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域救援系列:水域救援的15条基础原则与基础知识(仅作为辅助教学内容)

 佛前花开 2021-10-09

Swiftwater Rescue急流救援是专门为急流救援人员设计的,处置急流和洪水救援的技术。该救援情况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比如:洪水、台风等,由于动水压力,救援时涉及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使用绳索和机械开展救援。

主要目标是使用水的力量协助开展救援,大多数情况下,救援技术在探索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克服水的力量。

世界各国就搜索和救援的专业单位而言,急流救援训练是相当新的救援技术与观念。

水域救援的15条基础原则

一、救援人员要穿着救援型救生衣(PFD)


很多水域救援现场的图文来看,有许多站在水边的救援人员不是没穿救生衣,就是穿着不合身的救生衣或非救援型救生衣,或是扣带没有拉紧固定,造成穿救生衣没有发挥作用。

当救援人员发生意外,上级在受到压力时,可能会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救生衣」。

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借口,如果你要消防员从事水域救援工作,请配发专业的救援型救生衣给他们,并且规定他们一定要正确穿着。

图片

二、上游要有观察员,理想状况是河流两岸都有


急流或大洪水中,水里面可能有漂流浮木、家具、汽车、大型土石…等障碍物,或者可能是一波突如其来的大水,上游观察员便可以通过哨音或对讲机通知救援人员避开危险。


三、救援的优先级:救援人员自己优先,其次是队友,最后是被救者


一次任务最好的结果是救援者能平安回家,次要结果是被救者也回到家。我们时常听到某人溺水,然后某某人跳下水抢救,结果双双溺毙,这种悲剧不停地在发生,以后也不会停止。

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救援的话,请勿下水救援。


四、“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内”救援时要有预备计划


救援现场瞬息万变,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说「这样救百分百可以成功救援」。因此,最好的状况是准备了一百种救援方式,就算前面九十九种方法都失败了,只要第一百个方法成功就是成功救援了。

图片

五、下游处要有多重救援方案


急流中的物体是由上游往下游移动,人也不例外,因此,救援失败时,救援人员和被救者将往下游处移动。所以,最好的状况是在下游方向做好多重救援力量部署。

例如同时部署橡皮艇救援组、抛绳袋救援组、拦截索救援组、活饵救援组、IRB操艇救援组…等,设置多重的救援关卡,当第一关失败时,还有第二关、第三关…,借以提高救援的成功率,比如下方的消防充气水带救援。

六、救援要保持简单化


救援训练中简单的救援方式,需用到的人员、装备最少,花费的训练时间最短。复杂的救援方式则需要很多的救援人员与装备,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训练才能使该项救援技术符合要求。

因此造成一个误区,大部分救援人员与指挥员中,复杂救援的方式记忆最深刻。当发生人员被困时,最先想到的救援方法往往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并不是说复杂的救援方法不好,而是复杂代表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并造成失败错误的倾向。

因此,救援应保持简单化,根据训练及多方面经验,采用并执行低风险的救援计划。


七、使用「正确」的救援装备


再次强调成功方程式:「训练、练习与经验才能有好的判断」。不恰当的装备已经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从实际面或法规面来看,每一个救援团队所选用的装备都是要让救援工作做的更好,尽管那些装备是特制的或者只是随地取材制作而成。


八、若被水冲走或者游泳时,绝对不能让脚下沉


本原则有以下四种技巧必需在专业教练指导下才能进行:

(一)进入或离开安全的缓流区。

(二)操作救援器材。

(三)下水追逐受困溺者。

(四)急流中有障碍物。

这些技巧很容易伤到腿部,因此,尝试操作时必须先经过训练。如果遇到人员陷于水中障碍物时,可以利用横过两岸的绳索先稳固受困者,可以使用绳索将被救者往上游处拉从而让他离开受困点顺流脱困。

