7个女生和右边的3个男生合起来。师:表达得真清楚,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看看除了小朋友外,图中还
有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学生仔细观察后交流。【学情预设】预设1:图中的小鸟可以用7+3=10来表示,因为左边有3只小鸟,右边
有7只小鸟,一共有10只小鸟。预设2:图中的花可以用7+3=10来表示,因为有7朵红花,有3朵紫花,合起来是10朵花。师:请大家想
一想,在生活中用7+3=10还可以表示什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情预设】预设1:有7只白兔,3只灰兔,合起来是10
只小兔。预设2:左边有3棵白菜,右边有7棵白菜,一共有10棵白菜。预设3:我有3本书,又买来7本,一共有10本书。……师小结:生活
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以用7+3=10来表示,只要一部分是7,另一部分是3,求一共有多少就可以用7+3=10来表示。【设计意图】学生根据
算式的含义,找出情境中能用此算式表达的具体事物。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概括性和
简洁性,渗透了数学抽象的思想。四、拓展练习完成教科书P64“练习十三”“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道题是把0~9这10个数分成5组,
每个数只用一次,使所组成的5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学情预设】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注意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例如可以先给出1、2、3
、4,让学生填()+()=()+(),之后可以给出6个数,让学生填()+()=()+()=()+()……从简单
到复杂,使学生逐步体会大数搭配小数可以让不同的算式得数相同,最后放手让学生填一填。【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
数感。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学习10的加减法之后,没有单独设计解决问题的内容,但“练习十三”的第10题
就是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虽然其基本的呈现方式跟前面的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相同,但在课堂上还是需要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
学生仔细读题、获取信息、自主解答、反馈检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与加、减法的联系。?作业设计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
习,进一步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掌握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方法。2.
会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
难点1.正确、熟练地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2.应用正确的方法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完成教科书P68“
练习十五”第5题。师:让我们来进行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指名学生代表进行计算。【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兴趣。二、基础闯
关练习1.第一关:看谁算得都对。完成教科书P68“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订正,教师巡视指导。2.第二关:看
图列算式。(1)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2、4题。师:请你仔细观察图,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并解答。学生思考并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要求学生完整叙述图意并说出计算过程。【学情预设】预设1:电线上有3只燕子,先飞来了4只,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燕子?列式为
3+4+2=9。预设2:左边晾衣架上面有6件衣服,右边晾衣架上面有3件衣服,下面有1件衣服,一共有多少件衣服?列式为6+3+1=1
0。预设3:一共有8辆汽车,先开走4辆,又开走2辆,还剩几辆?列式为8-4-2=2。预设4:一共有10块西瓜,猪八戒已经吃了3块,
又吃了1块,还剩几块?列式为10-3-1=6。师:同学们真棒!我想问问你们,为什么第2题都用连加算式来解决,而第4题都用连减算式来
解决呢?【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图的意思来表达,明确第2题两小题都是要求一共有多少,就是要把三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4题两小题
都是要求还剩多少,就是要从整体中减去其中的两部分,用减法计算。(2)课件出示练习题。师:你能完整说说图的意思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车上原有8人,下了3人,又上了2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列式为8-3+2=7。3.第三关:填数练习。课件出示
教科书P68“练习十五”第4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行与列,知道每一行是哪三个数相加,每一列是哪三个数相加。学生独立完成后,
汇报交流。【学情预设】学生能比较熟练、准确地计算。【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实际感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三、拓展闯关练习1.完成教科书P68“练习十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师: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填出方
框里的未知数的?【学情预设】学生之前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填空前让学生想10的组成得出方框里的数,再读一读算式。有的学生可能用10减去
已知的加数得到方框里的数,教师应给以鼓励。2.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四”第6题。师:你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
解竖排就是计算1+3+()=9,横排就是计算2+3+()=9,也是要求未知数。师:怎样填写方框里的数呢?自己试一试。学生完成后
汇报交流。【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先算出已给的两个数相加的得数,然后用填未知数的方法看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跟哪个数相加得9
。有的学生可能会用连减来求出未知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填未知数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基础。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有关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知识,你有什么新的
收获??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关于图意的讨论与算式意义的讲解还可以更充分些,可适当多让几位学生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也可通过自由说、指
名说、示范说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另外填未知数的练习还可以再加强。?作业设计整理和复习(1)?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
10以内数及加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提高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在观察、探索、交流
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经历知识
整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初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学习方法。2.主动探索和发现加法算式表的排列规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第五单元了。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呢?请大家回忆回忆,也可以翻开教科书看一看。【学情预
设】学生会说到“6、7、8、9、10的认识以及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师: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单元的知识
进行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直接揭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二、自主整理,复习巩固1.复习基数、序数的知识。课
件出示教科书P69第1题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明明旁边小男
孩的家在第6层,小女孩的家在第8层。师:同学们真棒!如果老师住的楼层在最高层,你知道应该按几吗?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应该
按10,因为按键中10是最大的数,说明第10层就是最高层。【设计意图】借助情境,让学生自己读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对
基数和序数有进一步的理解。2.复习数的组成。(1)“找朋友”游戏。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说明游
戏规则:同桌之间一人用手指出数,另一人用手指出的数必须与它凑成6。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大家用这种游戏方式玩
一玩7、8、9的组成的游戏。(学生玩游戏)师生一起玩10的组成的游戏。(2)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轻松地填出数的组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相应数的组成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设计意图】把枯燥的教学
内容融入游戏和日常生活之中,使数学知识变得更为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3.整理加法表
。(1)分一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预设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回答示范整理,例如:找出所有得数都是6
