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脾,有十四种方法

 图书 馆员 2021-10-10

补脾,有十四种方法

补脾法为《脾胃论》中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适用范围广泛,且运用得当,收效确甚显著。兹将临床所得提出研究。

一、助运

脾主消化食物和输布精微。如脾气虚弱,不能健运,可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脉濡弱,苔白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眩晕倦怠,面色萎黄。治疗时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

显效方: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

二、建中

脾胃主中气,有蒸动全身各脏之功能,久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列。凡虚损、虚劳病久矛盾交叉多,治疗棘手时,苟能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蒸动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能向顺利方面好转。

显效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丁蔻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归芍理中汤等。

三、益气

气虚多见少食懒言,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补脾即可以益气,此为治气虚经验。

显效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四、补血

营血形成于脾功健运,否则饮食不能生化营血,致面色㿠白,头昏心悸。脾胃功能衰微时,血亏即不能直接补血,必先补脾以生血,则收效较易。

显效方:大剂量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

五、止血

脾统血,凡慢性漏血、皮下渗血等皆由脾不统血,令血无力循经运行,补脾即能统血以止此种出血。

显效方:归脾汤。

六、生精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精血津液无由化生,出现唇燥口干,饥不欲食,动则疲乏,腰腿无力,虚劳喘嗽滑精,耳鸣、目暗等脾肾亏损等症。补脾阴即可以生精。

显效方: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宝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七、摄液

津液输布与排泄亦由脾统摄调节,如《内经》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虚则津液统摄失调,出现多尿多汗,使津液不能敷布百骸,引起糖尿、尿崩,植物性神经紊乱多汗等症。补脾则可升津摄液,调整体液平衡。

显效方:滋脾饮、无比山药丸等。

八、举陷

脾主升。脾功健旺,可支持各脏功能正常,各脏功能衰退而致弛堕或脱垂,如胃下垂、久泻脱肛、肾下垂、眼皮下垂、子宫下垂等,中医辨证上均认为属于中气下陷。用补脾法升举中气,堕脱可随脾旺升举有力而复位。

显效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

九、消肿

脾土健运,自能促进体内水液的运化和排泄,稳定体内水液的平衡。如外湿伤脾,或病久伤脾,则脾失健运,则水湿停滞,发为肿满。用药如注意健脾利湿,则肿满易消。

显效方:五苓散、五皮饮,由湿热引起者用五等散加茵陈、黄芩。

十、除痰

各脏器慢性炎症分泌物,量少而稠者为痰,量多而稀者为饮。痰与饮均多量者则求治于脾,因脾为生痰之源。脾功衰退则无力吸入运化排泄水液。故健脾可除痰。

显效方: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等。

十一、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肾,胎元发育责在脾胃,且胃为肾之关,脾肾不固多致习惯流产,脾肾兼补。

显效方:所以载丸、泰山磐石饮。

十二、催产

滞产因宫缩无力,及宫缩间歇时间长而收缩时间短,及宫缩时宫体不硬,此为中气不足所致,大补脾胃中气,则胎儿自易娩出。

显效方:大剂人参理中汤。

十三、退热

脾虚久热不退,必见脾虚症状,如面唇㿠白,舌色无华,少气懒言。补脾则中气旺、荣卫和,热自退。

显效方:甘平用参苓白术散去桔梗,甘温用黄芪建中汤。

十四、生肌

脾主肌肉,脾虚不能吸收营养则不长肌肉,内外溃疡久不愈合,亦由脾胃中气虚亏所致。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肤易丰满,溃疡易愈合。

