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海词作品点评

 杏坛归客 2021-10-10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拈花一笑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终南山人 倪平波 荒岛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秘   书    长 白金财

主          编  芦荻

执 行 主 编 李国麟

执行副主编 天池 

责 任 主 编 阿远  霍庆来 高山 卧虎山人 董峰  微澜 

                  明月轩云  张刃  易玉华  海之言 王中华 

                  心殿主  章寿 慕雪  苏小隐  一苇  芦荻 

                  竹子  小桥流水  竹杖芒鞋  蓬蒿人

责 任 编 委 夫子 月池居士 李仕斌 寒星 天马行空 

                   李冠群  烟雨红尘  如风诗韵 点我 

                   朱明良友 

刊 头 题 字 吳瑾

编          委  冰洁 阿斌 直性子  振江  路者天涯 

                    张兰芝  先见之明 昊海  秋翁 独善其身

作者简介

    苏小隐  琐烟阁词学传播平台、琐烟阁填词课堂创办人,多次担任全国性诗词大赛评委。诗海选粹特邀诗词指导讲师。著有《樊榭山房词校笺》、《曝书亭词校笺》等。

诗海词作业点评

 题目 秋色

出题 点评 苏小隐 

限用词牌:河传、霜叶飞。



1.河传 秋色

守望

    日暮。无语。坠霜枫。看遍漫山秋红,碧水柔波泛轻风。愁容,落霞飞断鸿。

    离去经年音尘绝,那分别,正荻花如雪。夜阑珊,梦也难。渐寒,月斜东牗残。

 苏小隐 点评

    景情俱佳。上片“无语”、“愁容”,夹置于前后景物描写中,颇伤谐和,也使蕴藉稍减。下片,“那”字弱,末句“斜”、“残”觉其一即可。首尾照应,见时间推移,得章法。



2.河传 秋色

白云闲客

    蹰足。浮目。透帘栊。拟托南征去鸿。西君更借一番风。匆匆。转过千重峰。

    碧纱窗外明蟾满。心未展,叹息良宵短。奈霜深,枕孤衾。呿吟。且与清影沉。

  苏小隐 点评

    “蹰”字没有单用的情形,“伫足”即可。“浮目”组合得也生硬。“西君”生造,不要造自己感觉可通而实际不通的词,有东君,不见得就有西君。“与”字仄声。



3.河传  秋色

乐以忘忧(李国麟)

    湖柳。依旧。自情浓。霜染任由西风。萧萧吹舞亦从容。匆匆。几年秋意同。

    斜日郊园闲自伫。凭谁诉。条上沾衣露。水长流。鸟声柔。悠悠。暮烟笼画舟。

苏小隐 点评

    上片专一写柳,似可景象再多一些。“条上沾衣露”不通。“水长”与“鸟声”二句互换,这样带出末结“画舟”。



4.河传 秋色

王不留行

    渺渺,天晓,雾蒙蒙,烟锁池塘香笼,荷花未尽蓼花红。痴虫,不知年已穷。

    露寒草湿鸣未了。鸿音杳,又把轻帘挑,柳桥东,雁匆匆,迎风,泪弹心已空。

  苏小隐 点评

    “池塘香笼四字俱平,可酌。过片接上结痴虫过紧,且下片前三句应为一节,这里三句每句都是单独一个意象,露草句系上结,转入鸿音,又转人挑轻帘,皆互相相隔较远。前鸿后雁,也要避开。



5.河传  秋色

周木火(瑞昌)

    明月。温切。去新殇。万里流连梦乡。丹霞浮映水波扬。菊黄。天涯同举觞。

    三生情寄红枫叶,心头热。归雁空啼血。旧谊柔。志未酬。难收。话东篱碧秋。

  苏小隐 点评

    月而温切者,约指中秋夜,且后句有流连梦乡句。中夹一“去新殇”实不可解。上片以下后半却好像到重九登高了。当然流连梦乡于重九也是切题的,但明月温切却肯定不妥了。



6.河传 秋色

金禾秋韵(初颕华)

   雁影。霞映。远山红。岸柳澹漾西风。绮院桂香菊始隆,匆匆。又逢秋色浓。

    犹思去岁赏枫处。逶迤路。恰遇寒丝雨。邂长亭。笑语倾。萦萦。几时蒙故情。

苏小隐 点评

    “隆”字凑韵。“邂”字无单用者。“蒙”字不达意。



7.河传 老家寄怀

神周一号(江西)

