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针灸老韩 2021-10-10



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承真传医”,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因附着于第3腰椎横突的软组织损伤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导致的腰痛或腰臀痛,是腰腿痛常见的病证之一。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是腰背筋膜附着部,是腰大肌、腰方肌的起点,并附有腹内斜肌筋膜,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及横突韧带相连。

       第3腰椎位于腰部中心,是腰生理前凸的顶点,是躯干活动的枢纽,是腰椎侧屈、旋转的核心(第3、4椎间盘髓核)。第3腰椎横突在各腰椎横突中最长、最宽、末端最厚、附着软组织的范围最广,在维持腰部各种姿势及脊柱平衡时,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所承受的拉应力最大,因此,第3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软组织容易发生牵拉损伤。

【诊断要点】

1.有腰部过度用力拉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工作时。

2.腰背部或腰臀部弥漫性疼痛,以一侧为主,可向大腿后侧腘窝平面以上扩散,晨起时疼痛明显,或长久固定某一体位后直腰困难,稍加活动后疼痛缓解,剧烈活动后疼痛加重。

3.检查

(1)第3腰椎横突尖处有明显压痛。

(2)腰肌痉挛,第3腰椎处可触及纤维性软组织结节。按压时可有同侧下肢放射痛,但放射性疼痛范围不超过膝关节。

(3)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4)X线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第3腰椎横突明显过长、过大、左右不对称,或向后倾斜。

【病因病机】当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或长期不良姿势工作时,易导致骶腰椎附着部的软组织发生过度紧张、牵拉、撕裂等急、慢性损伤,引起肌肉、筋膜、肌腱等组织渗出、出血等病理变化,继而在横突周围形成水肿、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改变,使其周围神经、血管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腰痛、臀部痛。根据本病的疼痛部位应属于足太阳经、经筋病证。

1.瘀血阻滞闪挫扭伤,损伤腰部经脉,血溢脉外,阻滞经络,气血不通,发为疼痛。

2.外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腰部经络,气血痹阻,导致腰背部肌紧张或痉挛,引起两侧腰背肌肌力不平衡,久之必造成肌肉、筋膜损伤,引起疼痛的发作。

3.肝肾亏损肾精匮乏,腰府失养;肝血亏损,则筋肉失养,《素问·举痛论》:“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临证指南医案》“脉络空乏而痛”等,都指出了“不荣则痛”的理论,肝肾精血不足,筋脉失于温煦、濡养,而引起疼痛。

【辨证与治疗】

1.瘀血阻滞主症:腰痛如刺,痛处固定,疼痛拒按,腰肌僵硬,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黯红,脉弦。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处方:气海俞、阿是穴、关元俞、秩边、委中。操作法:气海俞、关元俞、秩边直刺捻转泻法;阿是穴先用齐刺法,留针15分钟,起针后刺络拔火罐法,留罐8~10分钟。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风寒湿邪阻滞主症:腰部冷痛,转侧俯仰不利,遇寒冷痛增,遇热痛缓,腰肌板硬。舌质淡,苔白滑。治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处方:天柱、肾俞、阿是穴、次髎、委中、阴陵泉。操作法:诸穴均用捻转泻法,肾俞加用灸法,阿是穴采用齐刺法并艾条灸5~8分钟。

3.肝肾亏损主症:腰痛日久,酸软无力,遇劳则甚,卧则痛减,腰肌痿软,喜按喜揉。偏阳虚者,腰痛喜热喜暖,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迟;偏阴虚者,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舌质红,脉弦细。治则:补益肝肾,濡养筋骨。

处方:肾俞、关元俞、阿是穴、飞扬、太溪。操作法:阿是穴用齐刺法,针刺后加用灸法;肾俞、关元俞直刺捻转补法,并用灸法;飞扬、太溪直刺捻转补法。

方义:本证是肾精亏损,腰府失养,引起的腰痛,故补肾俞、关元以补肾益精,濡养肾府。本病位于足太阳经及其经筋,故补足少阴经穴原穴太溪和足太阳经络穴飞扬,原络配合,补肾益精,濡养经筋,再配以阿是穴,可加强解痉止痛的效应。关元俞内应关元穴,是人体元气输注的部位,与关元穴配合培补元气,主治肾虚腰痛,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关元俞“主风劳腰痛。”

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也。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治疗时先在阿是穴的中心(即病变的中心)直刺一针,得气后用捻转泻法;然后再在其左右约1寸处各斜刺1 针,针尖朝向阿是穴中心,得气后捻转泻法,并使针感向四周传导。留针20分钟,在留针期间,加用艾条灸5~8分钟。注意在本处针刺时应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mm。因为本病的患者体格偏瘦的较多,且邻近肾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