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不得有人花300块钱买粪便!原来这玩意能治病,太神奇了

 姿势分子_ 2021-10-10

粪和菌,这两个字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都会让人想要敬而远之。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竟然可以治病!

最近,山东潍坊的一位14岁小男孩,通过粪菌移植的治疗手段,治愈了困扰他已久的自闭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实际上,不仅仅是自闭症,目前粪菌移植能够治疗的疾病已经非常多而且非常广泛了,比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甚至是帕金森病的过程中,粪菌移植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进来并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你肯定会好奇:治病就治病,怎么还得用粪便里的细菌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纠正大家对细菌的印象。一提到细菌,大家总觉得这些微生物会给我们带来疾病,避之唯恐不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确实,有些细菌能够引发疾病,但是想必大家也听过另外一个词——益生菌,一听就知道是有益于身体的。

在我们的人体内,细菌也分为两类,有一些对身体有害,有一些对身体有益。在人类演化的数十万年时间里,这些细菌也跟随着我们的身体一起发展了数十万年。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越来越注意到肠道菌群在生物体内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并且用许多词语来彰显其重要性,比如“人体的第二基因组”“人体的一个器官”甚至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这真的不是夸张,甚至人体内的细菌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自身细胞的数量!所以,我们的很多行为或喜好,都有可能是在这些菌群分泌出来的物种控制下表现出来的。

尤其是肠道菌群,占机体微生物总量的78%。研究表明,人类肠道内细菌数量级达到了10^14,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20倍,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针对肠道菌群的研究也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人为地定向干预人体内的菌群,就可以利用菌群合成我们想要的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或者减少某些菌群,从反面实现我们的目的。

比如2018年的时候,上海交大的赵立平教授宣布发现了所谓的“肥胖细菌”,又叫做阴沟肠杆菌,可以抑制分解脂肪的基因表达,导致人体肥胖;2013年,比利时的一组研究人员在肠道里发现了另外一种细菌控制对大颗粒脂肪物质的吸收,可以起到减肥的功效。

(图片说明:我在2018年就介绍过相关新闻)

后者还特意招募了许多组体型差异明显的双胞胎,并将他们的粪便分别移植到不同的小白鼠体内。结果非常惊人,植入瘦者粪便的小白鼠体重迅速降低了50%,而植入胖者粪便的小白鼠,体重竟然骤升了20%!

由此可见,粪菌对于生物体的影响,的确非常明显。通过合理的手段,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图片说明:自闭症)

这一次14岁的潍坊小男孩通过粪菌治疗自闭症,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在介绍治疗过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聊自闭症。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与其他几种疾病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ASD)。很多没有医学常识的人,将ASD甚至是抑郁症等疾病看成是一个人内心脆弱的结果,实则恰恰相反,这些疾病是摧毁心灵的原因。这些疾病的诱因至今是个谜,科学家只知道它们真的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患者在生理方面也有变化。

(图片说明:自闭症很可能源自于生理问题)

说它是生理上的问题,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就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要不然有些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吃药呢?所以,今天借这篇文章,我也想呼吁大家:真的不要再歧视和嘲讽自闭症或者抑郁症患者了,他们真的不是原本就内心脆弱,而是生理上的变化导致这些疾病的。

同样的,自闭症也可以通过一些化学物质来缓解症状,比如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5-羟色胺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又被称为血清素,化学式为C10H12N2O。5-羟色胺在哺乳动物体内很常见,尤其是在大脑皮层之和神经突触内含量更高,起到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

(图片说明:5-羟色胺)

在治疗自闭症方面,5-羟色胺也具有一定的功效。它可以调解人的情绪,缓解自闭症的症状,但大脑能合成的数量非常少,只有大约5%,其余95%都来自于肠道。研究表明,粪便里有一些细菌可以合成5-羟色胺,所以医院选择了利用粪便移植的治疗手段来帮助他。

令人庆幸的是,这种治疗手段非常有效。经过6次粪菌移植,男孩已经可以开始和家人进行沟通。除了这个小男孩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患者也有望通过粪菌移植的方法改善生活。

(图片说明:5-羟色胺可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元)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7月份的时候,网上曾经曝出了捐赠粪便的消息:深圳一家公司给每位捐赠者提供300元的补贴,按照每个月最多捐献22次计算,光靠捐赠粪便就能月入6600。其实这家公司就是从事肠道菌群研究的,所以需要大量的粪便。当然了,他们对粪便的品质还是有要求的,优质的粪便才有助于相关的科研成果。

(图片说明:深圳一家公司招募粪便捐赠者)

尽管粪菌治疗被许多医学专家寄予厚望,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伦理问题。在这里面,患者对粪菌这个概念有没有抵触情绪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粪菌移植在许多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是有待于研究的,所以要综合各方面考虑患者的接受程度。

说到底,我们对于菌群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才能了解如此庞大而又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另外,由于这种治疗手段刚刚兴起,目前也缺乏明确、统一、可推广的标准化流程。只有相关研究足够丰富和完善,相关流程得以建立,才能确保这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能够“对症下药”,并且“药到病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