    斯舍。山下。碧云间。风泽阶篁水潺。月斜小楼幽梦穿。春妍。赏芳菲百般。

    一别经年心慕远。人已倦。终日长嘘叹。望长台。其所哉。鹤开。了余之夙怀。

苏小隐 点评

    与命题不符。“风泽”不妥。“其所哉”、“余之夙怀”,皆非词法。



8.河传 秋色

大爱无言

    雁断。声乱。玉关悠。霜叶绿减红稠。水剪双眸倚画楼。深秋。闻声先自愁。

    清香断续散寒蕊。更凄悱。不觉秋容美。菊花残。萸酒寒。远山。暮烟遮玉峦。

苏小隐 点评

    “霜叶”两字就够,“绿减红稠”没有必要。上片先“声”后“声”,拉得太长,后面“闻声”也没必要。“玉峦”与前面“玉关”相应,但与“远山”字面过于相近。



9.霜叶飞 秋色

大爱无言

    晚秋声闹。寒林瘦,听松观水村峭。白云出岫本无心,怕逐飞鸣鸟。渐枫径、霜红木表。断霞残锦披林杪。正树影浮烟,更透入、寒声旅雁,风动西颢。

    秋节又近重阳,茱萸谁插,采菊谁共欢笑。访秋秦岭独飘然,奈引歌长啸。想塞外人分路杳。孤羁怕奏阳关调。不尽情、相思血,霜叶生怜,着红嫌少。

苏小隐 点评

    铺排不易,然而多处不稳。字韵凑。寒林、木表、林杪、树影,未免过多。前有枫径霜红,后再霜叶著红,就不必了。



10. 河传 秋色 (温庭筠体)

黎明-村姑

    菊艳。枫闪。见红黄。一片金秋景光。桂枝阵阵逸馥香。醉肠。举头鸿雁翔。

    气爽天晴浮云碧。人意得。游步清欢觅。赏黄花。入烟霞。色佳。但看重九华。

苏小隐 点评

   菊、桂、枫,能写的都写了,建议写当下所见场景就可以了。“赏黄花”句浪费。重九华是什么,华丽?如果是重九年华、岁华,都不可以省作“重九华”。



11.河传 秋江胧月夜

诗海风轻

    江岸。遥看。雾朦朦。弦月悬浮半空。夜凉更吹西北风。临冬。雁兵无影踪。

    往事成烟今已去。人独旅。江水还无语。盼明朝。长发飘。石桥。玉人吹玉箫。

  苏小隐 点评

    这首整体协洽,得本调微旨。雁兵,不妨作雁行,虽为同义,但字面感觉有异。



12.霜叶飞 叹秋深

知足者

    看西风近。黄花盛,飞鸿踪迹将尽。正深秋旷野轻霜,夜永人难寝。入梦境,琴声隐隐。秋风频把疏枝吻。恰皓月当空,静影透,微光伴醒,意绪难禁。

    思往日意蹒跚,情深难了,万缕愁绪谁问。恰平生坎坷艰辛,苦想空遗恨。又百事云烟过尽。无心伤感凡尘甚。且把他忧愁放,游戏人生,酒醇须饮。

苏小隐 点评

    “吻”字易轻浅,很难用得好。“禁”字此处意思以平声为佳,不过这样就不合韵了。上片首句“一二一”式,上片四句、下片首句和四句,用折腰式,均非常格。



13.河传 秋色

叶子

    风舞。花处。草萋萋。卷起秋殇裸衣。临晚南飞吟雁齐。心思。月牙平仄诗。

    越过香山云已远 。情可选。风水轮流转。待明朝。吹玉箫。叶娇。看伊长发飘。

  苏小隐 点评

    “花处”之“处”字须再锻炼。“秋殇裸衣”生硬。实在想像不出“月牙平仄诗”的意境。“风水轮流转”,皆非词语。



14.河传 重阳登临抒怀(温庭筠体)

阳光

    重九。携友。踏斜阳。漫步东皋寻芳。翠娥佩兰看菊黄。飘裳。玉声飞皓苍。

    茱萸贴身桑梓远。征雁倦。嘹唳催肠断。叶成黄。鬓已霜。举觞。酒亭思故乡。

  苏小隐 点评

    “东皋寻芳”,连平不妥。重阳时候“寻芳”也不妥。茱萸是插头上的,不是贴身。“黄”字韵重复。



15.河传  登高赏秋色(温庭筠体)

阳光(赵先顺)

    山上,登望。色斑斓,路险枫红菊姸。低树云壑人聚观。林湍。恋留迷忘还。

    山色欺侵飞霞鹜。啼鸦驻。横笛南山暮。对青松。歌晚风。醉翁。卧看云中峰。

  苏小隐 点评

    已在山上,下句就不用字。恋留这样把成词倒过来就比较别扭了。欺、侵,有一即可。暮色已至,而犹醉翁、卧看,这个失真度大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