显效方: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

补脾大法不可小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补脾土为治疗大法,用之得当,收效卓著。古人有诸病不愈,寻到脾即愈之说,足见治脾之法在祖国医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1.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如江笔花所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假如脾气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代表方为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治疗棘手时,苟能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之旨,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荣养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显效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显效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则收效较易。显效方为大剂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等。
  4.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唇燥口干,舌光红少津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精。显效方为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5.止血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如脾气虚,升摄裹撷之力衰退,血运失其正轨,溢出脉道,势必酿成种种出血病证。补脾既能统血以裹撷血液营运于经脉之中,更从根本上控制出血。显效方为归脾汤。
  6.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脾虚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显效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7.举陷  正常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脾胃。假似中气虚陷,谷气下流,气机升降不利,临床上突出表现出脏器功能衰退迟堕,如现代医学诊断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应用补脾法升提中气,堕脱每随清阳升腾而复位。
  8.行水  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功受损,水湿聚而不运,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候。用药应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小溲通畅,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显效方为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等。
  9.除痰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不振,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生化如常,则可聚而成饮成痰,故选健运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乃痰浊水饮的治疗方法。显效方为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10.退热  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否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身热畏风,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须遵甘温除大热之旨,着重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显方为补中益气汤。
  11.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其发生的原因,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尤须审慎,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发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显效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12.生肌  脾主肌肉。倘使脾虚可致精气失布,不长肌肉,而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形体消瘦,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设能补脾旺其中气,则肌肉易丰满,疮疡易愈合。显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13.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显效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14.束带  若脾气虚损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凝而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则可形成带下之患。症见白带清稀,量多如注,绵绵不已,面色萎黄等。对此治法,武之望曾明确指示: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要务。一旦脾功健旺,清阳升腾,邪湿下泄,则带下随止。显效方为完带汤等。
  15.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脾胃肾。若先天不足,伤及肾气,复因孕后脾气受损,化源匮乏,致气虚失摄,血亏乏养,胎元不固,往往酿成滑胎之疾。治当脾肾兼补,着重培益中气,摄养胎元,显效方为所以载丸、泰山磐石散等。

  16.催产  催产是针对滞产而言。造成滞产的原因固非一端,然由脾乏健运,中气大虚,致形神交瘁,产力内乏者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宫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缓慢,阵痛微弱,神疲身倦,语音低怯,心中空荡不宁等象。立法施治当投补脾健中之剂,使中气复振,推运之力骤增,则胎儿自易娩出。显效方为大剂人参理中汤、十全大补汤等。

脾阴虚论治探讨

摘要  本文从“脾为死阴”的角度入手,主要探讨了脾阴与脾气,以及脾阴与脾阳胃阳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脾气和脾阳胃阳对脾阴虚治疗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从脾阴可论治其它脏腑的疾病,期以明确脾阴虚的本质和论治特点。

关键词  脾阴 脾气 脾阳 脾阴虚论治

1对脾阴虚的认识

1.1脾阴及脾阴的功能

《灵枢·本神篇》曰:“脾藏营”[1],《濒湖脉学》释:“营者阴血也”[2],《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出于中焦”,“中焦如沤” [1],内经之意,脾脏乃藏营阴之场所。《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就称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 [1],《素问·平人气象论》亦认为:“藏真濡于脾” [1],濡者,濡润也,内经精辟地指出了脾脏以滋养滋润脏腑为其主要功能的生理和作用。《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亦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1]认为由胃输精气于脾,脾气升精,而后散精气归于肺,最后随肺脏输布精气至四肢,以达到濡润脏腑组织的作用,体现了脾阴作为“性静兼,德为濡”脏腑的生理作用。《素问·示从容论篇》云:“四支懈堕,此脾精之不行也。”[1]认为四肢懈怠失用由脾精不能行散所致,强调脾阴濡润四肢的重要作用。

后世有关脾阴的论述主要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他于《局方发挥》中云:“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 [3],他认为脾阴受伤则脾作为转输之官升提之功丧失,胃作为受纳之腑降浊之力不行,指出了脾阴的受伤对脾之运转输布和胃受纳水谷运化功能的重要影响。

明·万密斋于《养生四要》中说到:“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4]明确地提出了脾胃阳气变化水谷以成津液;脾胃之阴转输津液以成营卫,布于四肢,分别阐述脾胃之阳和脾胃之阴不同的职责和功能。

