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高清晚疫病图谱

 清河水hlq97q4e 2021-10-10

晚疫病

危害症状:

晚疫病,属于低等真菌性病害,在番茄、马铃薯以及茄科类等作物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茎部。

发病后,叶片上初期有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会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叶片枯萎;果实上有油渍状稍凹陷的病斑;植株茎部被危害后,会有暗褐色的凹陷病斑,后期还有可能出现白色霉状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病条件:

晚疫病,低温潮湿环境发病最为严重,病菌适宜温度18~22℃,高温下症状会直接消失,需要及时关注田间变化。比如和晚疫病同属鞭毛菌的黄瓜霜霉病,如果是大棚里种植的黄瓜,在38-42℃高温下,半小时-2小时,霜霉病症状会消失掉。(13-15日,江淮、江南、华南西北部以及重庆和贵州等地方,会有连续几天降雨,需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晚疫病大爆发)

除此之外连续阴雨、光照不足、浇水过多、通风不良以及密度过大等因素,也非常容易引起晚疫病的发生。

防治晚疫病的药剂有:

烯酰吗啉、甲霜灵、霜霉威、氰霜唑、嘧菌酯、代森锰锌、霜霉威盐酸盐、霜脲·锰锌、氟吡菌酰胺·霜霉威、锰锌·氟吗啉、烯酰·吡唑酯、烯酰·唑嘧菌胺等配合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最后,再次强调,

一定要根据病斑特征、霉层颜色、发病条件等,

区分清楚早、晚疫病,

及时对症下药,

做好疫病防治,

避免后期作物大减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