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23/25):闲扯淡

 思明居士 2021-10-11
文章图片1

这是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有关人类误判心理学的第23个心理:闲扯淡。

人人爱闲扯淡

芒格提到,因为人是一种拥有语言天赋的社会动物,所以,天生就有本事啰里啰嗦。

闲扯淡的好处通常是针对说话人的。对于爱说话的人,如果你不让他们说,其实是挺痛苦的。通过闲扯,一方面他们释放了自己的说话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但是,对于专心做正事的人而言,如果身边围绕着爱闲扯淡的人,则可能是灾难。

蜜蜂也爱闲扯淡

芒格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通常情况下,蜜蜂会飞去找蜜源,在回到蜂巢后,它们会通过跳一种舞蹈来告知其他蜜蜂蜜源的位置。

某个科学家给蜜蜂制造了一个麻烦:把蜜源放得很高。他想借此观察蜜蜂在遇到麻烦之后会怎么办。

因为大自然并无这么高的蜜源,那么显然,蜜蜂并无传达这种信息的基因程序。

你觉得,这种情况下,蜜蜂会怎么做?

很多人可能会想,它们应该会飞回蜂巢,然后啥事也不做。

但实际情况是:蜜蜂在飞回蜂巢后,开始跳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舞蹈。

芒格的解读是:蜜蜂在遇到麻烦后跳起的舞蹈很像是平常我们遇到的那些爱闲扯淡的人。

怎么看待爱闲扯淡

芒格引用了加州理工学员一位教授的话:

“学术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不要去干预那些有关紧要的人的工作。”

芒格坦言,自己就是一个很不爱闲扯淡的人,他常因直言不讳而得罪其他人。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怎么看待闲扯淡?

1、分清场合

如果是正式的、较为严肃的场合,我们要避免闲扯。

一方面,闲扯会影响到其他在做正事的人;再者,闲扯会让自己在沟通信息时的效率过低;另一方面,正式场合里的闲扯容易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如果是非正式的场合,例如,朋友聊天,闲扯淡则往往能调节气氛。

2、了解爱闲扯淡背后的认知、心理因素

我见过一些爱闲扯淡的人,他们之所以那么罗里吧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逻辑混乱。

他们在说话的过程中,经常东一句,西一句,你完全不知道他们沟通的重点及目的,所以,你如果是一个很不爱说废话的人,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很不耐烦。

另一个原因是:

过于在乎自己的情绪及需求,而忽略听话者的情绪与需求。

爱闲扯的人,通常是不怎么顾及听话者的感受的。他们一旦遇到听众,总会噼里啪啦地说各种各样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包括听到的八卦等。过程中,你可能不插话他们也觉得没有关系,你只要听就好了。某种程度上,他们遇到的听众其实充当了“垃圾桶”的角色。

在知道了如上的因素后,我们如果跟这类人打交道就可以尝试用如下的思路:

1、引领他们,而不是被引领。

如果他们是想沟通某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沟通之前,先确认这个问题是什么,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过程中,一旦他们聊偏了,我们可以反复确认这个问题及相应的目的。甚至,可以不时地帮他们总结其聊到的重点。

2、共情他们的感受、情绪,岔开话题。

如果遇到的是如上第二种情况的人。我觉得一个基本原则是:

找到他们说话背后的真实感受与情绪,然后去承认它们,不管是通过眼神还是肢体语言。

接着,试图找到他们当下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以致于如此的喋喋不休?如果能找到,直接去带着他们把谈话聚焦到这个问题上。

如果,他们只是纯粹为了闲扯,那么,建议可以顺着他们聊到的一些话题,转入你希望聊到的话题上。

当然,如果你正忙着做正事,或者没时间跟他们闲扯,那么,直接拒绝应该是最好的方式。不然,你的默认接受,将会迎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你发动“闲扯进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