明·缪仲淳是提倡顾护脾阴的大家,他认为“脾胃为后天元气” [5],针砭时弊提出了“脾阴不足”之说,认为脾之阴阳不要偏废,创滋脾名方资生丸,他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说到:“阴即血与精也,濡润之物耳”,“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5],提出了脾阴作为至阴之脏,藏阴津精血,为胃行津液化营血,具有“藏营”、“统血”、“散精”的功能。

清·唐容川于《血证论》云:“脾润则长养脏腑”,他指出:“调理脾胃,须分阴阳。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只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津液不能融化水谷,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5]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除了东垣之脾阳不足所引起的后天失养,脾阴不足亦不能腐化水谷的病理特征和病机特点。唐氏眼见时人补脾胃而不分阴阳,精辟地提出了水谷的运化,除脾阳之外,还须依赖脾阴的资助。

综上所述,对脾阴的认识由来已久:脾阴乃脾之营也,行使着濡润脏腑四旁,散精于四肢的重要生理功能。脾阴与脾阳(气)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脾主运化、升清、统血的功能。

1.2 脾阴虚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1]内经明确指出脾胃阴气不足,则出现肌肉痛,脾胃热,善饥等症状。

元·朱震亨曰:“脾土之阴受伤……遂成胀满” [3],认为脾阴受伤,运化功能失职则成腹胀嗔满的病症。吴瑭亦云:“哕,脾阴病也……泄而腹满甚,脾阴病重也。”[7]吴氏指出脾阴虚之轻症则见哕,脾阴虚重症则见泄泻和腹满等。清·林佩琴认为“脾胃阴虚”则脾阴助运化水谷之功受损,“则不饥不食”。 [8]唐容川则认为:“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6]唐氏认为,脾阴因血走泄胃中,通过唾液而出,然后失去其统血的功能,可知,平时喜吐唾液是脾阴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亦是造成脾阴虚的成因之一。蒲辅周则指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9]

明·周慎斋:“肝脉弦长,脾脉短,是为脾阴不足”,“脉或大、或小、或浮、或数、或弦、或涩,变易不常,知其脾阴虚而脉失信也。”[10]指出了脾阴虚的脉证为肝脉弦长,脾脉短,或脉变幻不常。脾阴虚,故脾脉短;肝脏体阴而用阳,脾阴不能濡润肝脏则肝阳偏亢故见弦长;“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 [11],脾阴虚,故而脉即现变幻无常。

综上可以看出,脾阴虚可引起脉象变幻无常,或脾脉短肝脉弦长,或脉数;而且会导致肌肉痛,脾胃热而善饥,或腹满,不饥不食,易哕,易泄,常有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喜吐唾液等临床症状。可见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症状,一是濡润功能失职,一是运化功能的失健。

1.3 脾阴虚的治法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脾阴虚者当以滋阴养脾法治之,然综观历代医家对脾阴虚的治法,少有独用甘润滋脾法,常治以甘淡实脾,或温中益阴,或升提散阴,或清燥养阴,或以滋脾阴反佐温药等为其治法。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脾阴虚单独出现甚少,而多与阳气不足兼见。正因为脾阴虚多以兼证形式出现,也就容易造成临证时对脾阴虚诊断的疏忽。深究其因,乃由脾阴之特性所决定。李东垣于《脾胃论》中云:“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12],东垣认为脾脏之阴多为死阴,需赖胃阳之温煦方能行其脾阴功能。笔者认为“死阴”之脏的脾阴,不仅与东垣所述之胃阳有关,更赖脾气和脾阳的温煦、升提运化之功方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2 脾阴与脾阳(气)、胃阳的关系

2.1 脾阴与脾气的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营出于中焦”[1],《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1],可以看出脾阴由中焦水谷精微化生,脾气主升提散布精气之功,《灵枢·本神篇》曰:“脾藏营”[1],因此,脾阴可以说是脾气的物质基础,由脾气所化生,并在脾气的布散升提作用下濡润其它脏腑,正所谓“藏真濡于脾”[1]。若脾气虚无力以升提布散,则脾阴生化失源,即不能代脾脏发挥其“孤脏以灌四旁”[1]的作用。因此临床上,脾阴虚多兼杂脾气虚。

