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一作文题,写两种文体,我写给你看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0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沈从文《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经典文学形象。

高晓声《摆渡》写一位作家被摆渡人摆渡过河之后自动改行去做摆渡人。“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或将会遇到“渡口”,也曾得到或将得到“摆渡人”的帮助。

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

第一则材料着眼于“摆渡”和“摆渡人”的本义,第二则材料由实及虚,由本义延伸到比喻义:作家也是摆渡人,“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由此推而广之,艺术、教育等一切可以将人的心灵、灵魂、精神等从“此岸”渡到“彼岸”的内容都是可写的。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要写出摆渡人与被摆渡人的关联,作文题也考查学生的思维。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或者他人摆渡的经历,通过细节描写突出摆渡的艰难或者诗意,可由此水到渠成生发出深切的感悟。也可以着眼于“摆渡”和“摆渡人”的比喻义构思行文,写自己遇到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渡口”,是谁或者谁的作品把自己“渡”到彼岸去了。

如果写议论文,要锤炼出有论证价值的中心论点,并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证。论点要力求能集中、鲜明的表达自己看法与态度,体现自己深刻、独到的思考与感悟。如果着眼于“摆渡”和“摆渡人”的比喻义立论,就要对自己确立的观点作必要的解说,对重要概念作明确的界定。论证不能过于依赖事例论证法,要避免在同一个层次列举同类事例的简单论证,尤其要避免“以叙代议”的毛病。可以灵活运用因果分析、比喻说理等其他论证方法。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逐层深入地展开立体化的论证,使文章具有说服力。议论文要体现文章为时而著的现实针对性,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启迪。

【雷公示范·记叙文】

一夜春雨,溪水涨了。

他将溪流对岸的几个孩子一一背过小溪,一起回到山坳里的学校。

10多个孩子大大小小,教师就只有两个。而他还只是来支教的。

他除了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孩子们绘画、唱歌,简陋的学校生气勃勃。

课余,他就拿出画板,静静地画画。他来到这里画的第一张画,就是有一天放学后老校长将对岸的几个孩子背过小溪。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老校长背着孩子慢慢地稳稳地在溪水中行进,他的背象一只温暖的渡船。他给画作命名为“渡”。

他画画时,见有孩子在旁边睁着好奇的眼睛观望。之后,他就带着喜欢画画孩子一起画画,画蓝天白云中雄鹰自由地翱翔,画绿水青山间同学们欢乐地游戏……孩子们画画很有灵气,画画的水平提升很快。

他觉得创作的灵感如山泉般涌现。他将画稿寄给老师,老师惊喜地告诉他,他的画越来越有神儿,越来越有魂儿。老师还说,那副《渡》很有意境。

支教要结束了。那天,正雨过天晴。他像老校长一样,用自己的背做渡船,将几个孩子摆渡过溪流。学校前面的山坡上,几个孩子在霞光中专心致志地画画。

第二天,他告别黎明中的学校,踏上了归途。他将绘画的一切用具留给了孩子们。

回到城里,他对去山区小学支教期间的画作进行了整理、加工与再创作,将有的素描画成了油画。他激荡在创作的激情中,仿佛沉睡的生命力被喊醒了。

一年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办了一个画展。画展吸引了大量观众,不少人在那副《渡》的画作前驻足凝望,然后去旁边的捐款箱前,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这次画展的所有收入,也都捐助给了山区小学。

画展大获成功,老师向他祝贺。他满怀感激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让我去寻找到了画画的魂儿。”

这天晚上,他回家后收到了一个大信封,里面有一幅画,画的正他离开山区小学前夕用自己的背为渡船将孩子摆渡到溪流对岸、岸边山坡上几个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画画的情景,画的名字也叫《渡》。孩子在信中说,他的这幅画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

他想,再有机会办画展,就把这两幅《渡》放在一块展出。

 (插图来自网络)

【雷公示范·议论文】

“渡”向远方

《边城》中,赶集的、做买卖的,来来往往的人们经渡口由摆渡人摆渡到彼岸。现实生活中,人们朝着远方前进,自然会有江河阻隔,因此,须要善假于“渡”,才能“渡”向远方。

从个人角度说,行者性非异也,善假于“渡”也。我们固然赞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但是,一个奋力前行的人,不可能随身带着渡船,那么,遇到前进路上的江河阻隔,如果非要自己去制造渡船然后渡河,这就陷入了盲目与偏执,也影响前行的速度;如果找到渡口,依靠摆渡人的力量,顺利渡过江河,到达彼岸,继续前行,这无疑是聪明的行为。例如,现在不少人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自己积极排解固然值得肯定,但看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会更有成效。其实,在前行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自己都无法解决,或者无法很好地解决,或者无法高效地解决,这时,善假于“渡”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社会的层面说,要在人们需要的地方建设“渡口”,有“渡船”与摆渡人,并且根据人流量大大小来决定渡口的规模,满足人们“摆渡”的要求。这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社会。比如,偏远地区的一些贫困人群,要脱贫致富,光靠他们自身的力量非常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所以,国家制定扶贫政策,下派扶贫干部,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将越来越多的人从贫穷困苦的此岸“摆渡”到富裕小康的彼岸。又如,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暂时落后,所以每年都会选派优秀的人才去援藏、援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武汉爆发严重的新冠疫情,全国组织数万白衣天使,调集大量医用物质,拨发巨额专项资金,将众多患者“摆渡”到安全的彼岸。中国抗疫成就斐然,举世瞩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渡口渡船升级为桥梁,一桥飞架联通此岸与彼岸;同时,社会在脱贫致富、创业创新、心理健康等领域建设各种“渡口”,将人们“摆渡”到彼岸,这是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体现。

人人都不是孤岛,个人与社会密切关联。我们享受“摆渡”的便利,而当别人需要的时候,也甘当“摆渡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善假于“渡”,人们会走得更顺更远,社会也将走得更稳更远。

雷其坤,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破格晋升),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语文课程首席教师,“雷其坤写作教学研究室”主持人。被聘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研修学院”讲师。主持的“着力'树人’的记叙文写作课程”成为海淀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课程”。研究成果《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中学作文高效教学》获海淀区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暨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的专著还有《中学阅读高效教学》《高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中议论文写作范式》《初中记叙文写作范式》《高考作文分类导写》《中考作文分类导写》《作文,思维第一》等。编著、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类图书已经出版50多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稿2000余篇,有数十篇被转载。辅导学生发表习作、获奖1000余人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