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妈妈

 新用户76101Ls1 2021-10-10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是离我们最近的课文了。】

我一直不觉得妈妈有什么过人之处,顶多是让我爸任劳任怨跑腿而已。但是,她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火神山“叱咤风云”的护理部主任呢?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事也说得通。她在采访中体现出来的品质,在生活中也能找寻到痕迹。

永远比别人多想一步

每年和妈妈的同学们几家一起出去旅游,我都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大家虽然许久未见,但一旦遇到什么有争议的问题,最后总是妈妈拍板决定。一开始,我天真地以为这是因为妈妈的官最大,所以大家都听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意识到妈妈的决定之所以令人信服,是因为每回她都是考虑问题最全面、执行效果最好的一个。并且,她做决定的时候那副自信的态度也增加了大家对她的信赖。

我问过妈妈,她是如何拥有这种“神奇能力”的。她说,这是一种习惯。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各种安排,她总会竭尽所能考虑得更加全面。这样,一开始可能比别人多花一些时间,但随着渐渐熟练,每次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当大家还在理清思路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寻求解决办法了。这样经年累月地思考,最终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她能更快地抓住问题的重点。

“多想一步”还体现在能够从大家都熟视无睹的细节处发现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住院部一个区域有一个集中热饭打水的地方。对于个别需要隔离的病人,会有护士帮他打水。但是新冠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大家都不能出病房。妈妈敏锐地意识到这样下去值班护士不够,病人喝水就成了问题。于是加急为每间病房配备热水壶,问题才得以解决。这个经验被她带到了火神山医院,一百个暖瓶每天更换热水,保证了病人的“喝水自由”。

严谨态度,平常心情

偶尔,妈妈手底下的小护士会抱怨妈妈平常管得太严,明明没有什么风险,却偏要一丝不苟地按照标准要求戴口罩、穿防护服演练。新冠爆发后,正是这些苛刻的训练,使医院里的护士们对防护流程心里有数,减少了许多临阵的慌乱,那些小小的抱怨全都化为感激。事实证明,平日里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了紧要关头的从容。

妈妈的严谨和从容不仅影响到直接受她管理的护士,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她身边的人。疫情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家就养成了戴口罩和消毒的习惯。她总说:“当一件事情我们心里有数,能够把握的时候,就不会慌乱了。”以至于疫情正式爆发、妈妈被派往火神山的时候,家里的气氛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没有难分难舍,没有多么坚定的誓言,她照顾好她自己,我们照顾好我们自己,这是一直以来的习惯,也是无言的约定。

苦中作乐

平常的生活算不上“苦”,但总归是有些无聊的。妈妈自诩为“被生活耽误了的厨师”。每个周末,我都会绞尽脑汁地思考去吃点什么好吃的。这时,妈妈就会翻翻冰箱里的食材,结合刷视频看到的食谱,把各种东西在锅里“豁楞豁楞”,或者用电磁炉煎一煎,然后热乎乎香喷喷地端上桌。

去年,刚去火神山的时候,妈妈给我发了几张酒店的周围的景色。疫情快结束时,妈妈拍了附近的早樱发给我:“武汉的樱花开了,可惜还在封城,没法好好欣赏。下次旅游的时候一起来看吧。”在医院连吃了三个月盒饭之后,终于有一天吃到了热干面,妈妈兴奋地发了个朋友圈。现在问起,她还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表示“生活圆满了!”。

这就是妈妈,不管面对怎样的条件,总能从中看到希望。

妈妈的故事,都是平常聊天的时候提到,我又记录下来的。这些故事使我了解日常之外妈妈的另一面,它们也在人生之路上引领我走得更快更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