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业迷茫?谈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 | 景观树洞Q&A 第二十一期

 XIN的景观图志 2021-10-09


本期结尾有彩蛋


以上是所有留言中第二个高票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

但是因为其实我的人生路线也不是按着我本身规划的路线走的,所以其实我还挺想谈谈这个问题的。说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吧。
 

本篇是我的心路历程和真实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关于那些年上过的职业规划课
相信大家在大学期间,甚至读研期间都会有职业规划的课程,这个课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的去听过这类课,但是这个课其实真的挺有帮助的。
 
因为我相信大家如果说刚上大学的时候,都是从高中过来的。但是高中的时候,我们的上课模式跟大学和研究生是完全不一样的,研究生跟本科期间又是不一样。
 
高中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高考。但是我们上大学了,读研了,不一样了,你面临的是求职/考研/读博/转行/留学等一系列选择。
 
读高中的时候,老师都会跟我们说,你们上大学就没人管你了。
 
当你真的上大学之后,你就会发现,好像真的没人管你了,这个没人管你了,有利有弊,我相信我不说的话,大家也知道这个的利弊。
 
好处是什么呢?

很好,没人管你了,你自由了,你的时间是你自己做主了,你不用再按照课表上的每一个点节点来走了,你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来去规划自己。

当然我们不管上大学还是读研,还是有很多课程要上的,但是相比初高中的时候,我们是自由非常多的。

最重要的一点,可能父母也不在你的身边,老师对你也没有很大的约束力。所以你的时间完全由你自己来掌控来支配,你对自己享有绝对的负责权。

那坏处是什么呢?

坏处就是你太自由了。自由到你像脱了缰的野马。进入大学之后,你突然不像高中那样有方向,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你面临多个选择。大一,大二你可能还没有这样的焦虑,但是一旦到了大三大四,你的焦虑开始了。

02 

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焦虑
但是具体要怎么办呢?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他就是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我以后就是要当老师,那我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是读博深造,然后进入一个满意的院校,就可以了。
 
有的人他刚上大一,可能就觉得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他的目标也很明确,转专业,然后再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
 
有的人认准了这个专业,那更好办,好好学就得了,因为你在这个行业里,你喜欢,那就怎么都好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也没有什么目标。
 
我相信。这样的同学可能这样大部分。这样的话,你们可能就是随波逐逐流会多一些。
 
想着说:
“诶 我看到我室友考研了,奥,那我好像也可以考一下研。”
 
“诶,我看到同学要保研的了,我好像成绩刚好也够,也可以保研试试”。
 
“诶,我不想就业,我害怕上单位工作,那我就继续读博吧!这样在学校里面可能更适合我一些。”
 
“因为父母说好像公务员待遇很好,大家都说公务员好,我好像也刚符合这个条件,那我也考一下吧。”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



03 

人生真的是被规划出来的吗?

跟大家说实话。我在读研毕业的时候,上面那些纠结我都有过。

 
曾经在刚上研一的时候,想着说读博。想上高校当老师,我也想过。当时快毕业的时候,可以考选调生。心不心动,当然心动了。甚至也买了教材,准备过。甚至在那个时候,竟然还想过当初高中老师,报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现在已经拿到证)
 
当时马上毕业了,研三的时候才想着说,诶,好像可以读博一下,然后抓紧准备各种材料,结果没有成功。
 
在自己知道没有成功的那一刻,就想着,哦,既然没有成功,那就找工作吧。于是作为最晚的一批找工作的学生,开始在校招网上找各种招聘企业。
 
可能自己很幸运,成功的进入了一家设计企业。也就是我目前的公司。
 
那你说我有多热爱自己现在的设计工作吗?其实也谈不上。他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他能让我在北京这个城市生活,能让我过的还算体面。
 
