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中学时代二三事

 三爱先生之馆 2021-10-11

忆中学时代二三事

1965届高三(2)班  杨联纲

从1959年初一入学到1965年高三毕业,我在母校南昌二中读书六年。从一个不太懂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满怀着憧憬和理想,由这里出发,到著名高等学府去攻读“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电子计算机称作现代科学的里程碑,那个年代,计算机对普通人来说,还是神秘、高深、遥远的事情,能有机会去学习,告别母校时的喜悦激动之情,可想而知。岁月悠悠,一晃半个多世纪就过去了,往昔的年轻后生,变成今天的白发老者,虽说年事渐高,不过感觉还好,腿脚利索,思路清晰,记忆尚可,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依然动情,往事历历在目。

一、听潘老师讲故事

大概是念初二的时候,潘凤湘老师在学校里一个平房大礼堂里,讲《老水牛爷爷》的故事。记得是下午,当时光线并不太好,大礼堂里坐满了学生,听着听着,自己完全被故事打动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这是一个发生在山东濰河岸边的真实的故事,至今,故事的情节还深深地刻在心坎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濰河涨大水,村支部书记老水牛爷爷组织村民防洪抗险,自己还带着大黄狗不分昼夜地在大堤上巡逻,突然发现河堤出现了管涌险情,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毅然跳入河中,用身体堵住了管涌,为抢险赢得了时间,自己却再也没有上来。经反复搜救未果,那条大黄狗也就一直趴在大堤上,苦苦等待它的主人,不吃不喝,直至生命的结束。老水牛爷爷的献身精神和大黄狗的忠诚,长久地感动着自己。

二、记三角课一次临时测验

三角课陈熙治老师是位老者,鹤发童颜。有次上课是临时测验,每人发张卷子,同学们认真地答题,教室里很安静,连钢笔在纸上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都听得见。我听见陈老师从后排向前走来的脚步声,把卷子移到课桌的边沿,身体坐直,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交卷。老师走到我身边,俯下身子看了一下我的卷子。用手指敲着卷子,提高嗓门说:“要检查,要检查!”接着走上讲台对全班说:“已经做好的同学,不要急着交卷,要检查。”在老师的告诫下,仔细检查,发现有道题,虽然解题的方法对,可惜运算错了。这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让自己记住了几十年。一方面反映老师爱学生,希望自己的学生考高分;另一方面,让我懂得遇事不可大意,既要胆大,更要关注细节,才能事半功倍。吸取这点教训,使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获益匪浅,在人生的道路上受惠良多。

三、北郊林场劳动时的大锅巴

大概是读高二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班到北郊林场劳动,化学课余玉发老师跟班前往。在下午收工和吃晚饭之前,师生们闲聊,不知怎么谈到锅巴问题,余老师根据化学知识说:“糊精容易消化”,也就是说吃锅巴好。这个话题传到“炊事班”女同学的耳朵里,机灵的女同学薛芳萍、鲍薇薇等立刻行动起来,把煮熟的米饭再用小火煨着。北郊林场是大锅柴火灶,结果你猜怎么着?居然煨出象一把大伞样的锅巴,嘿,又香又脆!余老师和同学们坐在草地上,手里捧着锅巴,嘴里咀嚼着,空气中散发着香喷喷的锅巴味道,再加上有的同学高谈阔论,有的即兴表演,天南地北地议,海阔天空地聊。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提倡艰苦朴素,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里,咱们班的锅巴闲聊会,就是一次地地道道的神仙会,快乐、轻松、味美,又难以忘怀。

四、编演活报剧庆胜利

记得那是读高三时,1964年10月,学校组织我们到南昌县八一公社八一大队劳动,参加收割晚稻。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每天晚上八点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时间,相当于今天中央电视台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当时强调“政治挂帅”,新闻联播是必听的。我们坐在打谷场的电灯杆下,电灯杆上的大喇叭里传来:“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欢呼跳跃、热血沸腾。冷静下来,我觉得必须要编写一个活报剧,才能抒发此时此刻的情感,这一想法得到班主任黄达铭老师的热情鼓励和支持。

历史发展的脉络是这样的:在五大常任理事国里除中国外都爆炸了原子弹,第一次核爆时间美国是1945年7月16日,苏联是1949年8月29日,英国是1952年10月2日,法国是1960年2月13日。特别是在1963年8月5日,美国、苏联和英国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这项三国条约的目的就是想垄断核武器,不让咱们进行核试验。

活报剧表演的内容就是:当美、苏、英三国领导人庆祝条约签署干杯之际,一声巨响,中国核爆成功,吓的那三个家伙瘫倒在地。我还记得毛秉材同学把他身上的粗呢旧西装脱下来,让我穿,扮演赫鲁晓夫,毛和黄铁同学分别扮演美英首脑。

现在,文中提到的四位恩师皆与世长辞了,值此母校庆祝百廿华诞之际,仅以此文献给母校,缅怀恩师。


备注:此文已收入南昌二中120周年校庆文集《心未远 · 百廿岁月》,题目改为《我的二中 我的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