脾阴与脾阳的关系
阳化气,阴成形”[1],脾阴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气由脾阳蒸化脾阴而生。脾气实际上包涵了脾阳、脾阴两方面的功能,而脾气健旺,是脾阴脾阳互相协调的结果。脾阳不足,无力蒸化脾阴,则脾气衰少,势必形成脾之阴气不足;脾阳不足,脾中阴津亦失于温化,则生理之津液变为病理之水湿,致脾阴虚与脾湿并见。正如唐容川所言:“水阴不滋,则水邪亦不能去”[6],清·叶天士亦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13]叶氏以脾胃脏腑之喜恶为基,不仅指出了作为太阴湿土的脾阴必须受脾阳的运化温煦,也提出了脾阴为脾脏行使“性静兼,德为濡”,濡润脏腑,安抚脾阳甚至诸脏之阳的生理功能。可以看出,脾阳虚可导致脾阴虚,而脾阴虚亦可造成脾阳燥动。因此临床上脾阴虚,多与脾阳虚或脾阳偏亢兼见,现脾之阴阳两虚证和脾阳偏燥证。

脾阴与胃阳的关系

李东垣亦云:“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主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12],东垣重视脾阳而不唯脾阳论,他认为,脾阴主静,胃阳主动不息;脾阴乃死阴,须受胃阳之气温化方能转输精气于肺。“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虽言脾虚,亦胃之不足所致耳”,“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12],指出了脾脏虚亦是由胃之不足所引起,若胃病则脾无所禀受亦病。总结可以看出李氏以重脾胃阳气为主,认为无阳则阴死,胃病则脾亦病。东垣主要论述是胃阳对于脾阴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胃阳虚可致脾阴不足,反之,胃阳偏盛,亦可制约脾运和消耗脾阴,而产成胃强脾弱之胃热脾阴虚证,如《灵枢·五邪》篇所描述的病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1]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脾阴作为脾脏的物质基础,是受脾气的化生、升提和脾阳胃阳的温煦才能发挥其作用的,脾阴虚证的出现常常建立在脾气虚和脾胃阳气不足的基础之上。此外,脾气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脾阳、脾阴的共同作用,故脾阴的不足必致脾运失职,脾气衰少,所以说脾阴虚的基本特点是脾阴气不足。
从脾胃阳气角度论治脾阴虚

从以上论述可知,脾阴虚单独出现甚少,多与脾气、脾阳虚或胃热证兼见。因此脾阴虚证当从脾胃阳气的角度论治。以下通过对历代医家论治脾阴虚的主要治法的分析和理解,以探明脾阴虚的论治规律。

益气养阴(甘淡滋脾)

补脾阴总予甘淡、性平、质润补而不燥之品,如山药、扁豆、莲肉等,而临床上脾阴虚多兼脾气不足,故而在用药上常加补气之品如黄芪、党参、茯苓、甘草之物,如缪希雍的资生丸,方用山药、莲肉、芡实、薏苡仁、扁豆以润脾滋阴,参、苓、术、草四君健脾益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助运,予桔梗、藿香、陈皮、砂仁、白蔻仁芳香理气悦脾,少许黄连清脾消滞,全方润中寓健,补而不滞,益气养阴,脾气旺则津自生,脾阴亦生。此外,吴澄的中和理阴汤、胡慎柔的慎柔养真汤等均是在滋补脾阴的同时加入了健脾益气之品。《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中载:“养脾阴则以慎柔养真汤(党参、黄芪、白术、石莲子、山药、麦冬、白芍、甘草、五味子,方见《慎柔五书》) 为好。可见益气养阴法是治疗脾阴虚证的基本治法。

