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建筑 | 外滩12号浦发银行大楼:外滩的“橄榄叶”

 龙脉之祖 2021-10-10

上世纪70年代,有一位女士来到外滩。她就是英国历史学家萨金特。她说她在外滩漫步,徜徉,她发现走来走去,走不出一个大楼的影子,那座楼就是我们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也就是今天的浦发银行大楼。

外滩的“橄榄叶”

1921年6月,外滩汇丰银行的新大楼正好在举行一个隆重的奠基仪式,有一份英文报纸远东时报把它形容成一片诺亚的橄榄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经故事里,诺亚乘坐方舟躲避大洪水后,他派出一只鸽子去探听消息,鸽子衔回了一片橄榄叶,这说明洪水褪去灾难结束,而当时上海的经济也正好从一战后的衰退中慢慢的复苏。那么当时报纸是这么写的,大楼奠基象征着经济衰退的潮水正在褪去,对于挨过了最困难时光的人们来说,未来是光明的!

汇丰银行是一个苏格兰人托玛斯·萨瑟兰德于1864年创办于香港,他非常敏锐地意识到香港和大陆港口城市间的金融的需求是越来越多,从中他获利很多。

大楼奠基的那一年,股东大会宣布250万港元的注册资本已经增长到多少5000万港元。汇丰银行当时是远东第一大银行,建造新大楼,意在显示实力,重塑信心。

这个大楼由于它显着的位置宏大的体量和精美的建筑设计,赢得了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建筑的美名。公和洋行的建筑师威尔逊,它早在1920年初就完成了设计方案,可单经过了一年的推敲,他居然下定决心要化繁为简,好像用了一块大橡皮一样把立面细密的雕刻全部擦掉了!

所以,最后落成的外滩12号是一种简洁明快的叫新希腊风格,没有多余的装饰,仅仅依赖比例和线条就塑造出高贵的形象。时至今日,它的气场依然非常强大。

如今的外滩12号浦发银行大楼

大楼立面对称,横竖三段划分。外墙墙面用粗犷的石块宽缝砌置。中部有贯穿二至四层的科林斯式双柱柱廊。顶部穹顶高三层,为仿古罗马万神庙式。整体形象庄严典雅。 底层大门采用三个罗马石拱券式,共有铜质门六扇,花饰细腻。

券门左右对称设置圆柱灯,两端曾有一对在英国铸成的铜狮,据说铸成之后模子即被毁掉,使其成为“举世无三”之品。如今铜狮原物保存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现在大楼门前的铜狮是据原样制作的复制品。

走进银行大厅,那八角形门厅、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每次都让人看得目眩神迷。

穹顶的镶嵌画内容取材自罗马希腊神话,画面中心为巨大的太阳和月亮,并有太阳神、谷物神、月神陪伴左右。壁画内容分别是汇丰银行当年在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八城市所设分行的建筑与城市场景,画面主体是象征这个城市的女神。

哪一幅是关于上海的呢?是那副有一位睿智女神,手持舵轮眺望着远方,身后有着白色的外滩12号大楼,还有英伦风格的前海关大楼等外滩建筑的绝美壁画。

前面讲到了奠基仪式,让我们再回到1923年的落成典礼。

1923年的楼的落成典礼上,建筑师威尔逊在演讲中形容自己是一个管弦乐团的指挥家,指挥着包括工程师、艺术家、雕塑家的团队一起完成了这件伟大而复杂的建筑作品。他说建筑师的作用就好像指挥乐队演奏一首自己的作品一样,如果演出成功了,要感谢每一位参与的人,因为只要有一个错音,就足以导致一片混乱,而非如此和谐的效果。

我们今天来看威尔逊,他在90多年前指挥的这件作品,不仅在上海建筑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从经济角度看也圆满完成了使命。

外滩12号奠基以后,上海的民族工商业和金融业发展壮大,城市发展的引擎加速,迎来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黄金时代。也许这座壮美的楼真是一片飘落到外滩的橄榄叶,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