为什么开始兼职做自媒体了呢?
这个就是因为我真的喜欢。
 
我喜欢分享,喜欢把我学到的东西教授大家。喜欢看到大家,因为我的教授或者我的分享而收获很多。
 
这个无关利益,无关任何,如果大家看到我公众号最开始做的东西,包括我各种平台最开始做的分享就知道,我的初心一直没有变。我相信我以后也会坚持这种初心,时刻警戒自己。
 
因为做了自媒体,做了分享。我收获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心理上的满足。也是这跟初心,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说完了这些,你们就会发现,我曾经规划的那些东西。或者心里有过的一些小想法。我都曾在边缘试探,但是都没有完全触及。
 
但是我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及时调整方向。因为我知道,不管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有我可以发挥我自己作用的一部分,都有我可以发挥光彩的一部分。
 
那...很有可能,如果我读博成功了,那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读博经历,我的读博生活等等等。如果我选调成功了,那我可能跟大家分享嘛,就是我的选调生活,甚至我做的其他的业余生活的小乐趣。

04

学校真正培养的是什么能力?

读了本专业,以后却未必干本专业。就算做了本专业,也未必一直做本专业。
 
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优秀是一种习惯”。当你做好一件事,你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无论这件事大与小。积少成多,小成功变成大成功,小满足变成大满足,就会越来越有动力。这是一种自发力。
 
这也是我在知识星球“XIN景观联盟”(详情请点击此处了解)中发起的打卡活动,名为#成功日记,就是为了记录大家每天经历的小成功。
 

以下是 #成功日记 中大家的打卡截图


当你回过头来看一周前的自己,一个月前的自己,看看自己完成的目标和小成功,我相信会是一种自我肯定,增强你的自信。
 
其实我们在学校学的只是专业技能吗?不是的。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期(读研也是),我们在里面学会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尝试接触不一样领域的人群,学会跟不一样的人说话;尝试接触不一样的环境,尝试锻炼不一样的技能,尝试接受新鲜事物。
 
你会发现,你每收获一个朋友,每学会一项新的技能,每参加了一项新的活动,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都有新感悟。你越享受这种过程,你越想发现新的自己。
 
以我自己为例,对于手绘,有的人把他当成考研的必备技能去学习,被迫画作业。但是我不是,我是因为真的喜欢,真的想学好。
 
我想把我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表现在纸面上,想出去旅行的时候随时写写画画。
 
手绘对我来说,不是“作业”,而是一种放松,我画画时喜欢听音乐,直播的时候依旧如此,相信很多看过我手绘直播的小伙伴都知道。
 
最后看到成品,心满意足,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05

人生的多种可能性,顺其自然。


有很多人问我,说学姐你会不会以后全职做自媒体啊?

我说,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时机刚好,很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也许没准哪天我头脑一热,也去考个公务员试试。还有可能我哪天头脑一热,我再去读个博,这都是有可能的。

或者有可能我哪天深耕于设计领域,开个自己的小工作室。有可能吗?完全有可能。

我曾经也想自己开青旅,想去云南定居,想去成都定居。哈哈,就算是现在这种想法也没有完全消失。

我的人生,不被定义。

这里我想再说一个例子,是我的好朋友。

她跟我一样经历了很多,她经历了考研,考研二战,读研。纠结申博失败,进入某设计院,一年后辞职想回老家,备考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失败,进入某杂志社,现在处于躺平状态。

那天她跟我聊天,说她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我就想感叹,人生真的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在哪儿干什么,做什么专业,接触什么样的人。

你们觉得她的人生是被规划的吗?她好像跟我一样总有几步不在自己的规划线上。

所以我想传达的意思就是,人生本来就是不被定义的,人生就是有多种可能性。因为你不知道你最开始做的规划,中间会出现什么插曲。

既然天不随人愿,那就随机应变。

XIN学姐,写于国庆前一天上飞机前。

2021年9月30日

小彩蛋:
其实我本科的时候,也做过很多小兼职,尝试自己开始赚money,也刷过单,打过工,那个时候体会到做什么都不是很容易。

本科毕业旅行,一人凭借自己赚的小金库环中国旅行50天。我的故事还挺多的,有机会跟大家多聊聊。
 
感谢你看到最后,希望我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