3.2 温阳益阴

《内经》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脾阴与脾阳也是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的。临床上,脾阴亏虚,一方面因脾阴自身不足,另一方面亦由于脾阳不足不及温化,致使脾阴生化失源而出现阴阳两虚之证。温中益阴法即是基于此而提出的。《金匮》用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14]之病证,此之脾阴亏虚证,乃因脾阳不能温煦,脾阴生化失源,外不能营养肌肉四肢而见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内不能滋养脏腑而见里急,悸、衄、腹痛,津液不润,经络失荣。仲景重用芍药合饴糖佐大枣以养脾阴益营血,予生姜、桂枝温通经脉,寓阳于阴,炙甘草甘润补脾益中气,调和诸药,则脾阴滋而营血充足,脾阳健而温煦升发,血脉畅通,脾阴四布,诸证皆消。

温中益阴之古方众多,诸如宋·陈无择的六神散、明·张介宾的补阴益气煎及理阴煎。此类方大都在健脾方上加入滋养脾阴和温运脾阳的药物,使滋而不腻,脾胃健则受而能化,守而能运,以达到脾之阴阳双补的效果,其立法均宗仲景小建中汤温中益阴之意。

3.3升提散阴

《灵枢·本神》曰:“阴虚则无气”[1],正所谓“脾主升清”[1],“脾气散精”[1],故滋补脾阴须注意升提,李东垣提出:“气少则津液不行”[12]。明·薛己亦指出:“脾土之阴受伤,转运之官失职,不能输化,故下气也”[15],认为脾阴虚转运之官失职而见下气,则脾土不能运化。清·傅山亦根据“阴虚下陷”的病机创制了升阴汤,方在重用山药熟地山茱萸以补脾阴的基础上,予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再加入少量升麻以升提脾气,健脾气以生升提之源,升脾阴以润上涸之燥,津布则脾阴自能濡润脏腑,乃深谙升提散阴之补脾阴之大法也。

3.4 清燥救阴

脾阴虚亦可因燥火煎熬津液所致,而兼见阴虚虚火上炎之势,故而在补脾阴的同时应随证酌加清燥之法,以救护阴津,滋阴降火。早在《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便有用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14],胃气强为胃热盛,趺阳脉涩为脾阴不足,脾气为胃热所制约而成脾约。仲景用麻子仁为主药补脾阴润肠祛燥,通利大便,配杏仁润肺以宣通上焦,提壶揭盖,芍药以滋脾阴和营缓急,再入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之意以消胃滞除胃热,行气通便;以蜜和丸,取蜜和润之意。借下法以除胃热,润胃肠以滋养脾阴,胃热除则脾气伸,胃燥祛则脾阴生,脾约自除。此乃用清胃燥之法以救护脾阴之法,正如清·王泰林所言:“补藏阴为治本之缓图,清郁热乃救阴之先着。”[16]精辟地指出救脏阴必须先行清燥热的大法。后世医家多宗仲景麻子仁丸创制了许多方剂,如李东垣的润肠丸,危亦林的五仁丸,唐宗海的清燥养营汤等。

4 从脾阴论治其它脏腑

清·唐容川于《血证论》云:“脾润则长养脏腑”。[6]脾居中宫,执中央以运四旁,即赖脾阴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阴充足,则能润肺金、充心血、养肝木、滋肾水。陈修园亦云“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11],强调了脾阴在人体脏腑中的滋润起主导作用。今笔者以方论证,论述如何从滋养脾阴来论治其它脏腑病证。

早在《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就有“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14],本病虽见于肺,实源于脾胃,虚热肺痿之治,清养肺胃实属首要,仲景以甘寒之麦门冬、甘润之大枣粳米滋养脾阴,参草补助中气,少佐半夏降逆下气,全方滋养脾阴,补土生金,仲景谨遵内经之“脾气散精,上归于肺”[1]之大法从脾阴论治肺痿,滋养中焦化生之源,从脾阴滋养肺阴,肺痿自除,实乃见病识源。正如《血证论》言:“盖土之生金,全在津液以滋之”[6]正是培土生金之意。