国际上每年有近百人因为忘记这条原则而造成死伤,其成因主要为快速的流水与水底下的石块或其他障碍。

如果被水冲走,以基本的急流漂游呈仰式(防御式泳姿)并且脸注视下游,此时膝盖微弯则脚后根会微低于屁股,如果眼睛能看到障碍物,可以用脚适时的顶开障碍物。

本原则只有少数几个地方不适用,如果你处在安全区域,例如:露出水面的大石块后方缓流区或水流缓慢的水岸边。


九、不要指望被救者会救他自己


身处被困情况下的被救者与其他现场旁观者,大多产生心理层面的恐慌,因而发愣发呆,或是动作缓慢且做一些没有目的的行为,回顾许多救援情景更证实了此种现像。

过去发生直升机下放吊环,引导被救者将吊环套进身体并固定在腋下,结果被救者却套在屁股以乘坐方式或者直接用手抓住吊环。

在救援情景中,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必须依靠自己的技巧和救援程序来完成任务,别指望被救者或其他旁观人员能够按照你的引导来完成动作,否则一旦任务失败,在法律层面有可能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十、不能在搜救人员身上绑住固定绳索

在急流中,因为水流力量强大,绑住固定救援人员的绳索往往成为索命绳,过去已有许多死亡案例发生,因此,在急流中绝对不能在救援人员身上绑住固定绳索。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活饵钩,当救援人员遭遇危险时,可立即脱离固定绳,挂接释放绳的救援人员必须常练习脱离的操作,因为,紧急状况发生时,释放功能也可能失效。

十一、横渡救援绳索时,不能与水流方向成直角


这里指的不是高空的绳索,而是指贴近水面的横渡绳索,如果有张力的绳索与水面成90°角,当操作人员横渡抵达主流区时,受强力的水流推拉,绳索会变成〝V〞字型(死亡“V”字),此时,救援人员根本无力与水流抗衡。

由于高张力的绳索无法实时释放,将会导致许多救援人员遇难。


十二、不能站在紧绷绳索的弯角处,且人的位置要保持在绳索的上游处


省力装置的应用让我们可以更简单的执行救援工作,但是绳索的断裂与装备的脱落我们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发生,一旦发生,绳索转折的弯角处所蓄积的回弹力已足以当作杀人武器,因此,我们绝对禁止人员站立在紧绷绳索的弯角处。

另外,紧绷绳索也可能受水流力量而强烈摆荡,站在绳索下游处可能被绳索击伤落水,人员要尽量保持在上游处。


十三、接触到被救者后,绝对不要失去他


在还没有把被救者转移到安全的环境时,我们必需紧紧抓牢被救者,因为一旦失去,在法律层面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十四、在消防头盔与不戴帽之间作选择时,绝对要选择不戴帽,因为会安全些


消防头盔是专门为灭火救援所设计的,适合在火场使用,但是在水域救援时,消防头盔的主要功能立刻英雄无用武之地,特别是人的颈椎相当脆弱,过重且不透水的消防头盔在强力水流推拉下,立刻增加数倍力量,那将会伤害穿戴者的安全。


十五、积极原则


救援单位也应做好各种事前准备,包括人员、装备、训练、相互支持的资源、通信、易发生事故地点的救援力量前置、政策及法律规定…等等,不管是“事前”、“事中”、“事后”只要你够积极,都能从中学习到东西,并且将它发挥,将来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水域救援的基础知识

