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劝奶奶别在地铁里吃东西,奶奶的反应却让人——

 京都闻道阁 2021-10-11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师利国

1

今天下午五点多,我乘坐武汉市地铁,车里人特别多。有一位大约六十多岁老奶奶接孙子放学,从包里拿出一个汉堡包叫孙子吃。

孙子说:“奶奶,车上禁止吃东西。”

“没事,没有人管。”奶奶回答。

孙子有点着急,道:“那也不行,小学生应该自觉遵守。”

“你怎么不听话呢?叫你吃就吃吗?有事奶奶负责。”奶奶显然有点生气。

站在他们身边的一位中年男士说:“小学生做得对,公共秩序应该人人遵守共同维护。”

这位大妈瞧瞧这位中年男士,说:“孙子饿了吃点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我想说的是:你这位大妈级人物,虽然疼孩子是天性,但也要注意场合,你也不是第一次坐地铁,应该知道车里禁止饮食,为什么还要去违规呢?就算你没有文化,可孙子告诉你了,理应支持,而不是错误的坚持。不说你在大家眼里形象,怕是在孙子面前也大打折扣。车里面确实没有地铁工作人员,但公共场合要自觉维护才行,作为年长者更应该自觉。

2

同样发生在地铁里,刚腾出一个空位置,有两位大约五十几岁的妇女上去抢,看那架势这个座位就是救命稻草,速度之快。这是一个可以坐六个人的长条凳,周围的人看到他们的做法,纷纷起来让开,生怕他们因座位打起来。我就纳闷了,抢个座位就这么重要,怎么不注意年长者形象呢?别人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在鄙视你们,嘲笑你们,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

我们也经常看到年长者,在公交车上,地铁里,火车上为抢座位行为不端。我想说,既然你选择这类不对号入座的交通工具,就应该有无座位的思想准备,行程又不是很远,站着有什么关系。如果说身体不允许,就应该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年轻人尊重老人是对的,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无权强求,更不能道德绑架,没有哪一条哪一款明确规定,年轻人必须给老人让座。

你年龄大是你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老了也不是什么资本。只要是身体允许是可以站的,我们人虽然老了,但意识不能老,心态不能老。如果上车后有人让座,最好在说谢谢的同时,告诉他们,我身体很好站着没事的。心里默默自问,我有这么老吗?都有人给我让座了?如果抱着上车没有位置坐,也没有人让座,超出了你的预期,心里十分纠结就不好了,这不利于身体健康,说到底不是身体问题,而是认识的偏差及心态有问题。

我们有些年长者交通法规意识十分淡薄,横穿马路,跳护栏,斑马线上不看红绿灯。难道不知道这是危及生命吗?这不需要文化,也不是难懂的深奥道理。为什么年轻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呢?

3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商家开业搞促销,凡手持广告宣传单的顾客,每人可通过扫码登记留电话后,领取一个价值十二元的物品,第二天还可以购买28元一支炸鸡。约60多人排队等候,这天气温36度,在大街上站着,年龄在50至75岁之间。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看到这个活动马上给孩子打电话,如何优惠,大概是机会难得之意。

此项活动是否优惠我不知道,可是这么炎热的夏天,头顶烈日就不怕中暑吗?估计后面需要排队四个多小时,从表面看可能占点小便宜,可是我们年龄大能承受吗?有的甚至为了领几个不要钱的鸡蛋,早饭都来不及吃去排几个小时队,似乎有些太不值了。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区门口摆放一个大箱,大箱内有两个垃圾桶,一位年长者在桶里拾荒,另一个老者一前一后到另一个桶里拾荒,弄得俩人都不高兴,要不是他人劝说,看架势一定会大打出手。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此类现象,大度点不行吗?忍让点不行吗?舍弃点不行吗?可能你很难做到,因为这是钱,钱就是生命。我们不能因为钱而不顾自己颜面,你不怕别人看到笑语吗?拾荒挣钱本来是好事,勤劳致富,锻炼身体无可厚非,千万不要忘了尊严。

4

一般的宾馆都提供免费早餐,并明确规定不浪费,我看到一对夫妇,大约五十多岁,自助餐盘里堆满了食物,男士另外拿了四个鸡蛋,女士拿了五个鸡蛋。离开餐桌时他们将没有吃完的五个鸡蛋放在裤兜里,餐盘里也剩下不少饭菜,被服务员拦下。他们为自己讲了很多理由,说什么我们在其他地方住宿,没人管,就你们多管闲事。被迫还是把鸡蛋拿出来。

自助餐明确规定排队取食,杜绝铺张浪费,不准外带。这两位年长者违背了两条,肆无忌惮地畅饮豪吃没有人管,但违规就有人管。其实暴饮暴食对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爱占小便宜的做法更是不好的习惯。也许你是眼大肚小,自认为可以吃完,拿走几个鸡蛋就不是事。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操作,宾馆还做生意吗?

5

年龄大的老同志经历的事情较多,绝大多数都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为国家社会家庭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大都是儿孙满堂,享受幸福晚年。特别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尊老爱老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老人的权益。我们应该感谢党中央的关心爱护,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

作为一名老同志在这大好形势下,要做到自重,自爱,自律,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做到不添乱,不添堵,不添麻烦,不增加社会负担。但我们有少数年长者,缺乏应有的修养,让年轻人看不惯,看不起,甚至讨人嫌。也许,你不经意的动作,语言,做法,自认为是正常的,也许在他人眼里就是问题毛病。以上所讲的几个现象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影响十分不好,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老年人的整体形象都在受到损害。

2021.10.3十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