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草芽也 中文里的萌本来是 表示草木之芽破土而出 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 但是现在,提起“萌” 更多人想到的是“可爱” 今天是 十十 日月 节 当然要发些萌物萌化你的心啦 大熊猫 大熊猫不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国宝 受到国人的青睐和喜爱 更是凭借憨态可掬的外形走出国门 成为“中国萌”的文化使者,全世界圈粉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大熊猫 是一种繁殖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的动物 但其实,这个古老物种 已经在地球上顽强繁衍了上百万年 早在人类祖先出现之前 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 就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了约数百万年 与始熊猫同时期存在的物种 大多数都已经灭绝了 几百万年来 大熊猫很好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 直到人类社会急剧扩张 长江和珠江流域被大量开垦 它们才逐渐退居到了 人类干扰少、气候稳定的 秦岭、岷山、邛崃山、 大小相岭和凉山一带的森林中 ◎ 熊猫是熊不是猫,它们虽然长得非常“卡哇伊”,但是作为熊的亲戚,确实有一身好功夫。虽然现在人家以吃竹子为主,但毕竟是食肉目的动物,除了身大力不亏,还会柔术、震天吼、水上漂等“绝技”。(摄影/王放 向定乾,图自《博物》2011年8月) 小熊猫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小熊猫的可爱被大熊猫的光环掩盖 常常有人分不清,以为两者是同一种动物 或者将其误以为是大熊猫的幼仔 后来一张小熊猫举起双手的图片火起来 让更多人认识到小熊猫这个物种 小熊猫的主要食物与大熊猫相似 以竹叶为主 为了咀嚼坚韧的高纤维食物 小熊猫与大熊猫演化出了一些相似的解剖结构 如粗壮的颧弓和多瘤突的颊齿等 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虽然名字中都有“熊猫”,而且食性相近 这两个物种在演化上的亲缘关系却相去甚远 二者在食性上的相似性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相比于习惯独来独往的大熊猫 小熊猫有时会三五成群活动 偶尔也会独自攀上高处觅食 ◎ 小熊猫擅长爬树,在树上健步如飞。小熊猫生活在在中国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麓的深山里。由于生在冷凉山区,所以它的皮毛又密又蓬松,尤其好看的是毛茸茸的长尾巴!因为这条带环纹的绒尾巴,它又得名“九节狼”。(摄影/董磊,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 遇到危险时 小熊猫会站起来,用前足防御 露出自己“腹黑”的一面 企图用“两眼一抹黑”这招迷惑敌人 然后用趁机逃走 样子非常呆萌 图自网络 藏狐 因为长着一张充满迷茫厌世感的方脸 藏狐成为动物界网红 虽然长大了它们的脸就变方了 但是藏狐幼崽还是挺萌的 而且非常活泼好动,经常打闹玩耍 藏狐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种 2021年,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种方脸赤毛的犬科动物 被当地牧民称为“藏狗子” 以高原鼠兔和喜马拉雅旱獭 及各种鸟类为主要食物 藏狐是单配制(一夫一妻制)动物 选定配偶则终身相伴 双方共同生活、捕食以及抚育后代 ◎ 藏狐通常喜欢在旱獭的洞穴居住。在洞里待久了,好奇的小藏狐经常会出来在洞边玩耍,观察对它们来说还很新奇的世界。看到摄影师,它们有点害怕,躲进了洞里,但是躲了一会儿又觉得无聊,还是忍不住出来遛遛。(摄影/董磊,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6月) 金丝猴 从分类学上讲 金丝猴属于仰鼻猴属 “朝天鼻” 是金丝猴区别于其他灵长类的标志性特征 目前全世界共有5种 除了越南金丝猴之外均分布在我国 中国人习惯称呼它们为金丝猴 主要是因为最先被发现的川金丝猴 长有一身醒目的金色长毛 从它们的面部特写来看 除川金丝猴之外的其他三种金丝猴 并不太符合“金丝”这一特征 不过,每一种金丝猴 都有自己外貌上的独到之处—— 川金丝猴面部呈淡蓝色 雄性的嘴角有两个疣状突起 滇金丝猴无论雌雄都生有一副靓丽的“红唇” 怒江金丝猴的毛色是所有金丝猴里最深的 而且像关公一样长着一张“红脸” 而与川金丝猴亲缘关系较近的黔金丝猴 则有着一身金褐相间的“混搭色”长毛 ◎ 松萝是滇金丝猴的主食,横断山区的人们还用它来腌制小菜,别有风味。