A

急流救生的学科名词与基本知识




一、河流方位辨识


(一)河流以水流往下游流动的方向为基准。

(二)上游是水流过来的方向。

(三)下游是水流去的方向。

(四)往下游看左手边即为水流的左岸。

(五)往下游看右手边即为水流的右岸。

图片

二、流水基本力学


(一)水的流动换算是以每秒立方米计算。

(二)河道宽度×河道深度×每秒水流速度=每秒立方米。

(三)流动的水具有不可思议的重量及力量,0.028立方米水重量 28千克。

(四)每秒0.28立方米的水可移动总重量超过136kg的身体或物体。

(五)每秒0.56立方米水的流速有二倍的自然力产生。

(六)如河道较浅或狭窄,但容量不变,则速度二倍数以上增加。

(七)平缓的水流冲击力较小,但当流速加倍时,其冲击力则变为四倍

水流速度

河川的流速比其深度和宽度难测,但有办法做适当估计。选个地点,往下游测量河川100英尺(30.48米)长后,我们可以观察漂浮物漂到那里的时间,流速可以用下表计算。

图片

因为每秒立方米维持一样,所以流速是以宽度和深度而定。

水流力量

水流力量不是线性的计算,例如:0.9m/s的水流会在你腿上加上7.7kg的力量,你或许会以为1.8m/s的水流会在你腿上加上15.4kg的力量?但…不是这样算的!因为水流力量是根据平方的法则,这意味著流速加倍,力量则增为4倍。

图片


三、主流域


河道往下游流动的主要水流域称为主流域。

(一)主流域常出现在河道中央(如遇障碍时会改变主流,方向会转移至河道左右两侧)。

(二)主流域流速从底部到表层而有不同,故又称为“分层流”。

图片

(三)通常越接近水面流速越快,水底的流速则较缓慢。

(四)河道中无障碍、水最深、水面流速快为其特色


四、渡口角度


(一)船艇或游泳者应对动态水流的角度。

(二)渡口角度是水流航向河道上游的:45度角。

图片

B

水流形态认识




一、水流形态认识


河道由宽往下游急速变窄,主水流被推向底部,支流则被强压至河道边际撞击弹回,重新覆盖主水流所造成。看似可怕,但著装齐全,用确保的姿势容易往下游快速通过。

图片
图片

覆盖流脱困


二、白水水域


在急流中和障碍物碰撞后,产生白色气泡的水域。

图片

(一)很好辨识白色气泡在河道出现的区域。

(二)此水域多不规则浅滩,且充满了 60%以上的空气。

(三)不适合于此处进行活动,遇到前应该想办法避开。

图片

白水水域


三、微笑流


水流因撞击河道中障碍物,造成水流由中央流向河川底部与两侧而产生。

图片

微笑流形成

(一)碰到这种水流浮力不足时,很易被水流牵引卷入。

(二)人员浮力足够,以急流确保漂游的姿势,并用双脚顶障碍物即会顺流离开。

(三)浮力不足时,水流会将物体冲吸贴住障碍物并往河床底部拉扯。

(四)人员陷入障碍物想脱困时,面对障碍物以双手往顺流方向推出即可离开。

(五)如果人员或船被水流牵引在障碍物时,用机械动力船艇驶往该水流上游约十米处,操控机械动力船艇以( Z字型驾驶法 ),定位到障碍物前切挡水流,等待水面流速变缓,被困人员或船即顺水流往下游流出。(六)救援人员另可从障碍物上方制高点抛掷救生绳,往顺流方向牵引脱困。

*不要以游泳的方式下水进行救援,非常危险!

图片

微笑流脱困


四、皱眉流


水流面对下游方向撞击平面障碍,因地形障碍的影响,造成由外侧汇集到中央而产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皱眉流形成

皱眉流脱困与救援:

(一)像陷入三角形网袋般,很难脱困而出。

(二)此水流非常危险,遭遇前应该想办法避开。

(三)无法闪避时,用双脚抵触障碍物破坏直线水流推力,再顺水流向流出脱困。

(四)人员或船被水流冲吸到障碍物时,通过机械动力船艇驶往该水流上游约米处,操控机械动力船艇,以 Z 字型驾驶方式到障碍物前切挡水流,等水面流速变缓,人、船、即可顺水流脱困流出;人员被困除了以上动作外,还可以抛掷抛绳包进行救援。

*不要以游泳的方式下水进行救援,非常危险!