的加法算式,6+0=6,5+1=6,4+2=6,3+3=6,2+4=6,1+5=6,0+6=6。也有学生说出:把0+几的算式放在一起,1+几的算式放在一起。师:你们能接着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吗?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2)汇报整理。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加法表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我也整理了一份10以内的加法表。(课件出示)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横着看,每一行得数都相同;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比后一个算式的加数少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比上一个算式的加数多1;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结果也依次多1。只要学生的发现是正确的,都要给予鼓励。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师:计算最后一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最后一行算式的结果都是10,而且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1,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1。(3)根据加法表练习计算。同桌之间互相指定算式说出结果,完成后教师抽查计算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在寻找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和不变的算式的过程中,体会此类算式的内在含义,达到重新建构知识的目标,积累整理知识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2、4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计算速度要有所要求,对算得慢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提高计算的速度。2.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六”第7题。教师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讨论“填数时你是先填的哪个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填,而且还明确为什么这样填,从而使学生明确:每个整体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的和是固定的,都是10;如果其中两部分确定,另一部分也就能确定。引导学生说出:左边10-1-3=6,应填6;下面10-3-2=5,应填5;最后右边10-5-1=4,应填4。【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填写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四、课堂小结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教科书P72“你知道吗?”,教师给学生介绍数学文化。?教学反思在整理和复习课中,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课堂中“你是怎么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讨论、整理、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这个过程、充分感悟,初步积累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活动经验。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适当延长时间,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和观察、表达。?作业设计整理和复习(2)?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整理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减法的能力。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自己整理了加法表。能说说怎么整理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加法表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自主整理减法表打好基础。二、自主整理减法表1.初步整理。师: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你们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吗?赶紧试一试吧!学生借助摆卡片的方法初步整理减法表。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情预设】受加法表的影响,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把得数相同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一起,比如0-0、1-1、2-2、3-3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会按减数相同来整理,比如1-1、2-1、3-1、4-1等等。2.完善整理。引导学生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师:请你仔细观察减法表,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或斜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减法表,可能发现: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一个比一个多1;斜着看,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最外面一排结果都是0。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师: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3.根据减法表练习计算。同桌之间互相指定算式说出结果,完成后教师抽查计算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整理减法算式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三、复习解决问题1.用一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4题。师:仔细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信息解答,再独立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学情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将图中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加起来,如7+3+3,如果出现这种错例,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熊猫,与小鸟的数量无关,3只小鸟的信息是多余的。如果没有出现错例,教师也要追问“为什么不用3只小鸟的信息”。【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经历从复杂信息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方法,认识到所选择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有直接的联系。2.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5题。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有8个南瓜,先剪下3个,再剪下1个,还剩几个?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借此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知识。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六”第6题。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再计算。【学情预设】学生明确连续加2和连续减2的意思后,能准确计算。2.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3题。师:请你先找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有5只蜻蜓,下面有3只,一共有几只?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3=8。预设2:一共有9只蜗牛,爬走了2只,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9-2=7。师:说说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加法解决,第二题选择用减法解决。【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在题目中表示的意思,明确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第一题是求上面和下面一共有多少只蜻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一共有9只蜗牛,爬走了2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5题。师: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学情预设】第1幅图:学生说出:一共有10瓶饮料,小鹿喝了3瓶,还剩几瓶?第2幅图:学生说出:船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6只,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汇报时注意结合图意说清算式的含义。【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找到情境图中的信息,还要求学生通过找出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五、课堂小结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成功地引导学生把学习方法进行了迁移,加强了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整理和复习重点在于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而这却是学生思维所欠缺的。解决问题练习中也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使得加减法的意义得以真正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作业设计
献花(0)
+1
(本文系与倪共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