《金匮》之“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14],乃因肝阴不足,虚热燥扰所致,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须由脾输脾之营阴津液于肝,肝阴得以濡润,肝阳才得以敛涵。仲景用甘麦大枣汤,方用甘淡性平之小麦、大枣滋脾益阴,甘草补脾益气,补脾阴以养肝阴,正所谓“脾润则长养脏腑”[6],通过养脾阴来润泽诸脏,脏阴足而郁证自消,脏燥自愈,此乃扶土抑木之法。

又如,仲景用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14],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云:“山药入手足太阴,补其不足,清其虚热。”[17]张锡纯亦称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收涩,是以能补肺肾兼补脾胃”[18],仲景以滋养脾阴之要药薯蓣为君,以地黄、芍药、麦冬、阿胶、大枣大队滋养脾阴之药大补脾胃之阴,佐以干姜、桂枝温补脾阳之物,阴阳双补,以柴胡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脾阴足则他脏得濡,脾阳足则脾阴得散,正气得养,虚劳自愈,百疾乃除。此乃培土以灌四脏之法也。

5 小结

综上所述,脾阴虚是临床上客观存在的,相对于其它脏腑有其独特的意义,脾阴是脾行使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脾气的升提运化和脾阳胃阳的温煦作用下行使其功能,因此在治疗上除养脾阴外,又多用寓阳于阴,升提散阴,益气养阴和清燥救阴之法。“脾居中央,灌溉四旁”,脾阴不足,危及四脏,故可通过补脾阴论治其它脏腑阴虚证。通过以上的论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以兹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致谢语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努力,我如期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撰文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朱红梅老师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耐心的帮助。由于本人基础不佳,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尚有很大的欠缺,给老师的指导带来很多的困难,在此请允许我表达对朱老师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治脾法在临床的运用

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生理上,饮食通过脾胃的作用,生为水谷精微,化为气血津液,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之一生,无不赖于脾胃后天之养。金元医家李东垣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病甚多,在临床最常见的脾病主要有:泄泻(尤其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等。由于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与其他脏腑互有联系。故脾有病,还可反映其他脏腑及头面诸窍与二便的病症。调补脾胃之法,用之得当,收效卓著。古人有诸病不愈,寻到脾即愈之说。调理脾胃,不仅对脾病以治脾为主,而对其他脏腑的疾患亦强调顾脾。冀后天本固而枝叶才能繁茂。临床常用治脾法有:

1、健脾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清代名医江笔花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 假如脾气虚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脾气健运则纳运正常。常用党参、白术、茯芩、扁豆、甘草等,代表方如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凡虚损之证,不外五脏六腑、表里阴阳气血之虚。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 “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和“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抓住补虚损首重后天,运用建立中气法,使中气振则水谷之精微得以濡养脏腑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代表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益脾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因为血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而来,因而治血虚,重在补脾。代表方为当归补血汤、四君子汤加首乌,黄精、归脾汤等。

   4、统血归经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如脾气虚弱,统摄无权,可导致血离其经,血上溢于口鼻而为吐衄;下泄于胃肠则为便血;渗于膀胱为尿血,渗于肌肤之间,则为紫斑。治当补脾益气,统血归经。代表方为归脾汤,酌加白芨粉、参三七粉。

5、升脾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素问》谓“五脏……脾为涎”,脾气虚者,可见多涎;脾阴虚者,则见少涎。脾虚摄液失职则多涎;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代表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6、 育脾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胃脘部隐痛、灼痛,病史久而经常发作,食少、消瘦,舌质干红,或多裂纹,或光红无苔,脉细带数或细弦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津。常用药如:麦门冬、北沙参、石斛、白芍、炒生地、乌梅、炒山药等。代表方为麦门冬汤、益胃散、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等。