图片
图片
图片

皱眉流双人脱困


五、翻滚流


上游顺流而下的强劲水流,遇到落差后与底部水流反弹上冲交会形成。急流盖过障碍物后,在瞬间落差(1米以上)的下游出现。

图片

翻滚流形成

翻滚流脱困与救援:

(一)河道水面会突然造成翻滚现象,很容易辨识。

(二)看到河道上出现翻滚现象时,迅速往旁边支流避开。

(三)2005 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据 FEMA-U.S.A 统计,此水流是造成救援者与被困群众伤亡最多的因素。

(四)陷入翻滚流想要脱困时,须有“浮力“足够的全套急流救生装备,以确保漂游与急流攻击式泳姿交替使用,才可以顺流离开。

(五)如人员陷入翻滚流时,通过机械动力船艇驶往该流下游约10米处,操控机械动力船艇定位,用抛绳救援的方式,顺水流用力拉出被困人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翻滚流脱困


六、V形流


V形流的形状尖端在上游处,是水流冲击多个水中障碍物形成。

图片

(一)V形流从水面很难发现,但若是看见多个障碍物集于急流中,应立即避开此流域。

(二)如人员或船被V形流冲吸到障碍物上,应该通过机械动力船艇驶往该水流上游约10至20米处,操控机械动力船艇,定位到障碍物前切挡水流,等水面流速变缓,被困人员或船即可顺水流脱困流出。


七、倒V流


倒V流的形状尖端指向下游,倒V流是由于水流过两个障碍物之间而形成

图片

倒V流

(一)河道中间水流特别快也最深、最无障碍物可快速通过。

(二)河道两旁遍布大小障碍物,应小心避开。


八、漩涡流


图片

漩涡流

当水流被迫绕著岸边转弯处、凹陷区域或障碍物时,即会形成漩涡。

(一)该水流极易让人员或物体无法自然流出。

(二)人员陷住脱困方法:由岸边顺漩涡游往上游与主水流交会处,再以(45度角)头部朝上游以急流攻击式游泳朝主流方向快速游离漩涡区域。

图片

九、回流区


水流经过障碍物(礁石、桥墩、倒树…)时,由障碍物两侧经过,此时障碍物两侧水流速度会加快,在障碍物正后方会形成回流区。回流区是急流救生人员运用的区域,是休息、观察、等待救援、或延缓被冲往下游的区域。

图片
图片

进入回流区


十、沸腾线


图片
图片

沸腾线:

(一)产生于人工建筑物拦沙坝、拦水闸、低水坝等下方整面河域处,水流为快速上下卷绕方式困住人员与物体,属于极度危险的水流。

(二)脱困方为以确保方式顺水流方向漂流,等水流再次往顺流推挤瞬间,朝下流以45角度攻击式泳姿游出水流区域。

图片

沸腾线脱困

救援方式:

(一)河面宽阔时,以橡皮艇从上游顶流接近,目视离水流力道区约 5-10米处定船,再以抛绳或救生圈扣加绳索的方式,对准被困人员抛掷,等被困人员接到后,缓缓带出危险水流区,再由橡皮艇上救援人员拉回绳索抓带上艇。

(二)河道较窄时,以活饵救援方式进行救援,且岸上人员做好确保,再通过安全模式下水救援。

图片

感谢关注:

 以上内容根据叶泰兴教官水域救援教材修改而成,仅作为水域救援的辅助教学内容,严禁用于无专业指导下的自学或救援。来源橙色救援有分享请注明来源(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综合整理,部分视频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在建设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方面,有着省部门、地市和区县、企业, 高校和园区项目实践经验,聚合应急管理事业的相关政府单位、企业、高校及社会机构共同打造安全与应急产业的信息交流和科研创新平台,以应急管理平台为核心,提供高端应急管理咨询、系统规划设计、运维到培训的一站式服务。

现与87所高校, 36座重点实验室达成战略共识. 300余位正高级专家, 540位副高级专家, 组成安全与应急领域的智库团, 建立了跨层阶协同开发平台和软件统一过程, 对软件开发从计划、需求、设计、到研发、测试、部署实现全过程覆盖,通过迭代开发模式实现软件过程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了软件开发流程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了开发高品质软件的能力。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最终提出一个完整的应急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从应急业务的分析研究到应急信息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提供全套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