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灵魂的热爱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经典文本课题式编组,有利于学生探究性阅读。

校本教材中《审视竹文化》专题有如下内容:

【对联】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材。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宜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诗歌】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刘孝先《竹》

陈佐才《枯竹》

郑燮《竹》《竹石》

链接:王庆洲《追索咏竹诗的美学品格》

【文荟】

白居易《养竹记》

刘岩夫《植竹记》

【拓展阅读】

可以拓展阅读《中国竹文化》。

学生学完《审视竹文化》后所写的随笔有意蕴。

2015年高考北京卷大作文第二题,要求考生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同学们觉得这个题目很难写好议论文,本人就以“竹”为写作对象,充分利用《审视竹文化》单元的材料,写成下面这篇议论文供同学们揣摩。

深入灵魂的热爱

我对竹有超乎寻常的热爱。进行了“中华竹文化”研究性学习以后,我更坚定地认为,对竹有深入灵魂的热爱,必将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因为竹能给人多方面的有益启迪。

竹教人默默奉献。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苏东坡)。读王禹《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散文,品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作,听“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歌曲,就情不自禁地想,竹奉献给人们的很多,自然人们对竹怀有深厚的情感,有无数人吟咏、赞美竹。

竹教人顽强坚韧。山岭沟壑,薄土石缝,无论生在何处,都努力生长,不怕日晒雨淋,敢于欺霜傲雪,一年四季青青翠翠,生机勃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竹石》广为流传。从古到今,从竹获得这样感悟的人有多少啊。

竹教人虚心谦逊。郑板桥赞美“虚心竹有低头叶”,竹无论生长多高,不改虚心的品性,“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人生在世有时志得意满狂妄自傲,尤其是身处高位越容易如此。“竹子虚心是我师”,以竹为鉴,能让我们不丧失虚心的品性,即使身处高位仍然保持谦逊的美德。“宜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虚怀若谷,自有境界,受人尊敬。

竹教人节操高洁。竹“未出土时便有节”,不断生长,始终有节,因有节而坚韧。有人歌咏竹“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有人赞美竹“撑风老干坚如铁,几度凌风不改节”,许多人或借竹抒情,或托竹言志。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常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欢宴,也是因竹有节可以寄寓心志吧。

竹可以教给人们的还有很多。白居易《养竹记》将竹比作贤人君子,表现其“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品性。刘岩夫《植竹记》借竹表现君子之德:“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林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常也……”竹能教人“刚”“柔”“忠”“义”“谦”“常”等。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古往今来,热爱竹的人不计其数,歌咏竹的诗文不胜枚举。我深爱竹,醉心于吟诵与竹相关的对联、诗文,获得灵魂的滋养。竹是助我修身养性的良师益友。

【构思与自评】“对竹有深入灵魂的热爱,必将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开头一段旗帜鲜明地亮出中心论点。接着从“竹教人默默奉献”、“竹教人顽强坚韧”、“竹教人虚心谦逊”、“竹教人节操高洁”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再简略论及“竹可以教给人们的还有很多”,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恰当引用与竹相关的对联、诗句、文句,充分展现学习成果,既增强论证力量,又增加文化底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