(摄影/奚志农,图自《博物》2009年12月) 兔狲 近年来兔狲成为“网红” 它们相貌独特,表情呆萌 在猫科动物中拥有很高的辨识度 虽然人气很高,但很少有人在野外见过兔狲 它们通常栖息在草原或者岩石裸露的山地 体色具有很好的隐蔽性 在分类学上 兔狲曾被认为是 猫科动物兔狲属(Otocolobus)下唯一的物种 不过前些年的DNA测序显示 兔狲的祖先与家猫较为接近 因此,它们不再归于兔狲属 而是回归到猫科动物的猫属当中 兔狲算得上名字最怪异的猫科猫属的物种了 它们名字中的“狲”字来源于猞猁—— 清代时 猞猁被叫做“猞猁狲”或者干脆简化为“狲” 兔狲则被称为“兔儿狲” 意思是“像兔子的猞猁” ◎ 最近几年,兔狲迅速走红。它们的长相拥有几个重要的网红特征:脸大、表情丰富、腿短、毛长、腹部和尾巴上毛多而蓬松。撸猫解万忧——尽管人工繁育的家猫品种纷繁精彩,但兔狲的形象解锁了大家对猫咪更丰富的认知和幻想。(摄影/吕玲珑,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7月) 红腿小隼 红腿小隼被称为“最萌的猛禽” 它们个头不大 但觅食时也像其他猛禽一样 喜欢站在高处或视野开阔的枯枝上 它们主要吃些大型的昆虫 有时也抓一些小鸟吃 但和一般大的猛禽不同的是 它们喜欢群居,一家子生活在一起 每天清晨,大家一起出巢 在巢边选一根合意的树枝 站成一排晒太阳 边晒还边互相理毛 看上去非常相亲相爱 融洽相处两三个小时后 它们才会各自分散去附近觅食 ◎ 红腿小隼的繁殖率不低,每窝大概能繁殖四五只小鸟,小鸟出来后,经常可看到它们被成鸟带领着练飞、捕食。(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8月) 鼬 虽然长着娇小可爱的模样 但它们却是顶级“杀手” 在食肉类哺乳动物中 由各种鼬、貂、獾、水獭等组成的鼬科 是平均体型最小的一支 大部分种类还没家猫大 然而身躯小巧的它们 却凭着彪悍的猎杀本领,不畏强敌的斗志 赢得了“战斗民族”的声名 比如,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 长白山温带森林 以猫科和犬科为主的大中型食肉动物不断减少 逐渐退出了顶级捕食者的行列 取而代之的就是体型较小的鼬科动物 其实,它们最大的勇气 是敢于挺进各种极端栖息地: 从零下几十度的雪原、鲨鱼出没的浅海 到荒凉的热带沙漠、竞争激烈的热带雨林 乃至钢筋水泥的城市街头…… 鼬科动物的栖息环境之广、种类分化之多 在食肉目中可称首屈一指 ◎ 2017年年初,长白山及周边迎来一场大雪。厚厚的积雪让人走着很费劲,但紫貂依旧步伐轻盈。在雪地里,紫貂不光是寻找食物,它们之间也会玩耍、互动,有时还会钻到雪洞里面。冬季往往是观测鼬科小兽的好时节,尽管步伐轻盈,但紫貂还是会在雪上留下足迹以及粪便等活动踪迹。(摄影/程斌,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3月) 动物萌萌哒 别去伤害它 如果你喜欢 记得转发呀 想了解文中提到的萌萌的动物吗 就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点击封面图查看、购买杂志电子版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电子版 以下8期 每满88减8 限时活动截止至 10月11日24:00 ![]()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6月 - 四大国宝:何以避免灭绝的命运? ![]() 《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6月 - 澜沧江源区 一片被遗忘的野生动植物天堂 ![]() 《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8月 - 云南盈江 中国“活着的鸟类博物馆” ![]()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 - 横断山区 万山丛中藏丹霞 - 金丝猴 150年后,急需保护性“再发现” - 谁与国宝为邻被大熊猫的光环 所掩盖的真实卧龙 ![]() 《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07月 - 四川石渠 四只兔狲 野外记录“萌宠”成长 ![]() 《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08月 - 王朗 以大熊猫之名 ![]() 《博物》2011年08月 - 熊猫功夫有多深 - 追踪野生大熊猫 ![]() 《博物》2018年12月 - 真貂?假貂? - 黄大仙的亲戚们 - 鼬科双雄 狼獾与蜜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