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是一场苦乐交织的旅行|鲁冰花|刀郎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10-10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是一场苦乐交织的旅行。即使在不开心的日子里,只要用心去努力生活,也会有所收获。

在姥姥家住的时候,我时常因为想家而闷闷不乐,但也体验到了与我家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获得了很多乐趣。

01 拉线竹蜻蜓

姥姥家村子里有很多竹园,我们村却没有。

姥爷曾用细竹子给我和表弟一人做过一只拉线竹蜻蜓。

手指转动里边的竹蜻蜓,使绳子缠绕在上面,走到空旷的地方去,将棉线快速拉出,竹蜻蜓就会高高地飞起来,能飞到三四米的高度呢!


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手工制作那么精巧的玩具,我觉得很是讶异,对姥爷的手艺喜欢得不得了。

只是,那只竹蜻蜓最终遗失在岁月里了,我甚至不记得最后一次见它是什么时候,更别提想起是什么时候弄丢的。只是很多年后,偶然想起我曾有过这样一个玩具。

我曾想过让姥爷帮我再做一个同样的竹蜻蜓,或者自己动手学着去做。

但最终我没有着手去实施。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留它在记忆里也好。毕竟,回忆总是美好的,在那里,它会永远是最初那般美好的模样。

02 蜻蜓与“倒退儿”

小时候,奶奶常说:“蜓蜓飞这么低,快要下雨了哟!”(我们这里的方言里,蜻蜓经常被叫作蜓蜓,貌似更可爱了,是吧)

我见到大群蜻蜓在空中飞舞,只觉得好奇,也试过去抓,却抓不住。

表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他用细的竹枝梢捆成的大扫帚去扑,这可是个好办法。可能男孩子们的脑回路打小就清奇古怪,他们胆儿大,也有各种淘气的法子。

抓到的蜻蜓大多是黄色的,偶尔也会有红色的。物以稀为贵,我们当然更喜欢红色的蜻蜓。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好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成群的蜻蜓漫天飞舞了,蜻蜓哪里去了呢?

现在的家长多半会教育孩子: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们,不可以伤害它们。

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不再想着捉蜻蜓了,但是,蜻蜓哪里去了呢?

我们这里地处丘陵地带,早些年,人们都还住在窑洞里,十几年前,人们渐渐搬离窑洞,住进了砖瓦平房。因为年久失修,这些曾住过几代人的窑洞逐渐荒废了,有一些甚至有所坍塌。

这些窑洞门前地面上的土粒很细,上面经常布满圆圆的漏斗形状的小坑,表弟拿一根细细的小木棍儿,在小土窝里面顺一个方向搅动,不多时就能搅出一只土灰色的小昆虫来,有的胖乎乎的,有黄豆大小,有的特别瘦小,只有米粒大。

这小家伙长得很奇怪,它在土中拱动着前进,很像是倒着走的,表弟说它叫“倒退儿”。

我们往塑料袋子或者盒子里面装入一把细碎的土,将捉来的“倒退儿”放进去,带回家。当时我们说是养着它,其实应该算是囚禁了吧。

几年前,我才偶然得知,这小昆虫学名蚁狮,是蚁蛉的幼虫,漏斗状的巢穴原来是它用来诱捕猎物的陷阱。

后来回到我们村后,我凭借这些玩耍的技能,带着村里的小孩儿去玩。我觉得我就像是到西天取到了真经,回来传给村子里的小孩。

由此,我也自认为做了一段时间的“孩子王”,因为这群孩子都比我小上一两岁。

后来,我就不喜欢和他们玩了。一方面,年级升高,功课多了,我需要用很多时间写作业;另一方面,这群小娃娃竟然都长得比我高……

03 我是一棵小草

姥姥家的电视机上面,有个银色的盒子,我那时候不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往里面放入亮闪闪的碟片,能看好多电视上没有的节目。

我觉得这东西很高级。现在回想,那个银色盒子应该就是影碟机。

最开始,表弟喜欢放儿歌的光盘。我印象最深的是《鲁冰花》和《小草》。

打小我的理解能力就不好,对于很多东西,一开始接触,我总是理解不了,甚至曲解其中的意思,需要隔很多年,我才会再多懂几分。

所以当时听《鲁冰花》,我只知道故事里有个小孩子似乎很伤心,因为她唱: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当时的视频应该是没有歌词字幕,听着歌,我只是寻思:为什么爷爷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现在说起这段,我有被自己蠢到。

不过,我并未纠结于此太久,因为,我更喜欢那首《小草》,我常常沉醉于它的旋律,琢磨它的歌词。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行于人世间,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一棵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平凡小草。但是那又怎样呢,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我从不会觉得寂寞与烦恼。

虽然生而平凡,但是我仍然要感谢春风与阳光、河流与山川,仍然要感谢大地母亲的拥抱。

在初次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开始萌生出自卑心思的年纪,这首歌无疑就是温暖我的阳光春风,滋润我的山川河流。

我是一棵小草,很平凡,但也很快乐。

后来,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听到了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04 弹琉璃蛋儿和打面包

对于90后男孩子小时候的户外游戏,我印象最深的是弹玻璃球和打面包。

我们这里把玻璃球叫做“琉璃蛋儿”,也是一个挺可爱的名字是吧?

男孩子们口袋里装上一二十个琉璃蛋儿,走起路来,哗啦哗啦地响。也许每人怀里还揣着一摞纸面包,也不知道是用旧书还是新书叠的。

吃完饭或者上下学途中,六七个小男生聚成一群,找一个墙角根儿,弹完琉璃蛋儿,再去打面包。有人输了,有人赢了,或者有人作弊了,都能引起一阵喧哗。

在姥姥家住的时候,我有幸见过这样的场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