7、升阳举陷  脾气主升,精微物质上升布散,维持各脏腑正常生理活动,内脏位置固定。若脾气不升,则中气虚陷,气机升降失常,可见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脏器功能衰退迟堕症,治当用补脾升提中气,堕脱随清阳升腾而复位,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8、温脾行水  脾主运化水液,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和排泄的功用,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旺盛上。若脾失健运,运化失职,则水湿停聚,《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流溢于肌肤则见浮肿,内聚于脏则腹大如囊裹水,伴身倦面黄,腹满脘痞,口淡不渴,纳减便溏,小溲短少,脉象沉缓,舌淡苔白滑等脾虚之证。治疗宜培土健脾,令脾气复振,运化有权,则邪水下泄,肿满自消。代表方为实脾饮、五苓散、五皮饮等。

9、培脾除痰   痰为水液所化,痰的形成,主要在于脾的运化失职,水液凝聚成痰,因此说“脾为生痰之源”。痰之为病,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阻滞气机升降,则胸满咳喘;蕴结中焦则身重倦怠,恶心呕吐;挟肝阳上拢清窍则头晕目眩,更有一些“怪病属痰”。治痰之基本方法是健脾,运用温补中州,培土运湿之品,以鼓舞脾气,使运化正常,痰浊水饮自化。代表方为二陈汤、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10、甘温除热  为内伤发发热治则之一,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营卫之气的主要来源,故脾功自强,生化有源,维持着营在脉中卫行脉外的和谐协调状态,卫阳之气才能发挥其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及御邪外袭等生理效应。脾气虚则营卫之气匮乏失调,则症见低热不退,常于午后开始,或遇劳即发,热势或高或低,伴食俗减退,身倦自汗,声低懒言,大便稀溏,脉象虚弱,舌淡而润等。对此既不能投解表发散之品耗气伤津,亦不可施滋阴清热之剂凉降消伐,脾虚中气不足,宜补而恶攻,宜甘而恶苦,宜温而恶寒,宜升而恶降。须甘温除热法,扶益脾气,和调中州,使营卫复充,则身热诸恙随之消失。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11、培土熄风   脾功强健,水谷精微生化如常,始可“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维持肢体关节运动自如的生理状态。所以热病、久病之后伤及脾土,气血颓败,致筋脉失养而见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之候。固然搐搦抽掣为厥阴所主,但此类搐抽却由中土衰惫所致,治疗时切忌凉润镇潜之品复伤脾气,当补虚安中,培土宁风为要务。代表方为理中汤加天麻、钩藤。

12、补脾生肌   脾主肌肉,脾虚则生化无权,气血不足,致肌肉痿缩,四肢无力;外科疮疡则因致精气失布而不长肌肉,见疮疡溃烂,久不愈合。临床上表现为全身肌无力,形体消瘦等;外科则见脓水清稀,疮形软陷,溃后难敛等症。治亦重补脾胃,强肌健力,冀脾旺气足,则肌肉丰满有力,疮疡易愈合。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等。

13、益气荣窍   脾居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与诸窍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假若脾气虚弱,则精气匮乏,引起九窍失养;再则清阳不升,复致阴火上乘,“邪害孔窍”。从而出现青盲、内障、视物模糊,鼻窍不利,耳鸣,耳聋,口糜流涎,齿龈萎缩,咽喉肿痛等。基于中宫虚惫,精气不引起九窍不利的病源所在,临证时务须开阔思路,善于应用气血相关理论,在九窍病证中辨识与脾虚有关的症候、体征,有的放矢地选投益气补脾之品。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14、壮脾束带  若脾气虚损运化失职,水谷精气凝而反聚为湿,流注下焦,伤及任脉,则可形成带下之患。症见白带清稀,量多如注,绵绵不已,面色萎黄等。对此治法,武之望曾明确指示: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要务。一旦脾功健旺,清阳升腾,邪湿下泄,则带下随止。代表方为完带汤等。

15、培中固胎   胎元固否责在脾胃肾。若先天不足,伤及肾气,复因孕后脾气受损,化源匮乏,致气虚失摄,血亏乏养,胎元不固,往往酿成滑胎之疾。治当脾肾兼补,着重培益中气,摄养胎元,代表方为安奠两天汤、所以载丸、泰山磐石散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